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硬件系统-激光雷达(Lidar)测量模型

自动驾驶硬件系统-激光雷达(Lidar)测量模型

激光雷达(Lidar,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Google系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广泛应用的硬件传感器。

image

image

附赠自动驾驶学习资料和量产经验:链接

1、激光雷达(Lidar)的工作原理

通过持续不断的发射激光束,激光束遇到障碍物会产生反射,部分反射会被激光雷达(Lidar)传感器再次接收到,通过测量激光束发送和返回传感器的耗时(Round Trip Time)可以或者周围物体距离激光雷达的距离。

image,其中r是激光雷达到障碍物的距离,C是光速,t是Round Trip Time,由于时间是从激光发送到接收的总耗时(往返总耗时),所以要再除以2。这个公式是基于光的测量设备的基本原理。

image

除了距离(Distance)之外,激光雷达(Lidar)还返回反射值强度(Intensity),不同的障碍物材质反射的激光束的强度(Intensity)不同,可以用这些激光束的反射值强度制作2D图像地图,并用这些地图进行自动驾驶模型的训练。

image

通过每秒发射数以百万的激光束,实现对真实3D世界的三维测量。我们可以获得无人车周围任意物体的精确测量结果(根据不同的Sensor,有效距离可能不同,比如Velodyne 64线有效距离大约60m)

2、激光雷达(Lidar)的测量模型(Sensor Model)

image

image

image

3、激光雷达(Lidar)传感器的误差源

1)激光雷达(Lidar)发送和接收激光束的精确耗时误差。受限于激光雷达(Lidar)配备的计时设备的精度,耗时统计存在精度上限。

2)激光雷达(Lidar)激光束的朝向误差。受限于激光雷达朝向测量设备的测量精度,朝向测量存在精度上限。

3)目标材质的反射值特性。比如全黑的材料吸收了光的大部分能量,使得反射量极低;或者像镜子一样的材料会将大部分光反射到其它地方,从而使得激光雷达无法测量到这些物体的位置。

4)运动形变(Motion Distortion)。由于激光雷达在跟随自动驾驶车辆前进的同时,对周围环境进行扫描建模,也就是说车辆相对于周围的环境是运动的,导致对环境测量的实际位置与真实位置存在偏差。

image

激光雷达扫描点云的形变

参考链接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dar

2、Chapter 6, Section 4.3 of Timothy D. Barfoot, State Estimation for Robotics (2017)

  • 5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