一、PCB表面张力基本概念
-
物理特性
PCB表面张力是液体或固体材料在电路板表面与空气之间形成的相互作用力。这种力源于材料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高表面张力使液体形成水滴状,低表面张力让液体快速铺展。 -
作用机制
• 分子作用:表面分子受内部分子吸引力不均,产生向内收缩趋势
• 界面效应:气-液或气-固界面的能量差异形成张力
• 温度影响:温度每升高10℃,表面张力下降5%-8%
二、PCB表面张力标准规范
-
有铅焊接标准
按照IPC-6012C标准,有铅焊接PCB表面张力需控制在46-56达因/厘米(dyn/cm)。此范围保障焊料流动性与润湿性,避免桥连或虚焊。 -
无铅焊接标准
依据IPC-6012D标准,无铅焊接表面张力应保持在38-48达因/厘米。无铅焊料熔点高(217-227℃),降低张力可提升焊接可靠性。
三、表面张力对生产工艺的影响
-
涂覆工艺
• 阻焊油墨:张力>40dyn/cm时油墨收缩明显,需调整固化温度(150℃±5℃)
• 字符印刷:张力<35dyn/cm会导致字符扩散,线宽误差>10%
-
焊接质量
• 润湿角控制:张力38-45dyn/cm时润湿角<30°,焊点强度提升20%
• 气泡抑制:张力过高易产生气孔,需添加活性剂降低至标准范围
-
清洗效果
• 助焊剂残留:张力45-50dyn/cm时清洗效率最佳
• 水基清洗:控制张力在30-35dyn/cm,避免水渍残留
四、关键控制方法与检测手段
工艺优化措施
• 化学处理:使用等离子清洗(功率300W,时间30秒)提升表面能
• 材料选型:高Tg板材(如FR-4 Tg170)降低温度敏感性
• 环境控制:湿度维持40%-60%,温度23℃±2℃
检测技术
| 检测方法 | 设备类型 | 精度范围 |
| 达因笔测试 | 便携式测试笔 | ±2dyn/cm |
| 接触角测量 | 光学接触角仪 | ±0.1° |
| 动态张力分析 | 振荡滴张力仪 | ±0.1mN/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