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举开关为啥用NMOS管,不用PMOS管

自举开关对输入信号范围有限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OMS管和PMOS管的区别

  1. 首先,单从性能上讲,pmos的性能不及nmos。因为nmos的导电沟道中载流子是电子,而pmos导电是空穴,电子的迁移率是空穴迁移率的2.5倍左右,导致了电子的电流驱动能力和跨导高于空穴。这里多说一句,迁移率是单位电场内载流子的运动速度。
  2. 另外,对于给定的器件尺寸和偏置电流,nmos晶体管呈现出较高的输出阻抗,为放大器提供了更加理想的电流源和更高增益。所以人们更加倾向与采用NFETs而不是PFETs。
  3. 不是说pmos就一无是处了,在实际的CMOS工艺中,我们常常采用nwell工艺,在p-sub上形成很多相对灵活的局部衬底nwell作为pmos的衬底,所以,对于pmos来说,这种灵活性也经常被利用。
  4. PMOS的噪声性能优于NMOS。PMOS器件的1/f噪声无疑比NMOS晶体管的低,因为前者输运空穴是在“埋沟”中,也就是在距硅-氧化物界面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拉扎维P177)
  5. 除了PMOS本身的 Noise 比NMOS 小一點之外
    有些電路之所以會採用 P-type 而不用 N-type 有可能是因為
    用N-TYPE做 可能會受到 Ground Bounce的影響 如果改用 P-Type卻只會受到 Power IRDrop的影響
    相較之下 後者較佳. 因為在一般情況下 Ground的行為往往比POWER更加多變
<think>好的,我需要帮助用户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NMOS管和PMOS管,以及它们的应用场景。首先,我得回顾一下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看看里面有没有相关的信息。 根据引用[1],NMOS适合源极接地的情况,也就是低端驱动,而PMOS适合源极接VCC的高端驱动。这说明在选择的时候,首先要看电路中的位置,是放在电源侧还是地侧。引用[3]提到PMOS在控制电压时可以保持共地,这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更优,比如避免电压不匹配的问题。 然后,引用[4]比较了MOS管和继电器的区别,其中提到MOS的开关速度快,适合高频应用,而继电器适合常开常闭的场景。这可能意味着在高频开关电路中,NMOSPMOS更适合,而如果涉及交流电或者需要隔离,可能需要继电器,但用户的问题是关于MOS管的,所以这部分可能暂时不用。 接下来,我需要整理选择标准和应用场景。选择标准可能包括电压、电流需求、导通条件、功耗、成本等。应用场景比如低端驱动用NMOS,高端驱动用PMOS,或者需要快速开关的场合。 还要考虑体二极管的影响,引用[2]和[4]提到体二极管的存在,这可能影响反向电流的保护,所以在电路设计时要考虑是否需要利用或避免体二极管的影响。 另外,引用[3]指出PMOS在控制电压时可以保持共地,这可能在某些控制电路中更合适,比如当负载需要连接到电源正极时,使用PMOS可以方便地通过低电平控制。 总结下来,选择NMOSPMOS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 电路拓扑结构:低端驱动选NMOS,高端驱动选PMOS。 2. 导通条件:NMOS需要Vgs超过阈值,PMOS需要Vsg超过阈值,注意电压极性的不同。 3. 电压和电流参数:确保MOS管的额定电压和电流满足应用需求。 4. 开关速度:高频应用优先选择MOS管,尤其是NMOS通常开关速度更快。 5. 功耗:根据导通电阻Rds(on)选择,较低的Rds(on)能减少导通损耗。 6. 体二极管的影响:是否需要反向保护,或者是否需要避免体二极管导致的漏电流。 7. 成本:通常PMOSNMOS成本更高,因此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可能优先选择NMOS。 应用场景的例子可以举低端开关、电源管理、电机驱动等,具体说明NMOSPMOS各自的适用情况。 最后,生成相关的问题,比如如何计算导通电阻的影响,或者体二极管在电路中的作用等。</think>### 如何选择NMOS管与PMOS管 #### 一、选择标准 1. **电路拓扑需求** - **NMOS**:适用于低端驱动(源极接地)。例如:当负载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NMOS连接到电源时,NMOS的$V_{GS}$只需高于阈值电压即可导通[^1]。 - **PMOS**:适用于高端驱动(源极接电源)。例如:当负载一端接电源,另一端通过PMOS接地时,PMOS的$V_{SG}$需高于阈值电压[^1][^3]。 2. **导通条件与电压极性** - NMOS的导通条件为$V_{GS} > V_{th}$(栅极电压高于源极),适合正电压控制。 - PMOS的导通条件为$V_{SG} > |V_{th}|$(源极电压高于栅极),适合负电压或共地控制[^1]。 3. **电压与电流参数** - 选择额定电压$V_{DS}$(漏源极电压)高于电路最大电压的1.5倍以上。 - 额定电流$I_D$需覆盖负载最大电流,并考虑散热条件。 4. **导通电阻($R_{DS(on)}$)** - $R_{DS(on)}$越低,导通损耗越小。NMOS通常比PMOS的$R_{DS(on)}$更低,成本也更低[^4]。 5. **开关速度与频率** - NMOS开关速度通常更快,适合高频应用(如开关电源、PWM控制)。 - PMOS在高端驱动中可简化控制逻辑(如直接由MCU引脚控制)[^3]。 6. **体二极管的影响** - MOS管的体二极管可用于反向极性保护,但可能引入漏电流。需根据电路需求决定是否需额外并联二极管[^2]。 --- #### 二、应用场景对比 | **场景** | **NMOS适用性** | **PMOS适用性** | |-----------------------|---------------------------|---------------------------| | 低端开关(负载接地) | ✅ 直接由逻辑电平驱动 | ❌ 需负电压或电平转换 | | 高端开关(负载接电源) | ❌ 需电平转换或自举电路 | ✅ 直接由逻辑电平驱动 | | 高频开关(如DC-DC转换) | ✅ 低导通损耗,快速响应 | ❌ 高成本,导通损耗较高 | | 反向极性保护 | ✅ 利用体二极管单向导通 | ✅ 类似作用,但需注意方向 | | 电池供电设备 | ✅ 低功耗设计首选 | ⚠️ 仅在高端控制必需时使用 | --- #### 三、设计示例 **低端驱动电路(NMOS)** ```plaintext 电源+ --- [负载] --- Drain | NMOS(Source接地,栅极由MCU控制) ``` - 当MCU输出高电平时,$V_{GS} > V_{th}$,NMOS导通,负载通电[^1]。 **高端驱动电路(PMOS)** ```plaintext 电源+ --- PMOS(Source接电源,栅极由MCU控制) | [负载] --- GND ``` - 当MCU输出低电平时,$V_{SG} > |V_{th}|$,PMOS导通,负载通电。 --- #### 四、常见误区 1. **忽略体二极管的影响** - 在开关电源或感性负载中,体二极管可能引发反向电流,需额外并联快恢复二极管。 2. **电平匹配问题** - 使用PMOS高端驱动时,若电源电压高于MCU逻辑电平,需添加电平转换电路。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