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ML-30s+,一径打响CES激光雷达大战第一枪

作者 | 王博

编辑 | 于婷

ba3c6b836d38b0a16d96359e6a9923c1.jpeg


2023年1月,CES再度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拉开帷幕。随着车企在车载软硬件上不断加大投入,CES也越发变得像一个高规格的全球车展。

根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的测算,由于高阶ADAS和Robotaxi普及,到2030年全球激光雷达年出货量将超过1亿台,对应市场规模超过150亿美元。

快速增长的市场成为光机电领域顶级玩家的必争之地。因此这届CES上各路激光雷达公司,尤其是中国激光雷达公司的亮相和角逐,是本届展会的一大看点。


首发ML-30s+,一径打响CES激光雷达大战第一枪

中国的新势力车企在2022年率先量产了搭载主激光雷达的车型,引领了全球激光雷达的量产大潮。继主激光雷达之后,补盲激光雷达是高性能传感器上车的下一个主战场。

1月5日,一径科技首发新一代补盲激光雷达产品ML-30s+,打响本届CES激光雷达角逐的第一枪。

一径科技成立于2017年,目前有一支超过500人的团队。

非同轴的MEMS激光雷达架构,是其产品的一大特色。一径科技认为:MEMS技术是近10年既满足自动驾驶系统高性能的要求,又满足车规级可靠性、低成本和大规模量产的最佳技术路线。

基于此架构,一径在2019年就推出补盲激光雷达产品ML-30s系列,也是行业过去3年中唯一实现批量量产、通过车规验证,并用于Robotaxi等场景的补盲激光雷达产品。

这次ML-30s+的推出,是基于过去几年乘用车与自动驾驶领域用户的反馈,进行的一次全面升级。

简单来说,ML-30s+相比于前代ML-30s,成本降低且性能增强,更符合乘用车上的应用需求:

b4c50ac0f082acb3b5ab1dca70178b3c.png

一径科技补盲产品ML-30s+


  • 140° x 70°的大FOV

140°视场角覆盖,比常见的120°水平FOV的补盲激光雷达,能提前发现旁车道的后方来车(如果是相邻车道,提前量有1.4米,如果是相邻第三车道,则提前5米);

同时较为特别的是,ML-30s+ 的70°垂直FOV采用了业界独有的非对称设计,水平面上20°、水平面下50°,这种非对称分布,实际覆盖效果甚至好于90°对称的FOV设计。

  • 0.44° x 0.44°的角分辨率

角分辨率的定义,既要满足近距物体探测以及轮廓描述的需求,又不能因为分辨率太小而产生过大的处理计算负载。一径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反馈,认为0.5°左右的角分辨率是最为平衡的区间。

  • 测距能力增强

从20m@10%反射率,提升至25m@10%反射率。虽然看起来只有5米的提升,但实际上对于整个收发链路的效率有30% - 40%的提升。

  • 优化硬件架构

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减少了收发模组数量,装配工艺更简单稳定,也降低了成本。

  • 提升易用性

完善ISO 26262功能安全要求,一径在元旦后刚刚官宣了获得ISO 26262 ASIL-B功能安全流程认证;产品设计满足ISO 21434网络安全标准;并开发了去粘连算法、特定点遮挡等专门针对补盲应用场景的激光雷达功能。

  • 造型更易集成

对体积、重量都进行了压缩,造型更容易融入车辆外观设计。

ML-30s+这款产品将在一径自建的江苏常熟工厂投产,预计将在今年内开始交付。

目前ML-30s+已经官宣获得了百度Apollo的定点,Apollo的第六代无人车RT6将搭载4颗ML-30s+。并且,据说这款产品很快会迎来国内和国外车企定点的消息。


多种路线百花齐放,核心还是量产交付

与几年前长距LiDAR各种技术路线百花齐放的局面类似,这届CES在补盲激光雷达上同样涌现了多重技术路线:一径的ML-30s+则采用了905nm光源+MEMS的架构,同时也有Flash架构、905nm光源+转镜架构等路线的产品亮相。

「技术路线的组合方式会有很多可能,最核心的就是如何找到最佳的技术路径,在产品性能、可靠性、成本、可量产和产品成熟度方面达到平衡。」一径科技CEO石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而一径选择从MEMS入手打造激光雷达,原因在于:

「我们做了大量分析和探讨后,对比Flash和OPA技术,我们认为MEMS技术是未来五到十年车规量产的最佳技术路线。

当时我在产业界已经做了五年,有了一些行业经验教训,也看到了市场上一些成熟稳健的方案反而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一些看似轻巧、但是技术成熟度不够的方案,往往很难成为主流。比如在数据中心或者通讯行业里,目前还是传统三五族半导体(III-V)技术占主流,硅光芯片仍处于上升阶段、占比还没有达到预期。」

46715bb1e025a5a1c4bde18fa16147c2.png

一径科技CEO石拓


一径科技的CEO石拓在清华期间的博士研究方向是基于磷化铟(InP)的高速探测器芯片,博士毕业后又进入硅光领域的SiFotonics公司,开发并量产了25G Ge/Si雪崩光电二极管(APD)以及400G单片集成相干接收芯片。他在SiFotonics参与的产品后来累计卖出了数千万颗,至今仍保持技术领先。

在短短几年间,一径的产品已经获得了Mobileye、百度Apollo、嬴彻科技、元戎启行等L4领域Top公司的定点,并且公司获得了Intel、百度、小鹏汽车/星航资本、上汽以及东风等的投资。

一径科技的产品技术负责人告诉我们,能得到这些业界认可,原因可能在于:

  • 一径本身是成立比较早的LiDAR公司,2019年推出补盲产品并且最先实现车规量产,有较大的先发优势,也有更多工程化的积累;

  • 非同轴的MEMS激光雷达架构,相对比较灵活,其发射与接收的性能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适配,这也使产品可以兼顾大视场、高分辨率和测距能力的一致性

  • 团队有很强的研发背景,特别是在激光雷达系统开发,以及核心芯片的研发上有丰富的积累,其成员的行业背景覆盖光通信、芯片处理等领域,也兼具汽车电子、整车厂的背景,拥有汽车行业的思维方式;

  • 和上游供应链合作紧密,在国内本身具有强技术背景又有独特产品架构的公司是比较少的,基于独特架构的定制开发,需要供应商的紧密支持;

  • 自建工厂,涉足覆盖器件 - 模组 - 整机的生产测试,有利于垂直化质量管控。

d2e364715415f7c7ae603f866cbbd9fd.png

一径科技常熟工厂


拿下激光雷达上车最大的红利

随着多家Robotaxi的规模化部署,一径在常熟工厂的LiDAR产能和交付量正在稳步增长。

在现有ML-30s产线的基础上,一径正在为ML-30s+搭建全新的产线。今年后续乘用车领域的定点和产品交付将带来更大规模的增长。

cc86995a0f6373ae50a276de8752b6c1.png

一径长距激光雷达产品ML-Xs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CES上,一径科技一同展出了其长距系列的激光雷达产品ML-Xs。

由于ML-Xs采用了1550nm激光器+MEMS振镜的架构,该产品在探测距离和角分辨率上有非常惊艳的表现,能够提供超长的感知距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CES展馆West Hall Booth 7415一睹风采)。

同ML-30s+一样,ML-Xs也将在今年底交付。

以兼顾高性能、高成熟度、低成本、可规模化量产的产品来赢得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的大市场,一径的使命是为自动驾驶行业提供前装量产的激光雷达产品,做最好的智能驾驶基础设施。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