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质人格》摘录(第三章)

第三章、 神经质人格的基础:焦虑与压抑


​ 神经质人格的 动力机制的核心是个体以焦虑—压抑的方式满足需要,或者说满足需要时的冲突和自我否定。他们在面对一个需求满足的选择时,会突然 迟疑起来,产生一个对立的念头或想法,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激起内心的波澜, 产生自我对抗的分裂

​ 这种焦虑—压抑已经成为一种人格模式,成为不容置疑的感觉和直觉,成为我们看待和处理事物的本能,成为我们唯一与世界接触的方式和行为模式。

一、焦虑是什么
  • 新异、陌生与情绪,我们一直以为认知影响情绪,然而当代科学研究表明,情绪的形成比认知早。当认知对象是不熟悉、新异或矛盾时,这种新异刺激首先启动了丘脑和边缘系统,在这个初始阶段还没有形成认知表征时,刺激就已经激发了情绪

  • 现实是,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新机遇和挑战。即便一个人从不愿意冒险从事新的行为,每一天都试图重复过去,但环境却是日新月异的,

    你不想主动改变什么,但你的朋友可能会迫使你改变。如朋友提职、挣大钱,孩子长大离家独立

    甚至你什么都不改变,但岁月会改变你,你会退休、会衰老,这些新异刺激、从未经历的或矛盾的事物几乎是注定要发生的。不安全和陌生是绝对的,因此情绪的发生也是必然的。

  • 焦虑是一个人感受到其生命的基本需要核心价值观受到威胁时的一种体验,一种对不确定性和担忧的体验,焦虑常伴随着情绪的痛苦和煎熬

  • 比如,如果你的核心价值观或你的一生的奋斗目标是当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在手术技术方面有所创造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那么当你获知你的一个同事因为手术

    成功而获得了巨大荣誉时,你可能会体验到焦虑,因为它打击了你的核心价值观。而如果某一个同事乒乓球打得特别好,获得了全国卫生系统第一名,当你得知这个消息后,不仅不会焦虑,反而会发自内心地祝贺他,并且很可能成为他的好朋友。

  • 一个人最为重要的需求竟然是潜意识的,是不易觉察的。是的,因为核心需要价值观是一种情绪,而不是认知,是欲望而不是知识,所以通常不浮在意识层面上。它们

    是由多年生活的经验和积累形成的,所以人们难以理清自己焦虑的原因,而是需要借助自我分析

二、焦虑和恐惧
  • 主动地形成了需求,又不自觉地为之焦虑,人既是一块画布,又是作画者。在这个意义上,焦虑是个人的主观的作品; 而恐惧则是客观的, 是大自然的作品。
  •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社会组织的高度发达,财富分配差距的扩大和竞争与合作的矛盾,使人们更加容易意识到个体力量的渺小,焦虑更加普遍,更加严重。
三、焦虑易感
  • 神经质人格是完整人格系统受损,这个受损具 有生物进化的基础,因此是相当精致的一整套认知 —情绪—行为的人格系统的错误运作

  • 由于遗传的神经类型的差别,人们面对危险时的人格反应是不一样的。一些个体对危险具有优先的感受,对危险和灾难具有易感性,易产生焦虑, 从而产生逃避、投降、示弱、抑制、自虐、犹豫一类的行为反应。

    另一些个体则采取捕食—战斗反应,对仇恨和攻击具有优先选择性,并采取战斗、迎战、进攻、征服、狂热、兴奋、激昂一类的行为反应。

  • 原始的逃避、抑制模式可能也不适应现代社会,继而发展成为神经质人格

  • 焦虑阈限: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阈限,可以具体地说明易感性。焦虑阈限就是产生焦虑所需要的最小刺激量

  • 科学研究表明,整个人口中有15%~30%的人被危险易感的神经抽中,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人中了签,这意味着你有一个同样焦虑不安的父母或一方,甚至拥有与你同样易焦虑的、胆小的兄弟姐妹,或者拥有一个与你一样对痛苦敏感的近亲。

  • 仅从焦虑的量上来规定神经质人格却是不正确的。人活着就会产生焦虑,焦虑是人生的基本内容,因为危险与命运的不确定性人们多少都会感觉到焦虑。如果一个人具有一定焦虑,但同时本身具有某种健康的心理素质,如乐观、坚定、容忍、外向,而且成长于健康的环境中,他就不会形成神经质人格

  • 如果焦虑不仅强大,而且在先天和后天作用下,一个人没有形成应对的力量;而是形成了以压抑需求满足、逃避现实、陷入幻想和刻板等无效的应对方式,最终没有发展起来必需的自主性和掌控感、自我认同感和力量感,自我的统一感被这些焦虑和无效应对而撕裂,当这种轻微的分裂与混乱在自我和人格层面上发生,神经质人格便诞生了。

四、神经质人格与家庭教养
  • 总体上来说,一个具有潜在危险的焦虑易感儿童,如果在童年时期体验到了强烈的父母拒绝、抛弃和严厉的指责与否定,就很有可能发展出对自我的消极否定态度和情感,发展出夸大危险、夸大灾难和放大拒绝的信念与人生态度,形成对个人需求和权利的压抑、漠视的自虐式变态。

  • 这些消极的有关自我、需求、个人权利和责任的态度与策略,经由长期的、伴随成长的童年经验而固定化和结构化,并最终损害一个人日常经验的感觉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及应对冲突的经验智慧,使人格变得刻板而无效,变得强迫而失去活力,生活成为一种负担。

  • 无论是偶尔犯错受家长惩罚,还是经历了挫折,只要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绝 大多数时间和场合,内心深处体验到了被人需要、 被人爱、被人惦记,他就有足够的情感上的能力来忍受挫折

  • 这种自我接纳不像人们一般认为的那样是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的**,不是抽象的认知水平的**,而是有情感的记忆;是来自内心最深层的对于自我的情感和热情,它是生命的原动力成长性人格的发源地

  • 神经质人格的父母不能给孩子这种无条件的爱与温暖。他们虽然也是爱孩子的,但这种爱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限度的、有附加条件的。这种父母不能超越自我的焦虑和利益,不能超越个人的喜好和功利来关爱孩子。

    例如,一个出于追求自身理想化自我的父母带着愤怒和不满来挑剔和指责孩子,虽然他们声称和标榜是为了孩子的利益而严厉要求孩子,是为孩子前途着想,可实际上他们过度的情绪化和恨铁不成钢的敌意远远不同于对孩子的关心所产生的不满意的情感,令孩子感觉到的是仇视与嫌弃,而不是爱。他们发自内心嫌弃孩子的眼神和恶毒的语言,远远遮盖了本能的爱,一定是出于个人的利益和荣誉或家族的面子。

  • 小王是一个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父母为他在一家银行找到了工作,可他刚工作半年就想辞职考研究生。他认为,一个银行职员的工作太琐碎了不适合自己,自己应当成为更加伟大的人。他像其他具有神经质人格的人一样对父母怀有不满意。神经质人格的人对父母的怨恨像自己的影子一样随时随处可见

    “有一次,我与父亲正聊某件国际事务,我正在高兴时,正沉浸于我的快乐时,我母亲冷淡地说,时间不早了抓紧时间学习吧。她对我本人并不感兴趣,只对我的学习成绩好感兴趣,这样可以满足她的荣誉,减少她的负担。”

  • 第一种苛求(成功苛求),由于涉及成就,还尚存一定的积极性,因为它引导孩子取得某领域的成绩和成功体验,至多使孩子因为失败而产生无能感和无助感。

    第二种苛求(道德苛求),简直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因为它在情感上只具有损害孩子心灵的后果,使孩子感觉自己是一个不好的人、一个有罪的人和使家人蒙羞的人。它让孩子产生耻辱感和劣等感,不仅是无能力,而且是卑劣感,是人格内核的无价值感和无意义感

    我以为,道德苛求对孩子神经质人格的形成具有关键意义,尤其是通过损害孩子的自发性和自主性,导致深层的情感自卑和强迫—压抑,培养了无创造性和无生气的孩子,培养了内心空虚和无热情、无灵性、无生机的孩子。这是人格“引擎”的损害,一个人可以缺少才华、缺少才干、缺少某种技能,但绝不能缺少这种生命的原创力和自我发动的能力。在日常经验中,这种灵性和热情,这种生活经验智慧和主动性是必不可少的,比智力更加能够决定适应与幸福。

  • 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父母双方只有一个人具有神经质人格,但另一个人具有其他方面的人格问题,并不能补偿,形成了教养方式的不一致, 可能形成孩子的矛盾的人格,也会形成孩子的神经质人格

五、神经式的压抑 - 正常的压抑

​ 人的需求肯定不会都得到满足,当一个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人必须压抑自己的需求,所以压抑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 正常的压抑基本压抑出于现实而不得不对需求进行的压抑,是灵活的,因地制宜的。最重要的是压抑需求的儿童生活于关爱的和支持的家庭气氛中,压抑不是出于习惯和自动化,而是出于现实的需求。

    一方面是说,儿童判断是非和道德理想的感觉能力没有受损,儿童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完好无损,他本能地知道压抑与不压抑的界限,他对父母不合理的要求与限制具有反抗精神,对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具有表达的勇气,他可以向父母和任何大人说“不”。

    另一方面是说,他的压抑是出于主动和自主,其压抑的力量不是破坏性的,而是建设性的,是满足整体利益的必要让步。压抑时,他是智慧的,感觉到了整体的益处,他直觉到了整体利益大于部分利益, 他的压抑是智慧的表现与应用。

  • 多余的压抑:多余的压抑则从本质上不同于基本压抑。 它是病态的、不合理的压抑,是人格缺陷导致的压抑,它是不分青红皂白式的损己利人的压抑,本质上是反对自己尊严的

    第一,它是泛化的,几乎是对所有个人需求的压抑,是凡涉及重要需求满足时或拿主意时就显得焦虑,更加像普遍的焦虑。

    第二,这个压抑不是主动的,而是强迫的。主观感觉上不是人们想要压抑或推迟需求,而是不得不为之。刚压抑接着又是痛苦,是伴随着冲突而产生的压抑,要么损己利人,要么是损人利己

    第三,这个压抑可能满足了局部利益或暂时利益,但总体上是损害人的大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是损害了个体整体适应与整体利益的。谨小慎微可能短期内避免了错误,带来了暂时的好处。如发言时的抑制的确避免了被嘲笑的可能,维护了面子,但从长远的和长期的角度来看,这种抑制损害了潜能的发挥和幸福感,妨碍了一个人演讲时的卓越和精彩。

    第四,而多余的压抑则是父母神经质人格的产物,是父母在焦虑和私心的推动下,对

    孩子自主性的损害;是父母不尊重儿童天性,甚至压抑这个天性的结果;是缺少爱与关心的结果

六、焦虑 - 压抑的循环
  • 所谓压抑是指当面对需求冲动时为了其他的利益考虑或出于某种情绪而抑制需求的满足,即 让需求满足,将其能量抑制下去。压抑与推迟需求满足有所区别,推迟需求的满足是意识层面上的,通常经过深思熟虑和计划,它不必然伴随焦虑;而压抑往往是出于焦虑,是潜意识的、是习惯和自动化的,当我们不知道压抑时,压抑已经发生了。

  • 举个栗子:小吴今年大三,在小组讨论会上特别想发言,想表现自己,因为他的确在这个主题上有见解;但他又害怕表现不佳,怕万一说错了受到嘲笑,于是产生焦虑。焦虑的情绪冲击了意识和无意识,使之产生抑制。注意 力集中于自身的失败和面子问题,结果发言时只表达了只言片语和零散的思想。讨论结束后,他抑制解除才发现了自己原本有那么多话要说,他将发言在内心精心彩排了一次,发现自己的发言是所有发言中最为精彩的。可机会已经失去,他开始自责与悔恨。

  • 焦虑是压抑的前提,但不是压抑唯一的原因。焦虑易导致压抑,但焦虑本身不必然产生压抑。在行动面前,焦虑本身是中性的,既可以使人高效行动,满足需求,解除威胁,也可以使人产生抑制,直接导致压抑

  • 焦虑并不是神经质人格的本质特征,而压抑则是

  • 对于神经质人格者来说,“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压抑”。需求与压抑结成了形影不离的孪生姊妹,需求作为驱动行动的力量的作用就大大削弱了。一方面需求被抑制

    所束缚,变得无效;另一方面被束缚的需求又必然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或者以症状的方式表现出来

  • 焦虑的两种结果:弗洛伊德的第一焦虑说即认为需要导致压抑第二焦虑说即认为危险—焦虑导致焦虑同样都是正确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有没有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方法呢?有! 这就是不出于恐惧和焦虑而压抑需求,而是出于自主与主动性而推迟需求的满足。如果我们认识到需要满足的不合理性,以有力的道德原则或精神活动击败了需要的张力,恢复了内心的宁静;如果我们成功地推迟了需要满足并代之以其他可实现的需要,那么第二焦虑就不会产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我们就是要用正确的原则阻断一个不合理的需求,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所以精神化或道德原则同样可以使我们远离神经质;

  • 神经质式的痛苦可能通过行为而得到缓解。如果一个人在焦虑着的同时,从事解除危险的行动有效地满足了需要,就不易导致进一步的痛苦
  • 实现抱负和放弃抱负都能同样减少焦虑,达到阻止神经质痛苦的目标。
  • 至此,情绪痛苦的链条还没有结束。如果神经质人格者努力无效后,他们会更加焦虑和痛苦;不只于此,他们还会嫌弃自己或产生绝望,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通常是神经质人格的明显特点, 即陷入冲突中不能自拔
七、基本需要和神经质人格
  • 马斯洛需求层次:这五个层次的需要可以分成三个水平

    • 第一个水平生理的需要,如食物、性和营养。这些需要在现代后工业社会的影响性和重要性十分有限,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 那么关键是第二个水平的需要了,第二个水平的需要包括安全的、爱与归属的和自尊的这三个层次。马斯洛强调,第二个水平的需要也是人的基本需要,对于生存是必不可少的。基本需求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少了它会引起疾病,有了它免于疾病,恢复它治愈疾病。
    • 第三个水平的需要是高级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匮乏的需要:神经质人格者的需求满足因为具有焦虑—压抑的特点而缺少效率。由于童年亲子关系不良,在儿童时期经常缺少安全、爱和自尊的需要的满足,这些基本需要在他们身上成为匮乏的需要,即难以超越的需求

    什么叫做匮乏的需要呢?是指这种需要不可满足,贪得无厌,像是一个无底洞总也填不满。在神经质人格的人身上的确能发现安全、归属与爱和自尊的需要总是处于高潮,总是满足不了,这些需要本身格外强烈,好像是欲望的炭火,总也烧不尽。

    比如,对金钱的态度,神经质人格者经常把挣钱当做目的,数钱与存钱的快乐比花钱和消费的快乐大得多,这是因为他们把金钱当做是满足安全需 要的手段,由于缺少足够的安全感而不断地积累财富。即使是积累了一生也花不完的财富,他们仍然主观上觉得不安全。

  • 基本需求的匮乏感也与需求满足的低效有关。由于以焦虑—压抑的方式满足基本需要,由于满足需要时考虑过多因素,充满矛盾冲突和迟疑, 尤其是不能以成熟的做人原则整合各种需要!!!, 所以满足需要成为一个充满困惑痛苦的过程

  • 在青少年身上,表现为以各种过分的、歪曲的方式和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益的方式满足基本需要;而成年人身上则是表现为不成熟、幼稚、冲动过分克制、不稳定等心理品质和行为特点。

  • 我觉得,神经质人格好像是缺爱型人格小时候基本需求的匮乏:安全,爱与自尊,使得在这些人眼里,这些填不满的需求总是达到高潮不能合理整合不同的需要

八、神经质人格的冲动
  • 其实压抑只是说明了神经质人格者面对需要满足的不确定性时的焦虑态度,及其影响下的防御机制,但没有表明神经质人格者的价值取向。

    当一味以压抑和否定作为人生内容时,正向的需要目标的建立过程就会受到妨碍自主选择和自由意志的力量就没有机会发展起来,某些真实的需要动机就会通过某种被动的途径表现出来,因为它们具有表达和实现自己的能量。

  • 压抑本身可以体现两个方面相反的力量。

    • 一 方面是补偿作用,即追求比实际能力多得多的荣誉和权力,即被面子、自尊心所压迫,使自我形成追求成功和荣誉的被迫性。追求荣誉脱离了自我掌

      控,个体变得强迫和刻板,被犯罪感所困扰。

    • 另一方面,压抑使人脱离正常快乐本能和人生舒适的需要的满足,使这些基本需要不能通过自我整合而变成稳定的、持续的需要,从而成为常态的可追求和可实现的目标。因此,压抑违背了人性的本来面目。

  • 神经质人格的核心特点是因为压抑缺少自主性迷失了方向感,不知道自己是谁,也就是迷失了自我,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愿望,被强迫着做事情。这种被迫也可表现在冲动的行为中。

  • 举个栗子:小林今年上大一,他是典型的“宅男”,除了上课就是在寝室上网。他上网主要是玩游戏,但他与其他热情的玩家不一样。他其实也觉得玩游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所以从不逃课,但他觉得做别的更没意思。

    小林与其他铁杆上网者的区别在于,他缺少行为的策划性和明确的目的性。他的同学玩游戏就是要参加比赛或挣够多少分,而他则没这种明确的意愿。

    他从不会在精心思考后做事,总是临时抱佛脚,受环境的诱惑。他说自己最大的弱点就是难以抵制各种诱惑

  • 神经质人格的人缺少原则和人生目标,总是突发奇想,异想天开。他们的冲动并不是由于控制自己的能力受损,而是更广泛的人格受损,是追求有意义事物的主观经验整合能力受到了损害

    他们的冲动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被动性,被诱惑性。他们不是主动上网、主动喝酒、主动玩麻将,而好像是被驱使着,屈从于外在压力,丧失了自己的自由意志,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的是失去真正的自我。

  • 我们说到冲动时,第一是指它是快速反应的;第二是指它是自动化的,缺少精心策划和计划的;第三是指它的行为结果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举个栗子:比如,见到地上有一个钱包,或者前面的书桌上有一个手机,其实本意不想拿,但还是抗拒不了诱惑拿了,其实拿之后也会后悔,但以后遇到这样的机会还会拿。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你是谁”这样一个身份是被动的、软弱的,你不知自己真正要什么,只是机械地反应着

  • 你不想拿,但你在欲望面前屈服了。这表明了你的价值系统和动机系统的歪曲和无效,你的选择能力、决策能力和想要的经验被损害了,你不能被你的需求整合起来,而是被你的各种需求分裂了,你的需求是不完整的,失去了统一而一致的意义

  • 我认为,需求完整性,统一性很重要,就拿系统开发来说,完整的需求分析可以明确后期的系统开发。冲动带来分裂的需求,而计划分析带来统一的需求

  • 神经质式的冲动使整个主观经验的组织性和完整性受到了瓦解,不仅在重要的事情上冲动,而且一贯经常性的冲动。冲动不仅体现了执行功能的失常,而且体现了存在本身或活着本身的混乱,自我认同的消失

九、正常人的冲动和神经质人格的冲动
  • 正常人的冲动或闪念是局部的,他的自我不等于这个冲动或闪念;
  • 神经质式的冲动代表着自我疏远,意志瘫痪,彻底的没主意,随波逐流
  • 正常人的冲动是紧张过后松弛的需要,是主动地要顺其自然。
  • 神经质式的冲动不知道要什么,哪个冲动先出现就做哪个,是整个存在状态的无目的性和无方向性;是人格的被动与惰性,代表长期压抑后生命意志和意义的匮乏
  • 正常的冲动也是人生的精彩,体验了情绪的激动,尼采称之为“酒神精神”。我们需要纵情地跳舞,需要大碗喝酒,需要狂热与想象,需要冲动和热情,但这一切都是有一个大目标的,即为生活的幸福
  • 神经质式的冲动与“酒神精神”无关,总体上是缺少适应性的,是不利于幸福的。
十、冲动 & 兴趣 & 目标

正常人的冲动:

  • 正常人的冲动或一闪念,是过去记忆的结果,是自我完整性的一部分。这种自动化的行动,也是个体兴趣、目标的一部分,接受着人生方向和目标的调节,冲动被很好地整合于过去形成的目标中

  • 如一个喜欢艺术的人在上班途中会冲动地去一家新开的艺术画廊,无事先计划地去参观画展,他的冲动还是符合他的人生目标和追求的,他没有因为冲动而迷失自我

  • 他意识到,要请假去看画展,而不是这样冲动地跑去。这样他就把零散的、破碎的冲动转化成为兴趣,转化成为主动的动机和意愿;将闪念转化成为现实的兴趣,这也是一个重新塑造主动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兴趣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被动的冲动成为有计划性的行动,冲动成为一精心策划的行动和需求,一个要实现的理想。冲动经由意识化,变成一个实在的外在目标,起着整合主观经验的作用。

神经质人格的冲动:

  • 而神经质式的冲动缺少这个被转化成为明确目标和持续兴趣的过程,冲动仍然是冲动,停留在模糊的水平上。冲动的人只能体验有限的兴趣, 不能真正为外在目标所吸引。“他对外在的目标没有兴趣,只关注自己的满足。
  • 一切都因为他们缺少正常人的人格稳定性追求稳定性缺少自我认同以及关于“我是谁”和“我要什么”的明确性。
  • 神经质式的冲动也不利于对抗挫折,正常人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追求来建立稳固的内心世界。而神经质人格的人没有真正的兴趣,只有满足与否的感觉,所以一旦遭遇失败或挫折,就全盘皆输,没有其他替代的理想。因而失败后,他们易偏激、固执。
小结
  • 神经质人格者的神经活动特点概括为刻板与不灵活。他们不是焦虑—压抑,就是冲动—失控,总之,他们是被动的、被某种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力量支配着、分裂着,是一个无主见、无意志的人。
  • 2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