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摘录——“干湿转折”

新疆气候“湿干转折”的信号和影响探讨(姚俊强,202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导致的水循环过程加剧,新疆气候有明显改变,引起了广泛关注[6-10]。21世纪初,施雅风院士等提出了西北干旱区气候“暖湿化”转型,其中干旱区西部(新疆)更加明显[11-12]。21世纪以来,新疆气候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气温出现跃变式升高且维持高温波动,降水量呈微弱的减少趋势[8],这势必对区域干湿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新疆的水资源和生态安全。

[1]Yang Qing,Li Mingxing,Zheng Ziyan,et al.Regional applicability of seven meteorological drought indices in China.Scientia Sinica Terrae,2017,47(3):337-353.[杨庆,李明星,郑子彦,等.7种气象干旱指数的中国区域适应性.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47(3):337-353.]

[2]Zhang Jing,Shen Yanjun.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in extreme drought in China during 1961-2015.Journal ofGeographical Sciences,2019,29(1):67-83.

[3]Zhang Jie,Sun Fubao,Liu Wenbin,et al.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drought evolution over the 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China.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9,29(6):863-876.

[4]He Bin,LüAifeng,Wu Jianjun,et al.Drought hazard assessment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in China.Journal ofGeographical Sciences,2011,21(2):235-249.

[5]Ma Zhuguo,Fu Congbin,Yang Qing,et al.Drying trend in northern China and its shift during 1951-2016.Chinese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2018,42(4):951-961.[马柱国,符淙斌,杨庆,等.关于我国北方干旱化及其转折性变化.大气科学,2018,42(4):951-961.]

[6]Jiang Fengqing,Zhu Cheng,Mu Guijin,et al.Recent magnification of flood and drought calamities in Xinjiang:Ananalysis of anthropogenetic effects.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2,57(1):57-66.[姜逢清,朱诚,穆桂金,等.当代新疆洪旱灾害扩大化: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地理学报,2002,57(1):57-66.]

[7]Sun Peng,Zhang Qiang,Bai Yungang,et al.Transitional behaviors of hydrometeorological droughts in Xinjiang usingthe Markov chain model.Geographical Research,2014,33(9):1647-1657.[孙鹏,张强,白云岗,等.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新疆水文气象干旱研究.地理研究,2014,33(9):1647-1657.]

[8]Yao Junqiang,Zhao Yong,Chen Yaning,et al.Multi-scale assessments of droughts:A case study in Xinjiang,China.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8,630:444-452.

[9]Yao Junqiang,Yong Zhao,Yu Xiaojing.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and impacts of drought in Xinjiang(NorthwestChina)during 1961-2015.PeerJ,2018,6:e4926.DOI:10.7717/peerj.4926.

[10]Zhang Qiang,Li Jianfeng,Singh V P,et al.SPI-based evaluation of drought events in Xinjiang,China.Nature Hazards,2012,64(1):481-492.

[11]Shi Yafeng,Shen Yongping,Hu Ruji.Preliminary study on signal,impact and foreground of climatic shift from warm-dry to warm-humid in Northwest China.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2002,24(3):219-226.[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冰川冻土,2002,24(3):219-226.]

[12]Shi Yafeng,Shen Yongping,Li Dongliang,et al.Discussion on the present climate change from warm-dry to warm-wetin Northwest China.Quaternary Sciences,2003,23(2):152-164.[施雅风,沈永平,李栋梁,等.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特征和趋势探讨.第四纪研究,2003,23(2):152-164.]

3.2新疆气候“湿干转折”事实与信号

3.2.1不同时间尺度干湿气候变化趋势

1961—2015年1~24个月时间尺度SPEI指数的变化趋势为-0.0122±0.0043/a(p<0.05),表明新疆气候有变干趋势,但变化的幅度较为微弱,并且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图4a)。

1997年发生了明显的暖湿化向干旱化的突变转型(图4b和图4c,通过了M-K突变检验,p<0.05),即从1961—1996年的暖湿化时期(变化趋势为0.0157±0.0066/a)转折为1997—2015年的干旱化时期(变化趋势为-0.0287±0.0068/a)。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有明显的“暖湿化”特征,表现为气温明显增高,降水量显著增多,干旱指数增加。

随着温度跃升,潜在蒸散发量加剧,而降水量增加趋势减缓甚至微弱减少,导致较明显的暖干化趋势,即发生了“湿干转折”现象。

空间分布上,以1997年为界,1961—1996年SPEI指数显示72.5%的站点有明显的增湿趋势,增湿区域主要分布在新疆西南部、天山山区和新疆北部地区,仅在塔城地区、新疆东南部等站点有微弱的变干趋势;而在1997—2015年SPEI指数监测到了70.5%的站点逐渐变干,主要分布在天山山区及南北坡、伊犁河谷、昆仑山北坡和新疆东部,但在新疆西北部的塔城、阿勒泰地区、南疆西部和帕米尔高原以增湿为主,反映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图5)。马柱国等[5]利用降水数据、自矫正的帕尔默干旱指数(sc_PDSI)及GRACE陆地水储量等多源资料,也得出新疆在21世纪以来有干旱化趋势的结论。

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特征和趋势探讨∗(施雅风,2003)

摘要

由于全球显著变暖和水循环加快,使得中国西北主要是新疆地区于1987年气候发生突然变化,随着温度上升,降水量、冰川消融量和径流量连续多年增加,内陆湖泊水位显著上升,洪水灾害也迅猛增加,同时,植被有所改善,沙尘暴日数锐减,从而改变了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70年代的变暖变干趋势。以降水量增加超过蒸发量增加所导致的径流量增长及湖泊水位上升作为气候向暖湿转型的主要标准,西北地区目前的气候变化可分为3个区域,即1)显著转型区;2)轻度转型区;3)未转型区。作者初步认为,西北气候向暖湿转型可能是世纪性的,预期西北东部在21世纪上半期也会向暖湿转变,但预测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1 前言

本文所说的西北气候向暖湿转型,是指承继前100年前后即小冰期结束以后气候波动变暖干的特征而提出的。据冰川、树木年轮和气候相关研究资料,19世纪小冰期至20世纪80年代,天山中段和祁连山东段分别升温1.3℃和1.0℃,而年降水量减少50~65mm和70~85mm[1]。1920~1978年,新疆北部降水低于近350年的平均水平达11.8%[2]。1928~1929年前后,在连续多年少雨背景下,西北出现极其严重的旱灾,死亡灾民200万~300万人,黄河于1922~1932年出现连续11年的枯水段[3]。在1950~1987年,西北53条河流出山口径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4]。上述及其它多种资料,使第一作者认为西北气候存在暖干化趋势,并预测这种趋势将延续至21世纪上半期[5]。但实际情况的变化出人意料,新疆学者首先报道了博斯腾湖水位自1987年开始转为迅速上升,艾比湖面积也迅速扩大[6]。气候和水文记录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降水和径流增加的情况,启发作者提出了西北气候自暖干向暖湿转型的假说[7]。由于这一问题对西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因而受到各方面的关注。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型的事实依据是否充分?转型现象是年代际的还是世纪性的?地域上是否有更大的发展可能性?为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联合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沙漠气象研究所、甘肃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和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局共10个单位于2002年9月在兰州举行研讨会,汇集了截止2002年夏季的最新记录,对近期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事实、特征、原因及未来趋势进行讨论,基本认同了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假说。本文在上述基础上撰写,是集体研究结果,文内有错误、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2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事实自1987年气候突然变化开始的西北气候转型,表现在下述8个方面。

(1)气温持续攀升。近50年的实测记录表明,中国西部气温以0.2℃/10a趋势上升,特别20世纪80~90年代升温迅速,90年代被公认为近1000年来最暖的10年[8]。以1987~2000年与1961~1986年相比,西北地区128个站的平均气温升高了0∙7℃。其中新疆北部富蕴偏高至1.7℃,变暖季节主要在冬季,但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山区的马兰冰芯资料则指示90年代的青藏高原西北部还存在一个降温区1)。

(2)降水量显著增加。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全球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增加。我国西北地区主要是西部和中部降水量显著增加。以1987~2000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与1961~1986年的平均值比较,新疆北部增加了22%,为36.0mm;新疆南部增加了33%,为17.4mm;河西走廊中、西部及青海部分地区增加10%~20%,四季中冬季增幅最大,其次是夏季。天山、祁连山和阿尔泰山等高山区降水量最多,是西北干旱区水塔所在,可惜高山降水记录稀少,但从出山口径流量增加的情况可认为上述山区是西北降水量增加最多的地区。

(3)冰川萎缩,冰川融水量持续增加。西北部各水系共有冰川22240条,面积27974km2,冰储量约计2814.81km3[9]。随着气候变暖冰川处于变薄后退过程中,估算1960~1995年冰川已减少1400km2,但融水一直在增长中。乌鲁木齐河1号冰川(图1)2)年均冰川融水径流深在1985~2001年为936.6mm/a,比1958~1985年的508.4mm/a增加了84.2%2)。

(4)河川径流量增加。在目前西北中高山区降水和气温资料稀少的情况下,河流出山口断面实测径流系列比较好地指示了山区气候环境的变化。在新疆26条主要河流中,源出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北部和喀喇昆仑山的18条河流的平均年径流量均有显著增加,1987~2000年平均年径流量较1956~1986年增幅5%~40%,以天山西段南坡河流增幅为最大。但源于西昆仑山中东段河流的同期平均年径流量则下降了1.6%~9.2%。这可能与前述青藏高原西北部存在一个降温区有关。1987~2000年新疆河流平均年总径流量较1956~1986年增加了62.1×108m3,即7%;甘肃河西走廊中西段源出祁连山的河流,如黑河、疏勒河和党河等,其同期径流量上升了6.34%~24%,而东段石羊河及其以东诸河的径流量则呈下降趋势。在青海境内,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源出东昆仑山的察汗乌苏河和格尔木河等的同期径流量增加了6.57%~26.1%,其余河流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黄河上游下降了16.75%,是下游黄河断流的重要原因之一1)。

(5)湖泊水位上升,面积扩大。天山中部的博斯腾湖自1955年有记录以来至1986年水位一直呈下降趋势(图2),面积也缩去13%,1987年水位转为连续上升,至2002年上升了4.5m,超过50年代最高水位1m,湖面积扩大到1000km2以上。考虑到近湖的焉耆盆地的大量灌溉用水和博斯腾湖年输水4.5×108m3补给孔雀河和塔里木河,可以确认湖泊的水量平衡和有关气候条件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即自1987年以来入湖的降水量、径流量显著超过了湖面蒸发量、径流输出量和灌溉用水量之和。该湖主要补给源的开都河在大山口站的年径流量由1986年的24.7×108m3增加至2000年的49.7×108m32),可以直接指示天山山区降水和冰川融水大幅度增加的特征。博斯腾湖的转变被作者首先确认为西北气候向暖湿转型的信号。 天山西段北麓的艾比湖,是一个宽浅湖泊,湖泊的面积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由于气候暖干和灌溉用水大增,湖泊的面积由1957年的1070km2缩至1987年的499km2。随后,入湖水量大增,至2002年6月,湖泊的面积扩展到1064km2,即恢复到1957年水平,如将农业用水量计入还原,可能会达到20世纪初湖泊面积1300km2的水平3)。 天山之北玛纳斯河尾闾的玛纳斯湖、天山之南塔里木河尾闾的罗布泊及台特马湖和祁连山之北黑河尾闾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的居延海,均因河流上中游截用了绝大部分入湖水流而分别于1962年(玛纳斯湖)、1972年(罗布泊)、1961年(西居延海)和1994年东居延海)干涸。近年来由于洪水流量增加,玛纳斯湖和台特马湖复苏;2002年7月,黑河上游发生了931m3/s的洪峰流量,再加上严禁沿途分水的行政措施,洪水在润湿了黑河下游干涸的河床后流入东居延海。天山西段的赛里木湖和祁连山区的哈拉湖,海拔较高,湖面蒸发较弱,故湖面积变化较小,而近年来也出现了水位上升、湖面积扩大的显著趋势。如NOAA卫星资料指出哈拉湖2001年的面积为630km,比1994年增加了40km2左右1)。 著名的青海湖则未进入气候转型区,截止2001年的记录,其水位仍处于下降状态,但2002年夏季出现了湖水位上升30cm的消息[10]。

(6)洪水灾害频繁。新疆洪水灾害受灾面积在20世纪50~70年代仅为4.28×104~5.22×104hm2,1987年突然上升为36.47×104hm2[11],反映了气候的突然变化。由高强度暴雨和持续高温天气冰雪消融所造成的大洪水可看作是气候上的极值事件。统计新疆年最大洪峰流量P≥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和P≤50年但P≥20年的大洪水,年代际出现的频率变化如图32)所示。1956~2000年的45年间发生大洪水56次,其中1987~2000年的14年间出现27次,占48%,而在总共28次的特大洪水中,1987~2000年发生21次,占75%2)。正如IPCC(2001)报告“观察到的气候变率与变化”一章中所指出的“若干区域总降水量增加,而其中大或极端降水事件的增加更为显著”[12],在新疆历次洪水灾害中以1996年最为严重,8条河流出现了第1位洪水的记录,5条河流出现了第2位洪水的记录[13],其直接经济损失占新疆经济总产值的7%。1999年,新疆24条河流出现了实测记录第1位大洪水,7条河流出现第2位洪水,叶尔羌河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冰川堵塞河谷而溃决的大洪水,卡群站洪峰流量达6070m3/s[14]。2002年,天山南麓的渭干河出现了超1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7月19~23日连续强降水和冰雪消融增强所形成的大洪水,毁坏了2座大型水库,其洪峰流量达3540m3/s,使拜城、沙雅、新和及库车4个县严重受灾3)。

(7)植被覆盖有增加迹象。利用NOAA/AVHAR卫星监测数据,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ifferencevegetativeindex,简称NDVI,)统计植被变化,显示出1981~2001年西北全区植被有56%地域处于退化状态,31%比较稳定,13%显著改善,主要改善地区为新疆西部、北部及南部和田附近,甘肃河西走廊及兰州附近,宁夏银川平原和陕北榆林附近1)。显然,降水量的增加和绿州所在地区人为因素对改善植被起了决定性作用。

(8)沙尘暴日数趋于减少。沙尘暴是指地面能见度小于1km的沙尘天气,而最低能见度≤200m、最大风速≥20m/s的沙尘天气为强沙尘暴,最低能见度≤50m、最大风速≥25m/s的沙尘天气则为特强沙尘暴。如图4所示,由1954~2001年逐年全国沙尘暴总日数变化可看出,20世纪60~70年代沙尘暴最多,80年代中期以后降至平均水平以下,1997年仅为平均水平的约1/3,以后又有所回升,回升地区主要在中国北方的东部,使首都北京感受到相当影响。强和特强沙尘暴频数在20世纪50,60,70和80年代分别为48,68,89和47次,而90年代则降为36次[15],沙尘暴日数减少的原因可能与前述降水量增加所导致的植被改善有关。据土壤风蚀率与植被覆盖度的实验关系,植被覆盖度大于60%时只有轻微风蚀或无风蚀,小于20%时才出现强风蚀[16],而大风日数的减少,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原因。统计新疆的有关资料,相对于20世纪60~70年代,80~90年代北疆的大风日数由14.3降为11.2,即减少了21.7%,平均最大风速由16.90m/s降为14.11m/s,即减少了16.5%。统计新疆各地不同年代沙尘暴的出现日数和大风日数,都是正比例关系,90年代比60~80年代均急剧减少[13]。大风主要由于冬、春季节北方强冷空气入侵所致。大风的减少可能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中,北方高纬度升温大于中低纬度升温,从而降低了气压梯度有关。但随着天气形势的变化,可能有较大的波动,如90年代虽然沙尘暴日数减少,但1993年5月5日出现了甘肃金昌的特强沙尘暴事件,导致了很大损失。

3 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标准、当前分布地区和可能原因

3.1 转型标准拟订

上述气温、降水、冰川融水、河川径流、湖泊、洪水、植被和沙尘暴等8个方面的变化指示了1987年气候转型的重大事实。在当前全球显著变暖(ΔT)的大背景下,水循环加快,降水量(ΔP)和蒸发量(ΔE)均在增加的过程中,P与E平衡的结果,可能会出现如下两种趋势,即第1种情况

ΔP/ΔT<ΔE/ΔT(1)

 

降水量(ΔP)的增加小于蒸发量(ΔE)的增加,气候趋于暖干。如西北和华北小冰期结束至20世纪波动性的气候变暖变干。西北东部和华北暖干趋势一直延续至今。

第2种情况

ΔP/ΔT>ΔE/ΔT(2)

降水量(ΔP)的增加超过了蒸发量(ΔE)的增加,气候趋于暖湿。这种情况出现于1987年以来的西北西、中部地区。上述两式均是理论概念,原因是实际蒸发量包括植物蒸散发量的资料不易取得。但降水超过蒸发平衡结果流域内水储存量(Δs)增加如式

R=P-E±Δs(3)

即径流量和冰川融水量均增加,内陆湖泊水位上升,湖面积扩大,进一步水热平衡变化导致了植被改善或沙漠缩小等事实。这样的事实如在一个时期(如10a以上)稳定出现,我们即称之为向暖湿转型。这样的转型可以是年代际的,即历时数十年后又可能转回暖干,也可以发展为世纪级的,即历时百年以上。经过一段时间演变,地域范围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

3.2 转型范围和程度分类当前,西北气候从暖干向暖湿转型可划分为3类,如图5所示。

显著转型区。即显著具备前述8条事实的地区。该区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天山及其两侧地带、塔里木盆地西侧,叶尔羌河下游,祁连山及其北侧中西段地区,以及柴达木盆地东南侧格尔木河和察汗乌苏河地区。其西边界实际上应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但限于掌握资料不多,暂时不能确定其分布范围。

轻度转型区。降水量有少量增加,但不足以形成地面径流,植被有局部改善或未得改善和沙尘暴日数有相当减少的地区,主要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新疆东部和甘肃、青海边缘戈壁荒漠地区,以及柴达木盆地内部。由于原有的极端干旱性质,其地表实际蒸发水汽很少,从而限制了降水在将来不大可能大幅度增加。此外,甘肃和青海局部地区也不稳定地列入本区,将来可能会有变化。(3)未转型区。即甘肃中东部地区、宁夏、陕西和青海东部地区,为季风降水所及的半干旱区,20世纪90年代仍处于干旱的低降水期,将来可能会有变化。3.3 气候转型的可能原因推测气候转型的原因有以下两点:(1)空中水汽含量的增加和有利的天气形势。空中水汽的增减是降水量变化的重要条件。利用美国NCEP/NCAR公布的1958~2000年再分析格点资料,以乌鲁木齐、银川和西安3地实测资料检验,得知60年代和70年代西北大部分地区水汽呈减少趋势,80年代水汽显著增加,90年代进一步增加,特别是西北西部最为明显(图6)1),许多地点90年代水汽增加值达0.08~1.6mm。水汽输送主要来自南面的印度洋,部分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西、北方向1)。1987年水汽突然增大,以1987~1999年和1961~1986年两个时段气压500hPa的高度场与风场相比,都表明后阶段有利于南风增强,水汽向北输送,西风虽偏弱,但输送水汽也在增强,更有利于以新疆为主地区降水的增多。 (2)全球显著变暖驱动水循环过程加快。西北西、中部气候向暖湿的转型,不是孤立的现象,而可能是20世纪80~90年代全球显著变暖驱动水循环加快、降水增加的部分表现。远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于1984年最为干旱,其植被指数最低,沙漠扩展至9980000km2,1985年后转向湿润,1997年降雨量低于200mm/a的沙漠面减少为8930000km2,即减少了12%[17],这可作为与中国西北部向湿润变化的遥相关。印度洋表面海温原本较同纬度太平洋和大西洋为高,在20世纪90年代近1000年以来最暖的10年中,以1998年温度最高,尤其是热带印度洋水温比正常年高出3~5℃,导致珊瑚大量死亡[18],此时其蒸发水汽必然极其旺盛,从阿拉伯海向中国西北部输送的水汽增加是其必然结果。L.Bengtsson曾估算温室气体加倍所导致的升温,将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15%,大洋向陆地水汽输送量增加11%,陆地蒸发量增加5%,陆地降水量增加8.5%,回流海洋的径流量将增加10.3%[19]。据上所述,可以认为西北西、中部降水量的增加应是全球显著变暖驱动水循环加剧的部分结果。4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前景预估讨论西北气候转型假说一经提出,自然会出现不同的看法和怀疑,关键问题在于未来发展是年代际的还是世纪性的,是局限于西北西、中部还是可能发展到整个西北地区以至延伸到华北地区。未来预测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如上所述,作者初步认为,1987年以来西北西、中部气候的变暖变湿是与全球显著变暖、水循环加剧所导致的降水量增加相联系的。IPCC(2001)综合了国际上20多个全球气候模式估测所做的最新评估报告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增加,将使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上升1.4~5.8℃[12]。但水循环加快、降水量变化和温度升高是非线性的,而增加的降水量降于何地则受天气形势影响很大,故难以做出正确的先期预测。如图61)所示,西北东部空中水汽含量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都处于上升过程,但由于天气形势的差别,致使西北东部主旱、西部主湿,呈反位相变化。

4.1 气候模式预测2050年前的变化在已知国内现有气候模式中,高学杰等应用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了在CO2倍增条件下,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增加2.5℃,西北区更高达到2.7℃;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增加12%,其中西北地区增加25%1)。图71)表示他们所模拟的西北区气温和降水量增加的地理分布。

如CO2倍增、降水量增加能达到图7a所示的百分率,则届时西北全区都将转型为暖湿。但高学杰等申明,由于气候模式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其预测结果虽然是定量的,但更加具有定性的特点。实际气候变化由上述温室气体增加的人为因素和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因素组成。自然因素也很复杂,这里只提出以太阳黑子周期长度(SCL)为代表的太阳活动变化。预期未来10~20年,黑子周期较长,可能比20世纪90年代降温,但未来250年太阳活动较强,有利于气候温暖湿润[20]。赵宗慈等综合人为因素(既考虑CO2增温效应,也考虑气溶胶效应,综合了7个全球模式)并结合自然因素变化,预测到2050年西北地区可能变暖2∙0℃,降水将增加19%,其中甘肃最多,为23%,内蒙古最少,为14%,年径流量也呈增加趋势,增幅约为几个百分点至十几个百分点。上述预测的原作者申明,气候模式预测温度可靠性较高,而对降水预测则效果较差,结合自然变化,随地区而不同,有略变湿或略变干或干湿交替出现的可能性[21]。4.2 古气候相似研究反映西北气候曾多次向暖湿转型西北古气候研究资料表明,历史上延续数百年至千年以上的暖期均是气候比较湿润时期,相反,冷期对应于干旱时期。以2.2~1.8kaB.P.的暖湿时期为例,据西昆仑山古里雅冰芯记录,0~270年是2000年以来温度最高的时期,平均温度高出20世纪0.47℃,而在3世纪比现今高1.3℃[22]。此时罗布泊附近楼兰曾种植石榴,由此可推测当时气温比今高2℃[23]。降水和径流显然也比现代丰富。再如,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即7.2~6kaB.P.前后,西北和华北温度比现代高3℃左右,降水量也有大幅度增加,如青海湖区降水高于现代70%~80%,内陆湖区均呈现高湖面,湖水淡化,沙漠面积缩小,当时正值新石器文化发展时期,农业有很大发展[24]。又如,40~30kaB.P.的暖湿气候位于末次盛冰期前的间冰阶,古里雅冰芯记录显示温度高出现代4℃[25],据汗腾格里沙漠西侧雅布赖山孢粉资料推算,当时温度比现代高2~3℃,降水多250~350mm[26]。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应达到100~300mm,而现代只有50mm[27]。新疆的玛纳斯河、艾丁湖、罗布泊,内蒙古的古居延海、白碱湖,柴达木的察尔汗盐湖均为淡水大湖,其成因可能与当时中、低纬度岁差周期高辐射阶段所导致的大洋表面温度升高,蒸发加强,丰沛水汽经季风和西风输送到西北地区,从而导致降水大幅度增加有关。从以上资料作者判断,西北气候向暖湿转型可能是世纪性的,将长期存在,并可能在21世纪上半期覆盖整个西北以至华北地区,但西北深处亚洲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水汽源的地理位置和经长期演变所形成的沙漠和戈壁广布的极端干旱下垫面,严格限制了为空中补充本地水汽,从而将降低降水增加率,再加上较长时间过度的地下水开发、植被破坏、土壤水分减少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也增加了气候转型的困难程度,故西北气候转型有其局限性,不宜过分夸大其作用。上述预测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 23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___Y1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