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沃野烽火照兴亡
位于乌梁素海西北岸的沃野镇,是北魏政权为了防止在漠北兴起的另一个强大游牧民族-柔然而在阴山北设置的六个军事重镇中最西部的一个军镇。由于柔然族不断南下,虏掠北魏阴山南北包括五原等地的边民与牲畜,这样不仅对北魏的政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对南北包括乌梁素海地区也是旦夕患失,因为乌梁素海地区当时树木参天,多禽兽,是游牧民族都十分喜欢的天然猎场。无论从战略的角度,还是经济的角度,北魏立国后的前几位皇帝,都把目光投向这里。
他们或狩猎,或巡视,或亲率太军征讨,多达几十次,其中战略的反攻就达十七次。沃野镇在六镇之中,首扼西北要冲,其位置尤为重要。
从沃野镇的军事配置来看,屡置大将统兵戍守,同时,后勤保障与民事财政都由他一肩挑,这个重要的职务,一般都皇亲重臣担任。都大将下有都将、大将、将、监军、长史、司马、参军、戍卫,有戍主、戍副。而镇内的居民则大多数来自归顺后,被他们安置的杂族或从内地谪戍来的刑徒罪犯。由于,镇内贫富不均,两极分化日趋严重,沦为奴隶的镇户能种的耕地大都被戍主镇将掠夺,加之当时沃野镇连年遭灾,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终于被激化。公元523年,位于沃野镇东部的怀荒镇的镇将于景被愤怒的镇兵斩杀,首先点燃了六镇起义的烈火。同年三月,沃野镇西部的高阙戍主被匈奴人破六韩拨陵率领的义军所杀,接着义军又攻下了沃野镇,并在沃野镇推举破六韩拨陵为“元真王”。“元真王”,破六韩拨陵率义军众将领在沃野立足后,立即向其它诸镇发出了推翻北魏政权的号召。响应起义号召的,首先是高平镇的高车族与其它少数民族,它们聚群起义,攻陷北魏军队据守的一些戍镇,于是起义的烽火迅速燃遍了北部边镇。
面临义军节节的胜利,破六韩拨陵派遣所部卫可孤部围攻武川镇的同时,又将兵锋指向怀朔镇。怀朔镇将杨钧固守了一年之后,还是被义军所攻陷。此时,破六韩拨陵的义军将北部的六镇全部占领,并击溃了广阳王元渊等数万大军的围阻。为了挽救即将覆灭的北魏王朝,它们不得不向自己的劲敌柔然族的首领阿那瓌求救。公元525年春天,阿那瓌亲率十万柔然铁骑恶恨恨地向破六韩拨陵义军的根据地扑来。此时,被起义大军围困在五原的广阳王渊秘密派了一名奸细,潜到义军,进行挑唆,致使义军的一些首领率众脱离了义军。在敌人内外勾结,联动合围下,义军的势力受到了严重的挫折。破六韩拨陵为了避其锋芒,不得不率领余部二十万众,向晋陕北一带进行战略性的转移。
义军在向南转移过程中,由于北魏的广阳王元渊与柔然族组成的联军合围聚歼,它们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逐步被分化瓦解。破六韩拨陵,在这风雨飘摇的年代,这位生活在乌梁素海地区的匈奴族牧马人,在乱军中被杀害了。为时两年多的由破六韩拨陵发动的北魏六镇起义,虽然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了,但是其它地方起义的火种已迅速蔓延,并形成燎原之势。
在数支起义队伍中,有一支由高欢
第四章 沃野烽火照兴亡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5-11 18:59:31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