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分钟掌握金融风控策略32】贷后催收

目录

贷后催收

催收手段

电话催收指标

催收策略


贷后催收

贷后催收需要考虑如何以最小的催收成本取得最大的催收效果,这就需要利用贷后相关风控模型和其他相关风控数据对逾期客群进行精细化分层管理,基于分层结果为每一类别客群制订有针对性的催收策略。催收策略是贷后催收的核心,有效的催收策略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催收手段

在对逾期贷款进行催收的过程中,针对不同逾期阶段的客群常采用不同的催收方式,常见的催收方式有以下11种。

  • 1)自动代扣。顾名思义,自动代扣就是在客户逾期后每天从所有可以获取的客户银行账户里定时自动扣缴欠款,若检测到客户银行账户里有存款,就会发起代扣,能扣多少扣多少,直至扣款能抵消欠款。
  • 2)短信提醒。从客户逾期开始,就会发短信提醒客户及时还款。对于忘记还款的客户,通常在收到短信提醒后会及时还款;对于还款能力或还款意愿较弱的客户,短信提醒起到的作用不大,通常需要更严厉的催收手段才有可能促使客户还款。
  • 3)邮件提醒。从客户逾期开始,通常会发邮件提醒客户及时还款。邮件提醒可以被看作另一种触达客户的方式,可以被认为是短信提醒的补充,起到的作用与短信提醒差不多。在当前的一些信贷产品中,其实是不需要客户提供邮箱地址的,若无法获取客户的邮箱地址,那么邮件提醒的催收手段就无法使用了。
  • 4)IVR。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即交互式语音应答,但是只限于非常简单的语音交互,它主要在客户早期逾期阶段对客户进行还款提醒,催收效果会略优于短信和邮件催收。
  • 5)智能外呼。智能外呼是利用自动语音识别、文字转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机器学习技术研发的一款智能催收机器人产品,它可以被看作IVR的升级版本,相对IVR更加智能,能够在催收的同时与客户进行互动,催收效果优于IVR催收。
  • 6)电话催收。电话催收是催收人员通过向逾期客户或逾期客户的联系人打电话,直接或间接督促逾期客户还款的一种催收手段。需要说明的是,电话催收的话术通常都是精心设计的,且往往都会对逾期客户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对于还款能力或还款意愿相对较弱的逾期客群,往往能起到比较好的催收效果。电话催收成本相对较高且催收效率偏低,对于联系不上的客群,该催收手段无法起作用。
  • 7)上门催收。对于逾期时间长、逾期金额大且距离金融机构较近的逾期客群,会采取上门催收的手段,但是该催收手段成本太高,往往在针对极少数客群时才会采用。上门催收往往能取到比较好的催收效果。
  • 8)委外催收。委外催收通常是指金融机构将比较难催收的逾期客户委托给第三方(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催收,并按照协商的方式支付追讨费用。委外催收效果与第三方机构的催收能力密切相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会基于催收效果对第三方机构设置奖惩机制。
  • 9)网络仲裁。网络仲裁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网络技术资源提供仲裁服务的网上争议解决方法,包括立案、受理、审理、裁决、送达等在内的整个仲裁过程都在网上进行。相较线下仲裁,网络仲载速度更快。网络仲裁与线下仲裁一样,都是受法律认可的,欠款人在收到仲裁书后同样需要认真对待,尽快还款。
  • 10)法务催收。法务催收是指主要依靠法律手段帮助金融机构回收逾期账款,减少损失的催收方式。相较网络仲裁,法务催收主要是一种通过线下方式进行催收的手段。法务催收往往具有较强的震慑力,对于还款意愿或还款能力很弱的逾期客户,通常也能起到较好的催收效果。
  • 11)网络拍卖。网络拍卖是指在法律法规许可的条件下,将逾期客户抵押或质押的如房子、车子、股权等在互联网上公开拍卖,用拍卖获得的资金偿还逾期账款的行为。通过进行押品的公开拍卖,能够较快偿还逾期款项,最大程度地挽回金融机构损失。

电话催收指标

在贷后催收过程中,电话信收是非常重要门一种催收方式。在电话催收过程中,经常会使用一些专用指标来记录催收过程,这些指标在分析催收效果和优化策略时会经常用到。接下来对一些经常使用的电话催收指标进行说明。

  • 1)CPD。CPD 指逾期金额大于一定数额的客户的入催天数,与 DPD 相似,属于贷后催收的专用名词,入催时间越长,CPD越大。在金融机构中,通常逾期金额大于一定的数值(如50元)才会进行催收,对于逾期金额非常小的客户,通常是不进行催收的。
  • 2)Outbound。顾名思义,指电话催收呼出。
  • 3)RPC。RPC (Right Public Contact)指有效的联系人,即通过催收电话可以联系到的逾期客户本人或逾期客户的有效联系人。
  • 4)PTP。PTP(Promise To Pay)是指在客户是有效联系人的前提下,客户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归还一定数额的欠款。
  • 5)In_PTP。在PTP指标中,客户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归还一定数额的欠款,此处介绍的In_PTP是指是否在 PTP的承诺还款期限内,在承诺期内,又称为P期,P期通常指T+3。
  • 6)跟P。跟进PTP,在P期内再次提醒客户兑现承诺,按时还款。
  • 7)V_PTP。在客户承诺还款后,处于P期内的尚未还款的客户。
  • 8)KP。KP(Keep Promise,即Keep PTP)是指客户遵守诺言,在P期内按时还款。
  • 9) BP。BP(Break Promise,即Break PTP)是指客户未遵守诺言,在P期内未按时还款。

催收策略

在前边讲过,入催率是评估贷前和贷中风控有效性的关键指标,在客户进入催收阶段后,贷前和贷中风控就无能为力了,这时贷后风控就要“上场”了,而催回率是考核贷后风控有效性的关键指标,若入催率低、催回率高,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贷前、贷中、贷后风控的有效性。如何提高贷后的催回率呢?这时就不得不用到催收策略。

催收策略要解决对什么样的逾期客群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样的催收方式以最小的催收成本取得最大催收效果的问题。其实催收策略的制订是很简单的,无非是在对客群精细化分层的基础上对低风险且逾期时间较短(如逾期时间小于7天)的客群弱化催收,因为这些客群随着时间的推移极可能主动还款,没必要投人过多的资源进行催收,对风险一般且逾期时间不是很长(如逾期时间为7~30天)的客群正常催收,这部分客群往往正常催收就能取得不错的催收效果,对高风险客群或者逾期时间较长(如逾期时间超过30天)的客群加强催收,若不加强对这部分客群的催收,则通常很难催回欠款。

在进行催收策略开发的时候,客群分层比较关键。客群分层主要是基于催收评分卡模型分、账龄滚动模型分、失联预测模型分和其他风险变量将逾期客群按照风险等级和逾期时长划分为互斥的群体,所用到的分析方法与贷前和贷中讲到的客户评级方法大同小异,不再赘述。在完成对逾期客群的分层后,就可以结合催收手段制订差异化的催收策略了,在制订并实施催收策略的过程中,通常会进行AB测试以评估催收策略的有效性,基于评估结果不断优化催收策略,提高催收效果。

print('要天天开心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水木流年追梦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