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水位文献摘录

第3章  地下水位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稀少,地表水资源不足,地下水成为农业、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地下水位与地下水资源量在时空上的变化密切相关,地下水位的升降反映了地下水补给与排泄的对应关系。昌吉州内拥有多个大型灌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尤为突出。地下水位时空动态变化及主要驱动因素分析是确定地下水位控制指标和水位预警的基础工作。 

3.1  时间尺度地下水位动态特征 本文中收集了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地下水埋深月数据,2000年有103眼监测井,期间部分监测井坍塌或停止使用,2012年增加了23眼监测井,故2020年可利用长系列监测井数量为126眼(见图3-1)。以及2000~2020年地下水开采量、地表引水量及河道径流量,以上数据均由昌吉州水资源中心进行提供。

针对研究需要,本文获取了2000、2010及2020年共3期遥感影像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以Landsat-TM/ETM和Landsat8为影像数据源,分辨率为30 m。

3.1.1  地下水位年内动态分析

地下水位动态受水文气象、人工灌溉和开采地下水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同区域,影响地下水位的主导因素不同,尤其是在年内会呈现不同的动态特征。本次分别按照山前砾质平原、细土平原区、沙漠区做以分析,分别选取4眼、4眼、2眼地下水监测数据,绘制2019~2020年内地下水位变化曲线,并以此阐明变化特点。 

3.1.1.1  砾质平原区

年内地下水动态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径流—开采型、径流型和水文—开采型,主要以径流—开采型为主。典型监测井年内月平均地下水位变化见图3-2。 (1)径流—开采型:呼图壁县联丰村四片区监测井(图3-2 (a))位于冲洪积扇缘中上部,含水层埋藏较大,含水层介质主要由卵砾石、砂砾石组成。距离出山口较远。1~4月为枯水期,水文因素对地下水位变化影响较微弱;同时,1~4月为非灌溉期,不受人为开采干扰,地下水位变化主要受地下径流强度影响,该处补给强度大于排泄强度,故地下水位上升。4月后开始灌溉,开采地下水,使得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在4~8月水位降幅3.5 m左右,8月结束灌溉,停止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开始回升,8~12月内水位回升约1.2 m。同样位于冲积扇缘的吉木萨尔县黄蒿湾9队监测井(图3-2(b)),由于地下水上游补给较少,1~4月地下水位基本稳定,4月份农业灌溉开采地下水后,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年内变幅在4 m左右。 (2)水文—开采型:位于阜康市水磨沟河出山口处的水磨沟乡老场部井(图3-2 (c)),距离灌区较远,地下水位主要受河水位变化影响,4月后河道径流增大,地下水补给增加,使得地下水位开始上升。但在6~7月地下水位又呈现下降趋势,可能由于水磨沟乡北部灌区地下水开采强度较大,地下水由此向北径流排泄大于降水与冰川融水补给,使得地下水位有所下降,之后下游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地下水位随之升高,年内变幅在3.35~7.83 m。而其中2020年7月较2019年7月相比地下水位仍在下降的原因可能是2020年河道径流量远低于多年平均径流量。 (3)径流(补给)型:奇台县中葛根村18组井(图3-2 (d))位于昌吉州东部奇台县南部冲洪积扇处,周围耕地较多,主要采用地表水灌溉。其地下水主要受到地下水径流强度影响,随水力坡度,水位变化平缓,起伏不大。但因该地区含水层埋藏较大,地下水垂向补给与排泄微弱,主要接受上游侧向径流补给,并向下侧向径流排泄。地下水位仅受自然因素影响,地下水位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地下水位动态为径流型。

3.1.1.2  细土平原区 昌吉州细土平原区所选取的4眼监测井年内地下水变化表现出两种动态特征,大多数表现为开采型,极少数呈现入渗—开采型。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位年内变化动态显著。 (1)开采型:昌吉市大西渠村四片区井(图3-3 (a))、呼图壁县河庄三队井(图3-3(b))和吉木萨尔县中沟村井(图3-3 (c))主要分布在拥有大规模灌溉农业区域,由于大力度的农业灌溉,高强度的地下水开采,地下水位在3~8月呈现下降趋势,8月地下水埋深达到最大值,与径流—开采型相比,径流型补给作用相对较弱,水位降幅大,灌溉期间水位降幅可达7.51~27.88 m。8月之后,多数地区停止农业灌溉,地下水位开始回升,地下水位动态曲线多呈现单谷型。而呼图壁县河庄三队井在10月地下水位上升速度变小或回降,经实地调查确认当地有进行冬小麦灌溉行为,说明农业灌溉可使地下水位快速降低。 

(2)入渗—开采型:阜康市三屯乡草原水库井(图3-3 (d))由于距离水库较近,地下水埋深较浅,同时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开采影响。2月气温上升融雪补给使得地下水位开始上升,2~6月地下水位可以基本维持平稳,至7月地表水不足维持当地的农业灌溉活动,对地下水进行开采,因此地下水位开始下降。

3.1.1.3  沙漠区 昌吉州沙漠区内监测井较少,现选择数据较好的两眼监测井,其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类型有径流型、径流—蒸发型,典型监测井年内月平均地下水埋深变化见图3-4。 (1)径流型:奇台县旱沟村井(图3-4 (a))位于奇台县北部荒漠公路附近,该区域地下水主要接受地下水上游径流补给,并向下游径流排泄,周围无农业活动,所以没有垂向排泄,且径流排泄力度大于上游径流补给,地下水位动态呈现下降趋势。 (2)径流—蒸发型:北部省道240旁井(图3-4 (b))位于奇台县北部,地下水埋深较浅,地下水主要向下游排泄,低水位期出现在气温较高的7月份,周围不存在抽水活动,可将水位下降原因判断为蒸发,年内地下水位动态为径流—蒸发型。 

3.1.2  地下水位年际动态分析 在砾质平原区、细土平原区和沙漠区内分别选择6眼、4眼和2眼具有代表性的监测井来分析昌吉州地下水位多年变化趋势。选择典型监测井时考虑了监测井位置,并兼顾数据的连续性。 3.1.2.1  砾质平原区 昌吉州山前砾质平原区内地下水埋深普遍较大(图3-5)。仅阜康市水磨沟老场部井(图3-5 (d))位于水磨沟河出山口处,地下水埋深近20年动态变化相对较小,其余5眼监测井地下水位降幅均大于15 m。呼图壁县大丰镇红柳塘四队(图3-5 (c))地下水位下降最大,近20年共下降29.29 m,平均年下降速率1.46 m/a;位于玛纳斯县平原林场(图3-5 (a))和凉州户镇黑梁湾三队(图3-5 (b))的地下水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2015年后地下水位有明显上升趋势,但2020年地下水位有大幅下降趋势,黑梁湾三队1年降幅高达15.08 m。而阜康市天山岔路口东湾养路监测井(图3-5 (e))2014年前地下水位为严重下降趋势(下降速率1.23 m/a),2015~2016年由于降水量升高,地下水受四工河径流影响,水位呈现短暂上升。吉木萨尔县三台镇医院监测井(图3-5 (f))位于冲洪积扇缘下游,2000~2005年地下水位略微上升,至2014年地下水位下降16.50 m,2015~2017年地下水位上升,2018年后,地下水位再次快速下降。 

3.1.2.2  细土平原区 由图3-6可知,2000~2020年昌吉州细土平原区相对山前砾质平原区地下水埋深普遍较浅。玛纳斯兰州湾夹河子四队监测井(图3-6 (a))位于玛纳斯河东岸,西邻夹河子水库,地下水埋深较小,其地下水埋深年际动态变化与玛纳斯河道来水情况密切相关,且因该区域地表水资源充足,农业活动对地下水的依赖程度远低于其它地区,地下水位下降不明显,近20年共下降4.46 m,地下水位年均下降速率0.22 m/a。阜康市阜北农场(图3-6 (b))地下水位在2000~2005年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2006~2015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共下降6.84 m,2015年地下水位回升。木垒县雀仁一队监测井(图3-6 (c))和奇台县坎尔孜乡东1村监测井(图3-6 (d))呈现持续下降,近20年分别下降19.76 m,26.35 m,年平均下降速率分别为0.99 m/a,1.32 m/a。

3.1.2.3  沙漠区 沙漠区内监测井安装时间较短,现选取两眼位于吉木萨尔县北部准东地区的监测井,绘制2011~2020年地下水埋深变化图(图3-7)。 由分析可知,沙漠区地下水位变幅较小,例如准东地区100监测井(图3-7 (a))附近无任何地下水人工开采活动,近10年地下水位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其水位变幅不超过0.2 m;而准东地区101监测井(图3-7 (b))周围距离石油公司较近,具有少量地下水开采活动用于生产生活,近10年呈现持续下降状态,共下降0.72 m。 

3.1.3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特征 通过上文分别对于砾质平原区、细土平原区和沙漠区的地下水位年内和年际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砾质平原区地下水埋深普遍大于细土平原区地下水埋深,由于砾质平原区内含水介质颗粒较大,地下水位恢复能力较强,砾质平原区地下水位较细土平原区地下水位的年内变化较小。且砾质平原区地下水开采力度小于细土平原区,地下水位年际下降幅度小于细土平原区的年际下降幅度。沙漠区较少或不存在人类活动,地下水位在年际和年内变幅中比较稳定,变幅一般小于0.2 m,属于自然波动。 

3.2  空间尺度地下水位分布规律 3.2.1  地下水位空间分布特征 基于昌吉州平原区126眼长系列地下水监测井,选取2000、2010、2020年12月数据绘制地下水位空间分布图,见图3-8。2020年(图3-8(c))地下水位等值线来看,在水位线间隔10 m的情况下东南部等值线较为密集,水力梯度大,水位较高,基本都在750 m以上。由此向西北方向,地势变为平坦,水位由南向北逐渐变低。 2000~2020年地下水位下降明显,一般下降3.60~27.28 m;将2000、2010、2020年地下水位等值线进行对比,未发现地下水流场发生明显变化,即在地下水高水位期未形成降落漏斗。根据新疆地质环境监测院2019年9月低水位期地下水统测资料,在玛纳斯北部夹河子水库附近出现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域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细颗粒的粉土细沙,富水性较差。所以地下水漏斗在地下水低水位期出现,高水位期恢复正常。

3.2.2  地下水位(埋深)空间变化趋势 利用昌吉州平原区内126组长系列监测数据,绘制2000、2010、2020年末地下水埋深分区图(见图3-9)。从图3-9中可以看出,平原区地下水埋深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南部倾斜平原区埋深大,北部细土平原区埋深小;西部在溢出带以北靠近荒漠地区地下水埋深又逐渐变深,东部县市的东南部地下水埋深大于西北部;2020年地下水埋深明显比2000年和2010年增大,具有地下水深埋区面积明显变大、浅埋区面积明显减小的特征。并将地下水埋深面积变化进行统计(表3-1)。 由分析可知,2000~2020年昌吉州平原区地下水位总体表现为持续下降状态。西部地下水埋深Z≤10 m的面积从2000年的2378.93 km2,减少至327.19 km2,减少比例86.25%;地下水埋深10<Z≤50 m内的面积从2000年的3377.64 km2,增加至4946.95 km2,增加比例为46.46%;地下水埋深大于50m的面积增加了59.46%。东部变化相对较少,地下水埋深Z≤10的面积从2890.26 km2减少至1471.73 km2,减少比例为49.08%;而地下水埋深10<Z≤50 m的面积基本维持不变;2000年东部地区地下水埋深均不超过50 m,至2020年埋深大于50 m的面积已增长至1470.44 km2。

  • 16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___Y1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