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刚毕业的时候充满冲劲,拿着月薪3千的工资,却每天都工作得特别努力,而工作几年后,渐渐失去了这种“鸡血感”,做着工作却想着摸鱼。那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呢?是大家都变懒了吗?一起来听听几位“过来人”的经历。
01
小月,工作3年,文员
“能力涨了,待遇没涨多少,多折腾啥呢?”
“刚毕业时觉得自己太缺乏经验,看什么都新鲜、好奇,也觉得需要快速学习从而获得提升,为了将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结果工作几年后发现,就算自己提升到一定阶段,待遇也只涨那么点,升职更是轮不到,而活却永远干不完。去招聘市场看看跳槽机会,发现跳出去可能还不如现在的公司呢!不如间歇性摸鱼控制产出,手动提高工资性价比。”
无忧简评:刚毕业的时候觉得自己潜力无穷、大有可为,结果工作几年后很快就看到了自己的界限在哪儿,尤其在某些行业和岗位上自身的限制。即使能力再强,也不会有相匹配的工作内容给你发挥,薪资的涨幅也摆在眼前,都看到天花板了,当然就没有继续往上努力的动力了。
02
小安,工作4年,运营
“能者多劳不多得,不如‘捣糨糊’”
“我刚工作觉得要通过干更多的活去证明自己的能力,获得领导的认可,体现自身价值。结果工作几年发现,付出和回报是不对等的,甚至越能干、干的活越多,能者多劳却不多得,渐渐消磨掉了工作热情。”
无忧简评:能者多劳却不多得确实很消磨热情,甚至觉得“捣糨糊”会过得更好,但如果你有跳槽意向,就这个岗位而言,你学到的本领都是真的,还是可以找到待遇更好的公司的!
03
小喻,工作2年,人事
“我的工作不允许我快起来”
“我毕业后就进了一家国企,在里面当人事专员,本来我是个急性子,什么事都想快点完成,但后来发现有时候效率真不是我一个人能带起来的。我们招人的程序比较复杂:候选人每次都至少要面试4轮,每个层级的领导都要面一下,领导们的时间又很难凑到一起,基本上面完至少要2周,后续的录用流程就更复杂了,光是发个offer可能就要隔至少1个月。由于企业性质的原因,我们的人员流动性低、招人的名额也很有限,注定了我的工作节奏快不了,渐渐也就会淡定摸鱼了。”
无忧简评:工作中周边氛围的影响带动也很关键,刚毕业可能还没被同化,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而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发现,你再积极也要其他人的配合,公司和部门里大多数人的工作节奏决定了你自己的节奏,个人很难脱离这种影响。所以加班越多的地方只会越卷,而工作节奏比较慢的单位也不会突然快起来。
04
小李,工作3年,行政
“经验不值钱,心寒了”
“自从知道新来部门轮岗啥也不会的管培生起薪比我现在工资还高后,就觉得应届生的身份真的好用,进入社会工作后,经验都未必有它值钱。所以干活起劲干嘛呢,拿的钱还不如刚来‘学习’的人,甚至你还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带他做事。我是佛了,不摸鱼心里怎么平衡!”
无忧简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公司规模大决定了老员工整体年度调薪幅度不会高,但校招时要和其他公司抢人,开价低不了;公司觉得某些岗位的替代性太强、产出价值低,不愿意主动提高薪资涨幅;某些应届生综合条件好、潜力大,需要作为干部储备……但总之,如果你觉得在这家公司干已经没盼头了,不如试试在职投简历,看看跳槽后的涨幅有多少,也了解下自己在职场上的真实行情。
写在最后:既然刚毕业时都曾经干劲十足,那所谓的“变懒”“爱摸鱼”就都是有原因的,大部分是对于外部环境的逐步认知所做出的自我调适,不用一刀切去评定对错,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生活方式就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