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学习观(01)认知学习和误区

系列文章解读&说明:

本系列文章 主要是 对 B站上YJango的《学习观》系列视频的一个解读


1 视频链接

本章节 对应 YJango的《学习观》系列视频链接 为:

学习观1 好多人一辈子都没搞清什么是学习

学习观1.5 为什么有人擅长文科,有人却擅长理科?

学习观2 为什么学习要“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

学习观3 十年学不会英语?其实你早就学会了“英语”

学习观4 为什么你解题时毫无头绪

学习观4.5 你以为这些“学习方法”是从教育理论而来?

特殊说明:因为前面的视频相对比较短,因此放在一起画一张思维导图。

2 思维导图

这里给出的是思维导图 不断迭代的过程,同时因为刚开始不了解视频内容的全部,因此会采用从下到上设计的方式不断迭代,后期会通过不断重构来完善。本章节视频迭代的过程如下:

第1节 好多人一辈子没搞清楚 什么事学习

第2节 为什么学习要“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 迭代

第3节 十年学不会英语?其实你早就学会了英语 迭代

第4节 为什么你解体时毫无头绪 迭代

第4.5节 你以为这些学习方法 是从教育理论而来? 迭代

最后 将以上章节的内容进行重构:

3 感受分享

初识 学习观,对这些内容感觉还是比较震撼的;学习不是记忆,信息不是知识;十多年学不会英语并不是没有学会,而是因为 搞错了 输入输出,导致学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人工智能对教育最大的贡献并不是什么锦上添花的技术,而是可供我们日常参考的学习理念。这些话 深深的印在脑子里;到目前为止,对很多概念:学习、记忆、运动类学习 有了了解,这些可以让我们看清楚 自己曾经的学习弯路 和学习能力缺陷在哪儿。很多时候 我们厌恶学习并不是我们不想学习,而是我们不了解我们 厌恶学习的根本原因,也不知道 我们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学习方法。但在这里 也许 你可以找到你的答案。

对于 《学习观》1.5节 中解决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做一个解读:为什么有人擅长文科,但 有人擅长理科?

首先,知识是什么?是两类事物之间的关系。用数学语言描述,它就是一种映射(如果你不懂映射是什么,换个近似的词来说,它就是函数)。知识的作用就是能够允许你用一类事物的信息来预测另一类事物的信息。所以一定有输入和输出,也一定可以用来它预测新情况。不然你干嘛学它。我们以太阳从东方升起为案例进行思考:

  1. 比如你认为“太阳从东边升起”是知识还是信息?是知识。这句话实际上省略了“每天”二字,“日期”就是这个知识的输入,而输出是东、南、西、北等方位。所以它是一个分类知识。
  2. 那你认为“太阳昨天从东边升起”是知识还是信息?是信息。因为“昨天”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这句话消除了「昨天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的不确定性。
  3. 那“太阳明天从东边升起”呢?是预测(算是信息,但存在不确定性)。这个信息是将“明天”这个输入,送入“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这个知识后,得到的对于明天的预测“东边”。那有没有可能不对呢?有,比如流浪地球里的太阳都没了。这牵扯到了知识的可证伪性,以后再说。

特点: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日期”与“方向”画出一个关系图后,你会发现,这个函数很特殊。它的输出并不随输入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函数也叫常量函数。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使得这个知识退化成了一种情况,所以才可以仅通过记忆这一种情况来掌握它。但它依然是知识,依然既有输入,又有输出,能够用输入来预测输出。当我们总结上述知识时就会发现,这个知识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比较简单,所包含的不同情况的数量很少。用专业些的词来说,它们的变体(Variation)很少。反之则变体很多。当一个知识的变体非常少时,也就意味着可以通过记忆所有情况来掌握它。文科的很多知识都有这种特点,所以才给你一种始终都在记忆的感觉。但使用的“努力记忆”的方法从底层上就无法掌握变体数量非常多的知识。

其次,我们要了解 理科和文科的学习方式有什么不同:

  1. 理科学习:理科的学习方法就是尽可能多的让自己暴露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和例子当中,并且多加总结。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产生遗忘,但遗忘恰恰是大脑在自动寻找规律时所产生的一种现象。不要有负担,也千万不要想着自己做过的题就一定要强行记忆下来。当大脑的神经网络从不同的问题中找到一个普遍规律后,你会发现没有刻意记忆的你却学会了这个知识,而且短期很难忘掉。
  2. 文科学习:文科知识的变体很少,算是一种优势,但也是一种劣势。因为它反而不符合大脑的学习特点。演化出的大脑只是按规则处理信息,比如在睡眠中的大脑就无法区分现实与梦境。同样的,大脑并不知道你所接收到的内容到底是知识还是信息,是规律还是特例,所以文科知识很容易被大脑当成信息给遗忘掉。处理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不同的场地或书本上去看同一个知识,让大脑认为这是一个随处可见的普遍规律,那么大脑就会降低遗忘的速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平时并没有刻意记忆,只是随手翻一翻笔记却记住了。

最后,我们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有的孩子擅长“文科”,有的却擅长“理科”?其实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性格与最初的成长环境。听话的孩子,努力背诵后,获得了好成绩与老师称赞,他尝到了甜头,知道努力记忆很好用。以后便期望通过更努力的背诵获得更好的成绩与更多的称赞,使他们越来越偏向于用努力记忆来学习,甚至在他们的认知中,记忆就成了学习的全部。而调皮的孩子,解出难题后,被老师夸奖聪明但不努力,他感到了优越。以后便希望通过解出更多的难题来证明自己真的聪明,使他们越来越偏向于做更多的问题来学习,甚至可能还会在同学面前隐藏任何自己努力的痕迹。但如果两类学生的成长环境对调,听话孩子的理科一样可以很好。关键在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学习”本身所形成的认知。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第三类,聪明努力,文理双全的学生。他们所使用的学习方式就非常符合大脑的特性。

扩展:选文还是选理?

恐怕所有老师和家长都推荐学生选择理科,总给人一种文科无用的感觉。但任何经过验证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并没有理科知识比文科知识更优越一说。在古代如果一个人知道的很多,那他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所以选择文科还是理科的原因并非文科知识无用,而在于如今的我们多了另一个扩展自身边界的工具:计算机。由于文科中很多知识的变体较少,依靠记忆便可以解决,而计算机最擅长的就是记忆。我们都是靠知识获得工资,如果你所学的知识可以被计算机毫无成本的复制,你也就不具备竞争力。所以选择的真正依据是在你学习速度最快的时期,尽可能多的去学习变体多,可替代性低的知识,不至于你在未来被别人拿个手机给替代掉。

 

  • 2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图王大胜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