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学习笔记(十五)——初等变换(一)

本篇笔记首先讨论了矩阵的初等变换,包括初等行变换和初等列变换两类,每一类初等变换又有三种变换规则,需要注意该初等变换与行列式对应的性质没有任何关系;然后讨论了初等变换和标准形的关系,任意矩阵都可以通过(行和列)初等变换化为标准形;最后还讨论了矩阵等价的定义及其性质,其实矩阵等价是矩阵之间的一种关系,可以探究矩阵内在的一些属性。

1 初等变换规则

初等变换有两类:初等行变换初等列变换

初等行变换有三种:

① 交换矩阵的某两行;
[ 1 1 1 1 2 2 2 2 4 4 4 4 ] → 交 换 第 一 行 和 第 二 行 [ 2 2 2 2 1 1 1 1 4 4 4 4 ] \begin{bmatrix}1&1&1&1\\2&2&2&2\\4&4&4&4\end{bmatrix}\xrightarrow{交换第一行和第二行}\begin{bmatrix}2&2&2&2\\1&1&1&1\\4&4&4&4\end{bmatrix} 124124124124 214214214214

② 用 k ( k ≠ 0 ) k(k{\neq}0) k(k=0)乘以某一行;
[ 1 1 1 1 2 2 2 2 4 4 4 4 ] → 用 6 × 第 一 行 [ 6 6 6 6 2 2 2 2 4 4 4 4 ] \begin{bmatrix}1&1&1&1\\2&2&2&2\\4&4&4&4\end{bmatrix}\xrightarrow{用6\times第一行}\begin{bmatrix}6&6&6&6\\2&2&2&2\\4&4&4&4\end{bmatrix} 1241241241246× 624624624624

③ 某一行的 l l l倍加到另一行。
[ 1 1 1 1 2 2 2 2 4 4 4 4 ] → 用 第 一 行 的 ( − 4 ) 倍 加 到 第 三 行 [ 1 1 1 1 2 2 2 2 0 0 0 0 ] \begin{bmatrix}1&1&1&1\\2&2&2&2\\4&4&4&4\end{bmatrix}\xrightarrow{用第一行的(-4)倍加到第三行}\begin{bmatrix}1&1&1&1\\2&2&2&2\\0&0&0&0\end{bmatrix} 124124124124(4) 120120120120

同理,初等列变换也有三种,分别对应上述三种,即:
① 交换矩阵的某两列;
② 用 k ( k ≠ 0 ) k(k{\neq}0) k(k=0)乘以某一列;
③ 某一列的 l l l倍加到另一列。

注意:
(1) 初等变换矩阵与矩阵之间使用箭头( → \xrightarrow{} )连接,不能使用等号( = = =);
(2) 初等变换的本质是对矩阵的变化;
(3) 矩阵的三种初等变换与行列式对应的三条性质没有任何关系。行列式求值时对应的三条性质见线性代数学习笔记(三)——行列式的性质,性质2、性质4和性质7;
(4) 行列式一定是方的,而做初等变换的矩阵不一定是方的。

但是,如果 A A A是方阵,那么:
A → 交 换 矩 阵 的 某 两 行 B A\xrightarrow{交换矩阵的某两行}B A B,则 ∣ A ∣ = − ∣ B ∣ |A|=-|B| A=B
A → 用 k ( k ≠ 0 ) 乘 以 某 一 行 B A\xrightarrow{用k(k{\neq}0)乘以某一行}B Ak(k=0) B,则 k ∣ A ∣ = ∣ B ∣ k|A|=|B| kA=B
A → 某 一 行 的 l 倍 加 到 另 一 行 B A\xrightarrow{某一行的l倍加到另一行}B Al B,则 ∣ A ∣ = ∣ B ∣ |A|=|B| A=B
同理,列也是如此。

2 初等变换与标准形

定理1:任意矩阵都可以通过(行和列)初等变换化为标准形。

举例:将矩阵 [ 1 2 1 − 1 − 1 0 0 1 1 1 3 2 ] \begin{bmatrix}1&2&1\\-1&-1&0\\0&1&1\\1&3&2\end{bmatrix} 110121131012化为标准形。
思路:先处理第一列,如果矩阵的第一个元素不是 1 1 1,看是否可以通过交换行或列将其变为 1 1 1,然后通过初等变换的规则依次处理行和列。
解:
[ 1 2 1 − 1 − 1 0 0 1 1 1 3 2 ] → 将 第 一 行 × ( − 1 ) 加 到 第 四 行 将 第 一 行 × 1 加 到 第 二 行 [ 1 2 1 0 1 1 0 1 1 0 1 1 ] \begin{bmatrix}1&2&1\\-1&-1&0\\0&1&1\\1&3&2\end{bmatrix}\xrightarrow[将第一行\times(-1)加到第四行]{将第一行{\times}1加到第二行}\begin{bmatrix}1&2&1\\0&1&1\\0&1&1\\0&1&1\end{bmatrix} 110121131012×1 ×(1)100021111111

→ 将 第 二 行 × ( − 1 ) 加 到 第 三 行 和 第 四 行 将 第 二 行 × ( − 2 ) 加 到 第 一 行 [ 1 0 − 1 0 1 1 0 0 0 0 0 0 ] \xrightarrow[将第二行\times(-1)加到第三行和第四行]{将第二行\times(-2)加到第一行}\begin{bmatrix}1&0&-1\\0&1&1\\0&0&0\\0&0&0\end{bmatrix} ×(2) ×(1)100001001100

→ 将 第 二 列 × ( − 1 ) 加 到 第 三 列 将 第 一 列 × 1 加 到 第 三 列 [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 \xrightarrow[将第二列\times(-1)加到第三列]{将第一列{\times}1加到第三列}\begin{bmatrix}1&0&0\\0&1&0\\0&0&0\\0&0&0\end{bmatrix} ×1 ×(1)100001000000

3 矩阵的等价

一个矩阵 A A A通过一系列的初等变换得到矩阵 B B B,则称矩阵 A A A和矩阵 B B B等价。
记作: A ≅ B A{\cong}B AB

性质1:反身性: A ≅ A A{\cong}A AA

性质2:对称性: A ≅ B ⇒ B ≅ A A{\cong}B\quad\Rightarrow{\quad}B{\cong}A ABBA

性质3:传递性: A ≅ B B ≅ C ⇒ A ≅ C A{\cong}B{\quad}B{\cong}C\quad\Rightarrow{\quad}A{\cong}C ABBCAC

结论:任何矩阵 A A A都等价于标准形,即: A ≅ 标 准 形 A\cong标准形 A,因为任何矩阵都可以化为标准形。

举例:四阶的方阵有以下五标准形:
[ 0 0 0 0 ] [ 1 0 0 0 ] [ 1 1 0 0 ] [ 1 1 1 0 ] [ 1 1 1 1 ] \begin{bmatrix}0&&&\\&0&&\\&&0&\\&&&0\end{bmatrix}\quad\begin{bmatrix}1&&&\\&0&&\\&&0&\\&&&0\end{bmatrix}\quad\begin{bmatrix}1&&&\\&1&&\\&&0&\\&&&0\end{bmatrix}\quad\begin{bmatrix}1&&&\\&1&&\\&&1&\\&&&0\end{bmatrix}\quad\begin{bmatrix}1&&&\\&1&&\\&&1&\\&&&1\end{bmatrix} 00001000110011101111

任何四阶的方阵都可以经过初等变换化为上述五种标准形之一。后续章节将会讨论秩的概念,其实上述五个标准形对应秩分别为 0 0 0 1 1 1 2 2 2 3 3 3 4 4 4 5 5 5。这些分类其实也表示了矩阵行之间的关系,比如以下矩阵:

[ 1 1 1 1 2 2 2 2 3 3 3 3 4 4 4 4 ] → 再 用 第 一 列 × ( − 1 ) 加 到 第 二 、 第 三 和 第 四 列 将 第 一 行 分 别 × ( − 2 ) 、 ( − 3 ) 和 ( − 4 ) 加 到 第 二 、 第 三 和 第 四 行 [ 1 0 0 0 ] \begin{bmatrix}1&1&1&1\\2&2&2&2\\3&3&3&3\\4&4&4&4\end{bmatrix}\xrightarrow[再用第一列\times(-1)加到第二、第三和第四列]{将第一行分别\times(-2)、(-3)和(-4)加到第二、第三和第四行}\begin{bmatrix}1&&&\\&0&&\\&&0&\\&&&0\end{bmatrix} 1234123412341234×(2)(3)(4) ×(1)1000

可以发现,经过初等变换后化为上述第二种标准形。所以看起来比较复杂的矩阵,但其实不是所有的行都那么必要,可以用简单的标准形就可以表示出来。

再比如以下矩阵:

[ 1 1 2 3 4 5 7 9 − − − − − − − − ] \begin{bmatrix}1&1&2&3\\4&5&7&9\\-&-&-&-\\-&-&-&-\end{bmatrix} 14152739

很明显该矩阵行之间的关系就比上一个矩阵要复杂,也就不能只用一行来表示。

所以,通过这种分类,可以探究矩阵内在的一些属性。

4 引用

《线性代数》高清教学视频 “惊叹号”系列 宋浩老师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_2.6 初等变换(一)

你好!感谢提问。下面是有关 K210 学习笔记五中串口通信的一些内容: 在 K210 开发板上,串口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接口,用于将数据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串口通信通常使用 UART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 协议。 要在 K210 上进串口通信,首先需要使用两个引脚:一个用于接收数据(RX),一个用于发送数据(TX)。这些引脚可以通过 GPIO 端口与外部设备连接。 在 K210 的开发环境中,可以使用 MaixPy 或者 Kendryte Standalone SDK 进串口编程。 在 MaixPy 中,可以使用 `uart` 模块来进串口通信。例如,要初始化一个串口对象并设置波特率为 115200,可以使用以下代码: ```python from machine import UART uart = UART(UART.UART1, 115200) ``` 然后,可以使用 `uart.write()` 函数发送数据,使用 `uart.read()` 函数接收数据。例如: ```python uart.write("Hello, world!\n") data = uart.read(10) ``` 在 Kendryte Standalone SDK 中,可以使用 `uart.h` 头文件中的函数来进串口通信。例如,要初始化一个串口对象并设置波特率为 115200,可以使用以下代码: ```c #include "uart.h" uart_init(UART_DEVICE_1, 115200); ``` 然后,可以使用 `uart_send_data()` 函数发送数据,使用 `uart_receive_data()` 函数接收数据。例如: ```c uart_send_data(UART_DEVICE_1, "Hello, world!\n", 14); char buffer[10]; uart_receive_data(UART_DEVICE_1, buffer, 10); ``` 以上是关于 K210 学习笔记五中串口通信的简要介绍。如果你有更具体的问题,请随时提问!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