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沃野烽火照兴亡

第四章 沃野烽火照兴亡
位于乌梁素海西北岸的沃野镇,是北魏政权为了防止在漠北兴起的另一个强大游牧民族-柔然而在阴山北设置的六个军事重镇中最西部的一个军镇。由于柔然族不断南下,虏掠北魏阴山南北包括五原等地的边民与牲畜,这样不仅对北魏的政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对南北包括乌梁素海地区也是旦夕患失,因为乌梁素海地区当时树木参天,多禽兽,是游牧民族都十分喜欢的天然猎场。无论从战略的角度,还是经济的角度,北魏立国后的前几位皇帝,都把目光投向这里。
他们或狩猎,或巡视,或亲率太军征讨,多达几十次,其中战略的反攻就达十七次。沃野镇在六镇之中,首扼西北要冲,其位置尤为重要。
从沃野镇的军事配置来看,屡置大将统兵戍守,同时,后勤保障与民事财政都由他一肩挑,这个重要的职务,一般都皇亲重臣担任。都大将下有都将、大将、将、监军、长史、司马、参军、戍卫,有戍主、戍副。而镇内的居民则大多数来自归顺后,被他们安置的杂族或从内地谪戍来的刑徒罪犯。由于,镇内贫富不均,两极分化日趋严重,沦为奴隶的镇户能种的耕地大都被戍主镇将掠夺,加之当时沃野镇连年遭灾,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终于被激化。公元523年,位于沃野镇东部的怀荒镇的镇将于景被愤怒的镇兵斩杀,首先点燃了六镇起义的烈火。同年三月,沃野镇西部的高阙戍主被匈奴人破六韩拨陵率领的义军所杀,接着义军又攻下了沃野镇,并在沃野镇推举破六韩拨陵为“元真王”。“元真王”,破六韩拨陵率义军众将领在沃野立足后,立即向其它诸镇发出了推翻北魏政权的号召。响应起义号召的,首先是高平镇的高车族与其它少数民族,它们聚群起义,攻陷北魏军队据守的一些戍镇,于是起义的烽火迅速燃遍了北部边镇。
面临义军节节的胜利,破六韩拨陵派遣所部卫可孤部围攻武川镇的同时,又将兵锋指向怀朔镇。怀朔镇将杨钧固守了一年之后,还是被义军所攻陷。此时,破六韩拨陵的义军将北部的六镇全部占领,并击溃了广阳王元渊等数万大军的围阻。为了挽救即将覆灭的北魏王朝,它们不得不向自己的劲敌柔然族的首领阿那瓌求救。公元525年春天,阿那瓌亲率十万柔然铁骑恶恨恨地向破六韩拨陵义军的根据地扑来。此时,被起义大军围困在五原的广阳王渊秘密派了一名奸细,潜到义军,进行挑唆,致使义军的一些首领率众脱离了义军。在敌人内外勾结,联动合围下,义军的势力受到了严重的挫折。破六韩拨陵为了避其锋芒,不得不率领余部二十万众,向晋陕北一带进行战略性的转移。
义军在向南转移过程中,由于北魏的广阳王元渊与柔然族组成的联军合围聚歼,它们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逐步被分化瓦解。破六韩拨陵,在这风雨飘摇的年代,这位生活在乌梁素海地区的匈奴族牧马人,在乱军中被杀害了。为时两年多的由破六韩拨陵发动的北魏六镇起义,虽然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了,但是其它地方起义的火种已迅速蔓延,并形成燎原之势。
在数支起义队伍中,有一支由高欢所率领的义军最为著名。
高欢,年轻时,生活在与沃野镇一川之遥的怀朔镇,他是一位鲜卑化的汉人,其祖因犯罪被谪居到这里充当兵户。由于他与镇内的一些鲜卑贵族有联姻关系,不久被任命为下级军官。特别是他改任“函使”的六年中,专门负责传递怀朔镇与北魏都城-洛阳的信札公文,结识了许多英雄豪杰。这些特殊的人生经历,促使他形成了远大的政治抱负。特别是破六韩拨陵组织发动的六镇起义失败后,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他由一名义军的小首领,投靠了手握重兵,权倾北魏朝野的契胡酋长尔朱荣,并担任了尔朱荣的警卫队长。不久,他又利用自己与义军旧部的特殊关系,把那些来自沃野镇、怀朔镇起义失败后的流民、零散队伍,重新组织起来,很快形成了他的强大势力。高欢在不断扩大自己势力的同时,先后击败了当时最强大的尔朱氏集团,并取代了尔朱氏在北魏政权中的政治地位。就这样,北魏政权,在沃野镇起义的燎原烈火中灭亡了,而取代它的是高氏的北齐政权。

第五章 马蹄声震大同川
在乌梁素海东侧,乌拉山北麓由西向东有一道百里长川史称大同川。
“大同川”,最早见于隋代的史籍,之后一直被延用。由于大同川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它东临北魏重镇怀朔镇,及辽代史籍中的夹山,南临石门障通道,是北方草原通向中原及关中的咽喉要地。所以,无论是来自草原的民族,还是来自中原民族,都把这条长川当作相互争夺的生命线。匈奴占据九原等地区后,经常骚扰边境,威胁秦王朝的安全,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到北方攻打匈奴。经过一系列战斗,首先夺取了今鄂尔多斯和河套一带黄河南岸地区,在第二年又占领黄河北岸、阴山以地地区,建立34座县城,设置九原郡统领。九原郡治就设在赵九原县城。后来,蒙恬又攻取高阙、狼山、北假等地区(今河套以北,大青山以西的乌梁素海地区及周边地区,包括今明安川、大佘太、苏独仑等地)。匈奴头曼单于在秦朝大军的压力下,向北退却7百里。据《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开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阴山,逶蛇而北。”《史记•蒙恬列传》载,蒙恬“又渡河,据阳山,北假中。”这里的“河”即指黄河,“阳山”就是黄河北岸的乌拉山。公元前110年(元封元年),汉武帝为了对匈奴进行全面反击,就亲率十八万大军沿秦直道,穿过石门障,沿长川抵朔方临北河。自从汉武帝亲自巡视北方边境以后,不断加强了对朔方地区的防务,首先增修沿边长城和城障,先后派遣拔胡将军郭昌,促野侯赵破奴屯驻朔方等地防御匈奴,并命光禄勋徐自为筑五原塞外列城。从光禄塞开始,向西北一直修到庐朐。《汉书•武帝纪》载:太初三年,(前102年),“遣光禄勋徐自为筑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庐朐。“游击将军说将兵屯之。”《史记正义》说:“五原郡稒阳县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河城,又西北得宿虏城。按:即筑城障列亭庐朐也。”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田官,命边塞士兵60万人屯田戍边。天汉元年(前100年),又遣发谪戍屯五原,屯田戎边,都由官家供给牛犁谷种。在朔方等地开凿渠道,引水灌溉,修渠者达数万人。据史书记载,从五原到朔方,再西至令居一带,农田毗连,水渠交错,田禾丰登。这种繁荣的景象,一直延用到了东汉末年。到了鲜卑族拓跋部大人,力微即位后,遭到了西部大人的袭击,部众离散后,被迫依附了割据这条长川的没鹿回部大人窦宾。窦宾是没鹿回部的名门望族,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即唐高祖李渊的妃子就是来自长川的窦氏家族。力微在长川依附了窦宾没鹿回部后,经过几代人卧薪尝胆,生聚养息,为后来建立北魏王朝,奠定了军事、政治、经济基础。北魏鲜卑族统一了北方取得了政权后,一刻也有忘记,长川对于巩固北魏王朝的战略地位是何等的重要。据《北史•北魏孝文帝卷3》载:公元494年,孝文帝亲临沃野等镇,诏六镇长城御夷城人,年老孤贫,废疾者,赐粟肴罪名有差。
北魏末期,出身武川豪族隋炀帝的祖父杨忠,唐太宗的祖父李虎也曾多次亲临长川。所以隋炀政权建立后,首先想到的利用“长川”,这条天然的险隘来阻止突厥人南下。在隋炀帝在五年(公元605年),在长川西部的乌梁素海地置“大同城”之后,史籍中的“大同川”取代了“长川”的称谓。对于隋朝的防御措施,从突厥沙钵略可汗开始,就以武力不断侵扰的手段,进行报复。对于突厥人的侵扰,国力日盛的隋王朝奋起反击。隋唐著名将领杨素,从云中率大军出发,沿黄北举西行在北河(乌梁素海地区)大败突厥阿吻思力俟斤等部。
李唐王朝建立后,进一步加强了这一地区的军事防务。公元629年冬天(贞观三年),唐太宗命著名战略家李靖为行军总管率十万大军兵分六路,对突厥进行全面反攻,其中一路就是由李道宗张宝相率领,从大同川的大同城出发,北上围歼突厥人的驱赶,走突厥人之后,为了这一地区的长治久安,在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大同城的西侧筑天德军城。唐景龙二年(公元708年)以天德军城为中心,又筑三受降城。天德军城的建立,成为唐王朝在西北部的军事防务中心。
鉴于天德军城的战略地位与驻守这里朔方军的声威,一些少数民族部落的首领纷纷要求归附。在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836年),关内道北部吐谷浑部三千余帐,向北迁至乌梁素海一带。据《册府元龟》卷九七七,外臣部,降服条记:“唐开成元年三月,天德军奏:“升遇三军部落三千余帐来投。”之后的第五年,又得到奏报:“回鹘乌介可汗兄弟率众来到天德军城请降。”远在敦煌戍守的名将张仪潮发现吐番人有叛变的迹向,曾差人疾马星驰天德军城,搬兵援救。总之,在这条百里长川上,几千年来,从未停止过马蹄声碎,胡笳声咽。
第六章 天德军城今何在?
有关在乌梁素海沦为泽国的唐代天德军古城,在其历史上,也曾有过几次大的搬迁。但是,自朔方大总管,韩国公张仁愿,又筑新城以来,一直延续到辽代。特别是安思顺,郭子仪等将领,领天德军后,使它成为朔方军这支具有四十多万常驻军队,以中城、东城、振式军、为右翼,西城,丰州,定远军为右臂,南控党项,北镇漠北诸郡的咽喉要塞。
天德军城的战略地位如此重要,所以,历任天德军都防御使不仅兼领朔方其它重要军职,同时必须由著名将领担任如李光弼,李景略,郭子子仪等。天德军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南临乌拉山,西望千里河套,北依查斯太山脉,东控为历代兵家必争的大同川。早在隋末唐兴时期,唐王朝为了彻底合围隋军的残部,曾向雄居在这里“控弦百万”的突厥人借兵灭隋,为此,他们每年都向突厥人赠送大量的金银粮帛。但是,这些俯视阴山的突厥人贪欲愈来愈大,仿佛象条填不满的大口袋。
突厥人的种种无情要求,与填不满的胃口,引起了唐朝朝野不满。恰好,当时他们常以小股散兵,不断骚扰边镇诸城,这件事引起了唐太宗的强烈不满,并决定对突厥人的消积防御,转为战略反攻以示天威。
公元629年冬天(贞观三年)以唐朝名将李靖为行军总管,分六路计十万大军向突厥人发起了战略反攻;其中,大同道行副总管张宝相一部,已从大同道(乌梁素海地区)挥师北上,而六路大军的统帅—李靖也从杀虎口直逼突厥人盘据的晋阳岭。面对来势凶猛的唐军,突厥颉利可汗惊恐万分,一边退守到碛口,(蒙古人民共和国南戈壁省,南部地区)一边遣使臣飞驰长安,表示臣服。此时,十万唐军在李靖的指挥下,以破竹之势横扫盘据在碛口一带的残敌,并生摛了颉利可汗,共俘虏了二十余万众,分别将他们安置在边境的广大地区,并命其“顺其土俗”。东突厥灭亡后,一些曾依附过它们的如回纥等部落,纷纷尊唐太宗的“天可汗”。
这时,大部突厥虽然被平息了,但还有一些地区,经常发生一些小股的骚扰边境的叛乱事件,为了保卫大唐北部边疆,公元707年(神龙三年)唐太宗命张仁愿为朔方大总管以防突厥。于是,张仁愿在以无德军为中心的千里边境线上,修了三座受降城,并在阴山,置烽候一百八十所。当时,天德军曾置附于中受降城,后来在唐天宝十二年至十四年(753-755)又迁到乌梁素海北区,并居七军府之中,成为“左右勾要……”,的军事要塞。天德军城自迁至乌梁素海地区之后,以其重要的历史地理位置,目睹了发生在这个地区几百年的和平的景象,与战争风云,并历证了初唐的中兴与时期的衰落。唐朝灭亡之后,天德军城的使命并没有终结,而被后唐的大将宋瑶所占据。
那么宋瑶占据天德军城后,又是一种什么情景呢?据《辽史•太祖记》神册五年载(九月)皇太子率迭刺部夷离葛汗里珍等略地云内天德。秋十月辛末,攻天德,癸西,节度使隆,赐弓失,马旗鼓,更其军日应天。甲戊,班师。宋瑶复叛,丙子,拔其城摛宋瑶,俘其家属,徙其民于阴山南。
那么,一直在乌梁素海地区的天德军城几百年后,又被辽军因被宋瑶复叛事件迁到了什么地区呢?不妨,我们再看一段有关天德军城迁往走向的文字记载。《辽史•地理志五》天德军条载:太祖平党项,遂破天德,尽掠吏民以东。辽朝将天德军城迁至阴山南,并“尽掠吏民以东”后,其重要地位是否高于唐朝呢?同样,在《辽史•地理志》中,有两条记载:一条在引用丰州条中有“丰州天德军节度使。”而另一条记载中也明确地写道:“后置招讨司,渐成井邑及以国族为天德军节度使”。这两条记载不但写清楚了天德军与丰州属于同在一个治所,同时还说明,迁至丰州城的天德军节度使,高于唐朝的设置,因为担任此任的,必须是辽朝的皇族,耶律家族的。由此可见,辽时的天德军的军事职能主要负责丰州地区的防务,并随时准备出击已被西夏党项人占领的河套,包括乌梁素海地区。辽朝灭亡后,迅速崛起的金朝主力,闪电般地占领了以天德军为中心的广大起区。他们占领了天德军地区后,又面临咄咄逼人的西夏军队陈兵虎视。此时,西夏王朝已经向极盛的金朝纳贡称臣。金朝为了宠络西夏,便把天德军及天德军以西的大片土地,送给了西夏。于是西夏于元德八年(公元1126年)根据两国达成的“和约”正式接管了天德军等地。
天德军被西夏占领后,金朝才天德军突然意识到所属的战略位置是何等的重要,又以数万金兵“狩猎”为名,从党项人手中夺回了天德军城即所辖的地区。它们夺回了天德军后,于金熙宗皇统九年(1149年)改丰州天德军节度使,为天德总管府并置西南路招讨司。西南路招讨司的最高长官为招讨使,由天德总管府的府尹兼领,为正三品。
到了元代,意大利的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行记》中,还有,有关天德军的记载:之城是河东之州,境内有环以墙垣之城村不少,主要之城名曰:天德。马可波罗此行,进一步证实了辽之后的天德军城被迁到了古丰州城。

  • 10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