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光管设计概论/光学结构/像差校正和像质评价

前言与目录

介绍平行光管的基本原理、作用;平行光管的结构分类;以及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和像质评价方法;

---很详细


目录

一、平行光管概述

1.平行光管的基本原理

2.平行光管的作用

二、平行光管的结构型式--结构分类

1.直筒式平行光管

2.可调视度平行光管

3.分离式平行光管

4.折转式平行光管

三、平行光管的结构型式--类型分类

1、反射式平行光管物镜

2、折射式平行光管物镜

3、折反射式平行光管

四、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和像质评价方法

1 、轴上点像差

2 、轴外点像差

五、像质评价方法

1、几何像差

2、点列图

3、传递函数 MTF

4、波像差


一、平行光管概述

平行光管英文名称:collimator

平行光管是通过它取得来自无限远的光束,此光束谓之平行光。是装校调整光学仪器的重要工具,也是光学量度仪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用不同的分划板,连同测微目镜头,或者显微镜系统,则可以测定透镜组的焦距,识别率,及其他成像质量。将附配的调整式平面反光镜固定于被检运动直的工件上,用附配于光管的高斯自准目镜头,通过光管上的高斯目镜观察,可以进行运动工件的直线性检验。

平行光管的主要用途:

配用不同的分划板,连同测微目镜头,或显微镜系统,则可以测定透镜组的焦距,鉴别率,及其他成像质量。

1.平行光管的基本原理

平行光管是基于几何光学理论,在光学系统焦面上放置一个点光源,光线经平行光管物镜的折射后以平行光出射,主要作用就是为测试设备提供一个无穷远目标;

图 1为平行光管的结构原理图,一般由物镜、光源、分划板、调节机构等组成。分划板放在平行光管物镜的焦平面上,用来检测光学系统的参数。

图1  平行光管的结构原理图

2.平行光管的作用

许多光学设备的检校都离不开平行光管。作为光学测量仪器的主要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用来产生平行光束,为被测系统提供无限远的目标;

实验室所用的焦距仪主要由平行光管和测微目镜组成  (如图2),用于测定透镜或透镜组焦距,还可以用来测定光学系统物镜的分辨率及定性检查光学零件的成像质量;

1-平行光管2-导轨3-滑块4-待测透镜5-测微目镜
图2.焦距仪原理图

还可以结合平行光管上的高斯目镜,观察直线运动的工件,以检测运动工件的直线性。 

二、平行光管的结构型式--结构分类

1.直筒式平行光管

直筒式平行光管一般焦距较短,形式如图 3 所示。这种平行光管结构简单,装调检测和搬运都比较方便。一般在焦面上放置分划板,以模拟无穷远目标,配用不同的分划板,能满足一般的检测要求。

图3直管式平行光管

2.可调视度平行光管

可调视度平行光管就是利用视度的可调性做成的平行光管(如图4a所示)。分划板装在光管的一侧,这部分光管的镜筒可以前后伸缩,如同视度管,通过镜筒的伸缩来调节分划板的位置。当分划板正好处于平行光管物镜的焦平面上时,即可形成平行光出射,如图4(b)所示。

图4-可调视度平行光管

3.分离式平行光管

当平行光管的焦距很长时,把物镜和分划板装在同一个镜筒里,镜筒将会做得很长,占据较大的空间,所以常做成分离式。将物镜和分划板分开,比如将物镜和分划板分别固定在两个水泥台上,如图5所示。分离式平行光管大大减少了空间的占用,因为物镜和分划板中间部分完全处于自然环境下,所以易受使用环境的限制。

5、分离式平行光管

4.折转式平行光管

为了缩小体积或某些工作条件的方便,利用平面反射镜将直筒式光管的光路进行折转,形成折转式平行光管,折转的角度可根据需要而定。如图6所示。

6-折转式平行光管

三、平行光管的结构型式--类型分类

平行光管用来产生平行光,给被测设备提供一个无穷远目标。平行光管物镜通常采用焦距,孔径和视场角来表征它的光学特征。

平行光管物镜按光学系统类型可分为反射式、折射式和折反射式三种类型;

1、反射式平行光管物镜

大口径、长焦距的平行光管物镜大都采用反射式系统,如图7所示:

图7-反射式平行光管物镜

反射式物镜包括牛顿式系统、卡塞格林系统和格里高里系统。牛顿式系统通常由抛物面和平面反射镜组成,平面反射镜和光轴成45夹角,其作用是将光路折转,以便于观察和测量使用。卡塞格林系统一般由抛物面主镜和双曲面次镜组成,形成倒的实像,如图8:

图8卡塞格林反射式物镜


格里高里式系统是由抛物面主镜和椭圆面次镜组成,形成正的实像。如图9所示。

图9格里高里反射式物镜


卡塞格林和格里高里系统由于加入了凹面或者凸面的反射镜,因而把主镜焦距拉长了大约 3-10倍,它们的相对孔径较小,一般在1:10-1:20。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口径和焦距相同时格里高里系统镜筒长度比卡塞格林系统的长;

反射式平行光管物镜的优点:

(1)完全没有色差,也不需要校正二级光谱,做成抛物面时没有球差,因而成像清晰。

(2)反射面由金属或者玻璃制造由于可做成空心,而且对玻璃折射率的均匀性没有要求,因而可以使系统口径增加很大,具有较强的集光本领。

(3)反射镜的镀铝面,对于可见光、紫外光、近红外、远红外的光反射率都很大,因而适应在红外和紫外波段工作。

(4)对材料的要求不高。

(5)零件数相对较少,结构简单,可以折转光路,缩短系统长度。

但是纯反射式平行光管也有一定缺陷。主要是稳定性差,像质易受加工误差温度变化以及本身重量变形等影响。一般反射式光学系统的优化变量比较少,轴外像差中彗差和场曲较严重,因而很难满足大视场、大相对孔径的要求。并且反射式系统对表面质量要求更高,镜面大都采用非球面,加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同轴反射式平行光管还存在中心遮拦,所以次镜要做的尽量小,以降低光能量的损失。

2、折射式平行光管物镜

折射式平行光管物镜较常见的形式是采用双胶合系统。

这种物镜是由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透镜(即一正一负透镜)胶合而成,使用情况较多,可以用冕牌玻璃向者物体,也可以火石玻璃向者物体。

双胶合物镜结构相对简单,较为常用。正确设计的双胶合物镜可以同时校正球差、色差和正弦差,但由于不能校正带球差和轴外像差,因而视场和相对孔径受到了限制,相对孔径一般不大于1:4,视场通常不大于12°。双胶合物镜直径不能做的太大,一般不超过100mm,因为当口径过大时,透镜本身的重量会造成胶合面出现松动,甚至两透镜脱落,所以双胶合物镜一般不能用于大口径平行光管物镜。

另外,大口径、长焦距的折射式平行光管系统光路相对反射式系统光路长,质量也较重。需要消除因玻璃对不同光的折射率不同而产生的色差和二级光谱,结构比较复杂,透镜数量较多。而且,折射式系统口径受到像差、工艺水平和材料的限制而不能做的太大,一般不超过 500mm!

3、折反射式平行光管

反射式系统存在严重的缺点,特别是彗差和场曲,影响着系统相对孔径的进一步提高和视场的扩大。另外非球面反射镜给加工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光学工作人员开始把反射镜做成球面的,为了抵消球面反射镜产生的像差(主要是球差、彗差和场曲),同时扩大系统的视场,可以在系统前后分别加入校正镜来补偿像差,于是出现了折反射系统。

折反射式平行光管物镜(如图10),是在反射式平行光管物镜的基础上加入折射元件(像差补偿透镜)。折射元件本身具有一定量的像差,这样既可以校正主次镜的球差和轴外像差,也能扩大系统的视场,完全可以做到很高的成像质量。这种形式的系统保持了反射系统孔径大、焦距长、总长短的特点。但同时也带入了色差、二级光谱等问题,需要用消色差透镜来校正色差和二级光谱;

图10.折反射式平行光管

四、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和像质评价方法

光线经过任何一个实际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和理想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即是像差;
一般所说的像差校正是基于几何光学的7种单色像差,包括球差、彗差、场曲、畸变、像散、位置色差和倍率色差。没有一种光学系统是完美的无像差系统,任何光学系统都存在一种或者几种上述单色像差。像差不能完全消除的,只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系统成像质量较好,满足设计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对光学系统各种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校正这些像差的基本控制和像质评价方法,

大口径平行光管光学系统设计,其口径大、焦距长,相对口径较小,视场也较小,需要校正轴上点球差、彗差、位置色差和场曲。

像差的基本控制和优化

1 、轴上点像差

光学系统轴上点像差有球差和轴向色差两种,ZEMAX为轴上点提供了两个像差操作符,即 SPHA,AXCL。

1)轴上点球差

轴上物点不同孔径的光束经光学系统后,在光轴上不交于一点,与理想像点有偏差,叫做轴上点球差,包括轴向球差和垂轴球差。

轴向球差 \sigma L' 跟垂轴球差 T的关系是δL'=…,如果知道某孔径光线在像面上的交点高度 T,该孔径光线在像方的孔径角U,就能得到任意孔径的轴向球差8L’。因此需要ZEMAX进行光线追迹,查看ZEMAX对实际光线的追迹的控制操作符,我们选用TRAY得到4T,RAGC 得到该孔径光线的方向余弦,在经ACOS,TANG 得到 tanU’。

SPHA 是轴上球差操作符,指定光学面的球差贡献量,单位:波长。无需指定孔径,因此,不能控制某一特征孔径的球差;

2)轴向色差

不同色光经同一透镜成像,它们的像点在光轴上不交与一点,而是由近到远排列,这就是轴向色差,也叫位置色差。它是像平面上最短波长的主光线交点到最

长波长的主光线交点之间的距离,图形的基点在光轴上,图形的顶点代表最大的视场半径。AXCL是控制近轴位置色差 4/Fc。在计算轴向色差时,要利用中间波长的像面为计算基准;而且,为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应该检查在一系列的操作符中哪个结果是我们要控制的像差,并注意检查其值与ZEMAX中曲线给定的值是否一致。

以上两个轴上点像差操作符,只能适用于小视场和小相对孔径的光学系统。对于大相对孔径的光学系统,要控制其轴上物点的成像质量,至少要控制轴向边缘球差6L'"、L'ca.707、和色球差L'到预定的目标值,但是利用 ZEMAX 内建控制操作符不能实现这种控制。

2 、轴外点像差

轴外物点的像差包括彗差、像散、场曲、畸变和倍率色差,像差校正比轴上点像差更为困难,光学系统不同,要求校正的像差也不同;小视场小相对孔径的光学系统,像差校正较为简单,主要校正和视场、孔径有关的初级像差:对大相对孔径小视场光学系统,则主要控制跟孔径有关的高级像差。

1)彗差
彗差是轴外点宽光束像差,表明光线经光学系统折射后失去了对称性。COMA是彗差操作符,表征某一面慧差贡献量,但是利用COMA控制差,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控制跟视场、孔径有关的子午、弧矢慧差。

2)场曲
场曲是轴外细光束成像产生的一种像差,表征像面弯曲的程度。ZEMAX中通常用FCGS和FCGT两种操作符来控制场曲,分别表示某一视场细光束弧矢场曲和子午场曲。因为场曲是轴外点细光束成像产生的像差,所以无法控制宽光束时的场曲。

3)像散
像散也是轴外点细光束成像时产生的像差。ASTI是其像差操作符,表示某一面像散的贡献量。像散也是轴外点细光束成像,所以ASTI无法控制宽光束像散。

4)畸变
畸变使像的形状产生失真,但是不影响成像的清晰度。对于对称式光学系统,畸变可以自动校正;而对于非对称系统,完全消除畸变是很困难的。常用操作符有:DIST,表示某一面畸变贡献量;DIMX,表示视场最大畸变允许量:DISG,表示控制跟视场有关的归一化百分畸变。

5)垂轴色差
垂轴色差又称倍率色差,是主光线因玻璃色散产生的像差,相对而言,跟视场有关的垂轴色差控制操作符建立要容易得多。控制操作符LACL表示两边缘波长主光线与像面交点之间的y轴向间隔距离。

在ZEMAX 中建立垂轴色差控制操作符的方法:设定第1、2个操作符TRAY,给出了全视场短波长与长波长主光线与像面交点,偏离中间波长主光线的偏差,第3个操作符 DIFF 表示第 1、2个操作的偏差,结果就是全视场的垂轴色差。

现有 ZEMAX 的内建的像差控制操作符无法控制指定孔径的球差、轴向色差、高级球差和色球差,也无法控制跟孔径和视场有关的彗差、高级差,跟孔径有关的宽光束场曲、像散,无法控制需要的垂轴色差,高级垂轴色差。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设计和制造实践中去解决。

五、像质评价方法

目前用ZEMAX软件进行光学系统像质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几何像差曲线、点列图、传递函数和波像差。

1、几何像差

在 ZEMAX球差曲线中,纵坐标是孔径,横坐标是球差(色球差),利用球差曲线评价像质,一要注意球差的大小,即曲线离纵轴越近表明球差越小:二要注意几种色光的曲线之间的分开程度,如果单根曲线还可以,但是曲线间距离很大,说明系统的位置色差很严重。

场曲和畸变曲线都是轴外细光束像差曲线,纵坐标是视场,横坐标是像差大小。曲线中不同颜色表示不同色光,工和S分别表示子午和弧矢方向,同色的弧矢和子午分开的距离就是像散大小,不同色光之间的距离表示色差值;

2、点列图

点列图是评价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较常用的方法。ZEMAX给出的点列图表示给定的几个视场上不同光线与像面交点的分布情况。在其下方,有几何半径和RMS半径,这两个数值越小表示成像质量越好。

3、传递函数 MTF

调制传递函数MTF表示实际像与理想像之间调制度之比相对于空间频率的函数。ZEMAX中MTF不同色曲线表示不同视场的复色光(白光)MTF曲线,最上方黑色的曲线是衍射极限。横坐标是空间频率ipmm(每毫米线对),纵坐标是对比度,最大是1。综合系统反差和分辨率,曲线值越接近1,曲线下包含的面积越大,表明系统像质越好。

4、波像差

较常用的波像差曲线有光程差曲线和波面三维图
光程差几个曲线图分别是不同视场子午和弧矢方向上的光程差,不同颜色表示不同色光。下方表格的数据为纵坐标的最大值,单位一般用波长。波面三维图是设定视场和色光的波像差三维分布图,下方表格中的数字给出了波差的峰谷值(P-V)的大小和波差均方根值(RMS),这两个值越小越能体现设计结果的优良性。


--​

本篇文章为个人学习笔记,供学习和复习使用。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