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M中的动态物体去除问题

一、环境中的动态物体对SLAM或导航有哪些影响?

  1. 对前端配准的影响。无论是哪种配准方式(ICP、NDT、PL、PP),都是基于静态假设,动态点会影响配准的精度和稳定性。

  2. 对导航的影响。SLAM生成的导航地图中若含有大量的动态点,会对路径规划和轨迹规划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怎么定义环境中的动态物体?

依据物体的“动态程度”不同,可将环境中的物体分为四类:

高动态物体:实时移动的物体,如行人、车辆等。

低动态物体:短暂停留的物体,如等红绿灯的行人、车辆等。

半静态物体:在一个SLAM周期内不动,但并非永远不动的物体,如停车场的车辆、堆放的物料、临时建筑等等。

静态物体:一定时间内基本不会动的物体,如建筑物、山丘、马路等等。

三、如何针对性去除动态物体?

高动态物体:在线实时过滤。

低动态物体:一次SLAM过程结束后,后处理方式过滤。

半静态物体:life-long SLAM, long-term SLAM。

四、在线实时过滤、后处理过滤、life-long SLAM

1. 在线实时过滤

包括前后帧对比、帧与小的局部地图对比、聚类等方法。

Mapless Online Detection of Dynamic Objects in 3D Lidar, 16th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Robot Vision (CRV), 2019. 在query scan前后各取一帧作为参考帧,前边的参考帧用于比对点到点距离,距离过大的点认定为潜在动态点;潜在动态点再放到后边参考帧中做验证,如果被后边参考帧的激光光束穿过,则确认为动态点。被确认的动态点在query scan中作为种子点进行聚类生长,得到动态聚类。题目中的 mapless,是指不用构建局部地图或子图,只需两个参考帧即可。

RF-LIO: Removal-First Tightly-coupled Lidar Inertial dometry in High Dynamic Environments, IROS-2021, 其思路是在query scan附近实时构建一个submap,通过range image的方式对比query scan和submap的点云分布,来提取出submap中的动态点。

LIO-Livox:使用欧式聚类方法将原始点云聚类为地面点,背景点,和前景点。其中前景点被视为动态物体,并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去除。去除之后,系统在动态场景中可保持很高的鲁棒性,即便激光雷达的大部分视场角被动态物体遮挡,也可以准确地定位和建图。

2. 后处理过滤

后处理方式对实时性要求不高,因此可以将整个SLAM周期内的所有帧作为参考信息,来识别动态点。相比于实时方式,后处理方式更追求动态点云滤除的准确性充分性。常见的后处理动态物体过滤方法可以分为典型的三类:segmentation-based, ray-casting based 和 visibility-based。

The Peopleremover — Removing Dynamic Objects From 3-D Point Cloud Data by Traversing a Voxel Occupancy Grid, 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RA-L), 2018. 这篇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栅格实现动态过滤的方法(ray casting-based),也即基于栅格被击中和被穿过的情况来判定栅格是否为动态。作者提出了一系列trick来避免此类方法的通病,如耗时过大,误杀/漏杀等,对基于栅格的方法具有普遍借鉴意义。详见无疆WGH大佬主页。动态环境SLAM专题(二) | RAL-2018:The peopleremover – 基于栅格的动态物体过滤算法

Remove, then Revert: Static Point cloud Map Construction using Multiresolution Range Images, IROS-2020. 这篇文章是视点可见法visibility-based)的应用,上文中提到的 RF-LIO 和本篇很相似,其基本思路是,把一个query scan投影为深度图,然后在同一视点把query scan附近的submap 也投影为一个深度图,比对两个深度图上同一位置的像素深度,如果后者深度更浅,则该像素位置对应submap上的点为动态点(前方的点把后方的点遮挡了,则前方的点为动态点)。这篇文章以此为基本原理,做了诸多改进,并用更粗糙分辨率的深度图对比来恢复被误杀的静态点。本文为基于视点可见性(或基于深度图)的方法提供了参考。本文的详细讲解 动态环境SLAM专题(三) | IROS2020:Remove, then Revert - 基于多分辨率深度图的动态物体移除方法

ERASOR: Egocentric Ratio of Pseudo Occupancy-based Dynamic Object Removal for Static 3D Point Cloud Map Building, ICRA-2021. 其基本思路是,把query scan和query scan附近的submap按照相同的位置划分为一个个扇区状的bin(格子),然后对比query scan的格子和submap的格子,根据格子内点云分布的差异,剔除掉submap格子中的动态点,详见 动态环境SLAM专题(一) | ICRA2021:ERASOR — 解决动态环境下SLAM建图“鬼影”问题

3. life-long SLAM

life-long mapping的核心问题,其实远不止动态/半静态物体过滤。动态/半静态物体过滤只是life-long过程中不同session之间地图融合的一部分,而地图融合只是life-long mapping的一部分。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Lifelong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in Changing Environment,高仙机器人发表的一篇文章。

LT-mapper: A Modular Framework for LiDAR-based Lifelong Mapping, IROS-2021. 这篇论文和前边的Remove, then Revert是同一作者,因此地图融合与非静态物体过滤部分也基本以Remove, then Revert为基础,只不过施加的对象变成了两个session的地图之间,不再赘述。

Long-term 3D map maintenance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ICRA-2014. 这是一篇「苏黎世联邦理工ASL实验室」发表在2014年的工作。文中提出,地图融合部分的核心在于如何处理不同session地图之间不一样的部分,也即动态/半静态物体。处理方法基于视点可见法visibility-based),只不过不是以深度图的形式,而是直接将map点云转换到query scan坐标系下,如果map中的点被query scan中的点的光路穿过,则对应map点为动态/半静态点。考虑到仅凭一次穿过就要confirm一个动态点难免太过武断,论文提出参考更多的信息来判定一个map点是否为动态,比如点的法向量、两点间距离、上一个周期的类别等,这些信息通过贝叶斯概率融合在一起,决定一个点的类别。

参考:

动态环境下的slam问题如何解决? - 知乎

  • 3
    点赞
  • 3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