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原理以及设计难点,国产示波器是什么水平,如何自制示波器

(监修中,后续更新,会更新示波器所有功能的原理和实现细节,相关图片也在绘制中,恳请多多点赞支持加速)

示波器的组成

示波器作为三大通用仪器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我们一起探讨示波器的原理,以及目前技术制造一台示波器的主要难点。
目前(2025年初)国产的示波器较之国外的产品比较落后,预估落后至少五年,不到十年。但是就像有些人会想,别人可以为什么你不可以?国外可以做到的为什么国内做不到了。在这篇文章我也会跟大家说明国产示波器的瓶颈在哪里,落后在哪里。

示波器的指标与设计目标

对示波器来说,指标是驱动示波器设计最重要的东西,这是在示波器设计之初就必须确定好的东西,是整个设计的目标。
示波器最重要的参数是带宽,其次是垂直分辨率,和捕获率,基本示波器涉及的所有功能都是与这几个参数有关,我们也针对这几个参数来讨论目前能够实现的极限参数。
除了参数外,示波器其实还有人机交互上的设计目标,我认为有:
1,尽可能的满足屏幕显示波形符合直觉,显示效果好,比如数字荧光功能;
2,不需要怎么设置或者编程就能得到我想要的波形,比如自动设置功能,触发功能等;
3,反馈迅速,不卡顿。

我们将市面上的示波器分为三个带宽带,第一个是0~500M的带宽范围,我们这里定义个简单的名称,就叫为A带吧,第二个是500M~2G的带宽范围,我们定义为B带,第三个是2G以上的带宽范围,我们定义为C带。
A带的示波器,实现起来非常容易,使用目前的市售芯片就可以制作一个出来,但是由于需要使用FPGA,价格必然会比同带宽的市售示波器较贵,但是价格位于可接受的范围。
B带的示波器,个人可以实现,但是如果只是个人的话,设计制作一定会很耗时,而使用的芯片主要芯片大部分都是国外的,而且价格高昂,价格对个人来说基本不可接受。
C带的示波器,使用的关键芯片基本没有市售版本,必须自己定制芯片,所以个人基本不太可能实现。
有一些小公司,由于不能定制芯片,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将B带的上限提升到4G。
高端示波器的定义很模糊,但是基本带宽大于1G的都是高端示波器。

示波器的硬件

示波器主要分为三个主要部件,分别是模拟通道,采集板,上位机,理论上只需要这三个部件就可以实现一个示波器的所有功能。
但是当面对多通道示波器的时候,比如八通道的示波器,一个采集板是不够的,而多个采集板之间需要将通道汇合给上位机,需要做同步,这样就还需要将采集板统一接到一个专门处理通道汇合和同步的板子,我们暂且叫这个板子为处理板,我们先讨论不带处理板的示波器架构。

国产示波器现状

采集过程

简明的采集工作流程就是,信号输入到示波器的模拟通道,模拟通道对输入的信号进行调理,使信号的幅度和偏移能够处于采集板ADC的采集范围,采集板上的ADC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发送给采集板上的FPGA,采集板上的FPGA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将数据传输给上位机,上位机将采集到的信号绘制到屏幕。

模拟信号调理

触发

触发的作用就是将对应条件的波形稳定的显示到屏幕上,如果触发的条件设置的够完全,可以避免示波器捕获率不足的缺点。

存储

高级触发

数字信号处理

校准

更进一步的示波器,高端示波器

难点

采样率不够了

单个ADC的采样率超过2.5G已经

FPGA的数据处理压力增大

需要更换更大更快的FPGA,逻辑设计和时序收敛都更复杂。比如10GSPS采样率的示波器,通过ADC采样进到FPGA的数据一般为312.5MHz的32路数据。使用多相滤波的话需要耗费的DSP

TIADC

由于ADC采样原理导致的,采样过程中ADC的转换时间,转换次数都会影响ADC的最大输入频率。当ADC分辨率为12bit,采样率为2.5G的时候,需要满足输入带宽6.62G(具体计算方式后续发布文章解释)的要求,但是ADC采样进入到FPGA的信号带宽最多也只有1.25G。所以如果设计一个2.5G带宽的示波器,需要ADC采样率至少为5GSPS,需要将ADC的输入带宽提高到13.28G。进一步提升ADC带宽显然成本会很高且不必要,因为我们只需要设计一个2.5G带宽的示波器,较大的ADC输入带宽是一种浪费。但是如果使用交织采样的话,就可以使用两个2.5G的ADC来实现5GSPS的采样率,这样就不需要进一步提升ADC的输入带宽,增加ADC设计的复杂度。

超越ADC带宽极限的几种方法

如果带宽还需要增加,ADC的输入带宽会是整个系统的瓶颈。目前国产ADC,能达到7G的带宽,TI的ADC5200能达到8G的带宽。但是如果带宽还需要增加,那么就需要另寻他法了。

ATI

DBI

DBI的意思就是将一个宽带信号拆成两个或者多个子带,对高频的子带进行下变频,这样每个子带的带宽就能小于ADC的采样带宽,实现高带宽的采集。采集板这边,多个ADC将每个子带采集进到采集板,然后采集板通过数字上变频把波形恢复出来。一些难点比如,下变频使用的模拟本振,上变频使用的却是数字本振,这两个本振之间需要同步;20GSPS采样率的采集进到FPGA内需要312.5M的64路信号,而如果使用两个20GSPS的采集板组合DBI,需要处理312.5M的128路信号,这对FPGA的选型,功耗,成本控制都是巨大的挑战;

采样保持

国外怎么做的?

根据上面技术的介绍,我们会发现,这些技术实现起来非常复杂,细节非常的多,而且任何一个细节没处理好都会导致前功尽弃。我们尚且了解原理就已经发现难度之高了,现实中却早早有了现有的产品,19年就已经发布的110G带宽的示波器至今都是最强示波器,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大力出奇迹

直接将ADC的采集带宽提升来采集,单个ADC组高达64GSPS的采样。

就是这么做的

力科是最早应用DBI的厂家,可以了解到的是,力科就是中规中距的实现了DBI,但是就像一个黑盒一样隐藏了其间的实现细节。

数字模拟荧光

数字示波器采集到的数据一般是二维的,包含时间和幅度两个信息。但是实际上模拟示波器的显示过程是包含了时间,幅度,叠加次数三个信息的,因为模拟示波器使用的显示器是电子管显示器,显示的亮度会与每次采集到的波形相叠加产生不一样的亮度。

多幅波形平均

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有使用过这个功能,这个功能可以说是示波器里面比较有趣的功能之一。通过将每次采集到的波形进行平均,可以看出波形的变换趋势。具体的算法不怎么占用逻辑资源,但是需要DDR存储空间。所以一般开启这个功能后,最大存储深度会降低为不开时的五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

区域触发

更具体的触发,比如我在示波器的触摸屏上面用手指画一个框,要求波形经过这个框的时候触发,这种触发更符合人体操作的直觉。具体的实现原理是在数字荧光的功能基础上开发的,由于数字荧光会直接存储三维波形,所以区域触发的功能可以直接使用。

逻辑分析仪LA

高端示波器可以不只是单纯的只有示波器的功能,也可以叠加其它仪器的功能。因为示波器的采集架构与许多仪器都有相通的地方,所以增加额外的功能时往往比较简单,而且增加其它仪器的功能是示波器发展的一个趋势,LA就是其中一个功能。

频谱分析

更复杂的校准

高端示波器一般会至少使用TIADC,对于TIADC的校准。

AI

实际上,示波器即使满足了指标,但是别忘了,我们还有很多人机交互之间的需求。这些地方示波器依然有很多缺点,因为这里面有许多不确定的点。我们可以通过对示波器的功能与需求分析,就可以分为确切的,和不确切的。确切的,比如指标类,我需要的带宽是2G,而这示波器能够满足2G带宽,那么就满足了我的需求了。不确切的,比如示波器的自动设置,并不智能,大多时候只对周期信号产生效果。对于自动设置,比如我输入一个视频信号,我使用自动设置后,触发界面的选择是边沿,而不是我想要的视频触发,比如我的信号有异常,我不想要设置复杂的触发条件或者只是简单的设置触发条件就能够显示出异常信号。那么这时候,如果给示波器增加AI,实时的对数据进行判断,根据用户行为作出选择,这些不确切的需求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如果AI的能力够强,完全可以去掉示波器的触发功能,因为我们触发的主要作用只是为了捕获异常,为了显示多幅波形的对齐,AI的加入完全可以满足这些需求。虽然已经有AI示波器相关产品已经进入研发,但是目前市面上没有任何AI示波器的产品,所以加入了AI的示波器具体的形态还有待观察。但是毫无疑问,AI是未来示波器必不可少的功能,是示波器走向完美产品的终极法宝。

(监修中,后续更新,恳请多多点赞支持加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