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数字化是将传统中医脉诊的主观经验转化为可量化、可分析的数字信号的过程。
一、什么是中医脉象
中医脉象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医生用手指触按患者手腕部的寸口脉,根据脉搏的形象、动态等特征所感知到的各种脉象表现。
1.脉象形成的原理
中医认为脉象的形成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以及气血的盈亏等因素密切相关。心脏的搏动是脉象形成的动力基础,心气充沛则心脏搏动有力,脉象和缓有力;脉道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脉道通利则气血运行顺畅,脉象正常;而气血的盈亏则直接影响脉象的形态和力度,如气血充足时脉象充盈,气血不足时脉象可能细弱。同时,肺主气,朝百脉,肺气的宣发肃降对气血的运行有调节作用;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气血才能充盈;肝藏血,主疏泄,调节血量和血流速度;肾藏精,为元气之根,对脉象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
2.脉象的要素
脉位:指脉搏跳动显现的部位和长度。如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不同部位的脉象变化可能反映不同脏腑的病变。正常脉象的脉位不浮不沉,中取即得。若脉位浮浅,轻取即得,为浮脉,常见于表证;若脉位深沉,重按始得,为沉脉,多主里证。
脉率:指脉搏跳动的频率。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一般为一息四至到五至,相当于每分钟60 90次。脉率过快,一息六至以上,为数脉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