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费曼先生!感谢你让学习变得如此简单

很多人都听过鼎鼎大名的「费曼技巧」(也称「费曼学习法」),但如果大家去翻阅他的《发现的乐趣》、《费曼物理学讲义》等书籍时,会发现找不到任何相关的内容。

因为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费曼学习法并非由他本人直接提出,而是后人从这位传奇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身上得到的灵感而阐发出的一套学习技巧。

曾经有一次,一位大一新生遇到带着一个复杂的物理学问题去向费曼请教。

由于问题难度远远超过了大一的知识范畴,费曼先生承诺将办一次讲座向全体新生统一解释这个问题。

然而几天后,他十分沮丧地回复到:我真的做不到。我不能把这个问题简化到大一新生可以理解的程度,这意味着我自己也没真正搞懂。

在费曼看来,若是一个人无法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清楚一件事,那么他就不算是理解了它。

类似的观点也曾被爱因斯坦提出过,而这个观点正是是费曼技巧的基础。

什么是费曼技巧

「教就是最好的学」是这一方法的核心理念:通过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以最浅显易懂的方式教授给其他人(尤其是没有任何相关背景知识的人),来让自己真正学会。

具体实践起来有四步:

STEP 1

选择一个自己希望学习的知识并且开始学习

这是最初的学习步骤,是我们对某个知识的内层原理的理解过程, 费曼最为推荐的方式依然是写下来。

詹姆斯·格莱克为费曼所写传记里提到,费曼有一个名为「我所不明白之事」的笔记本,专门用于记录自己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整理和归纳。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手上书写动作的执行过程中,会不断地向我们的大脑请求要记录的知识的相关信息,这是一个对记忆海马体的反复刺激过程。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等中国的老话,也都是在向我们强调学习过程中写作的重要性。

STEP 2

想象(也可以真的)给别人讲授这个知识(可以是同学、孩子或者其他任何不了解这个知识的人)

这里的传授可不是把上面的记录照本宣科地读一遍,而是要脱离任何参考媒介,通过记忆来讲解。

国画大师齐白石曾对其弟子许麟庐说:「学我者生,似我者亡。」讲述的就是模仿学习的差异。

画画的时候看完原作放在一旁,等到自己「忘其形」,然后仅凭借记忆效仿、对比、修改,如此循环往复直至自己「得其意」,简称「得意忘形」。

脱离参考,目的正是我们自己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意」的表述,从而避免浮于表面的对「形」的模仿。

同时,考虑到听众是没有基础的外行,我们还需要想方设法让自己的「课」通俗易懂,比如寻找更简单的词汇和术语,比如构造更形象贴切的例子

为此我们甚至还需要跳出这个知识点本身,延伸到自己已经掌握的其他知识上去,以达到更完善的授课效果。

STEP 3

讲授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卡壳」了,那么太棒了我们发现了学习中的漏洞,需要补缺

大脑对记忆碎片往往会采取遗忘的策略,但对于习得的逻辑是很难遗忘的。

基于「得意忘形」的目标,我们可以把学习新知识视为用自己的知识体系重塑一座新楼的过程——使用最简单的材料(自己的语言和已有知识),搭建起自己的结构(逻辑)。

这恰恰也是最符合我们大脑认知规律的方式。

「卡壳」的地方,就是新知识的结构里薄弱环节的所在,通过「讲授」的方式我们让这些漏洞主动找上了我们。

回顾我们的学生生涯,毕竟我们没有条件让班里的每个同学都上台给大家讲一遍知识点,评价效果的标准也很难量化。因此才有了无止尽的「题海」和「考试」这样以量取胜的方式,通过标准化的测试来不断冲击我们的知识结构,以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很遗憾到今天才体会到这一层的意义,如果是在当初,或许能够很大程度地改善面对做题和考试时心态。

补缺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针对每个具体的点再次学习,也可以拓展更多相关的资料,还可以寻求权威的帮助(师长前辈,学者专家)。

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忘了同时对此前的学习记录进行梳理和更新,这是一个反复打磨的过程。

STEP 4

回顾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这一步是反复地对前面2、3步骤的总结与反思:

  • • 记录的每个知识点仍然相关吗?如果不是,需要纠正、调整、扩展或删除
  • • 是否遗漏了什么重要元素?如果有,需要补充进来
  • • 对于每个知识点的解释,有没有办法进一步简化?如果可以,那么重新措辞、使用类比、消除不必要的复杂性
  • • 一个5岁的孩子能明白这些吗?如果不能,那么想办法进一步简化

我们的目标是站在全局的视角下尝试尽可能继续简化一切。

找到每个概念、原理和思考的根源,以便做到更加清晰的讲授,同时观察它们如何相互关联/交互。

这个反复的飞轮一旦运转起来,我们将把新的知识简化到极致,能够按图索骥般地轻松解释其中的大多数概念,这也是我们真正掌握了知识的标志。

关于教育的一些额外思考

在我看来,「费曼技巧」除了可以提升自身的学习,也可以反过来运用到小朋友的教育当中。

给小朋友传输 知识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真的有按照费曼先生的标准要求自己呢?

比如小崽子最近痴迷于大白鲨,绘本在解释大白鲨食量的时候,可能会形容是「200个罐头」。

这对于我们大人而言已经足够形象了,可「200个」是多少呢?

一个两岁半的小朋友依然没有概念,这时我可能会直接打开家里装着猫罐头的箱子,并告诉他有几个箱子这么多。

另外,小朋友的学习过程也可以用费曼技巧加以引导,比如多让他们充当「小老师」给爸爸妈妈「讲课」,这样不仅能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父母也更容易掌握他们的薄弱环节。

方法很简单,家里有小朋友的不妨试一试,玩一玩?

  • 16
    点赞
  • 1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puppyapple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