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bus RTU帧的CRC错误检测机制解析:
Modbus RTU帧采用CRC(循环冗余校验)方法来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以下是CRC校验过程的简化描述:
1. CRC域的作用
- CRC域:由两个字节组成,包含16位二进制值,用于检测整个帧的内容。
2. CRC值的生成
- 初始值:CRC计算从0xFFFF开始。
- 处理过程:传输设备对帧中的每个8位字节进行处理,以生成CRC值。
3. CRC计算步骤
- 初始化:将CRC寄存器初始化为
0xFFFF
。 - 异或操作:将每个8位数据字节与CRC寄存器进行异或。
- 位处理:
- 将结果向左移一位(最高位填充0)。
- 检查最低位(LSB),如果为1,则将CRC寄存器与预定义的值进行异或。
- 重复:对每个数据字节重复上述步骤8次。
4. CRC校验执行
- 重新计算:接收设备根据相同算法重新计算CRC值。
- 比较:将计算得到的CRC值与帧中包含的CRC域进行比较。
- 错误检测: 如果两个CRC值不相等,表明传输过程中有错误。
5. 重点
- 有效数据:仅每个字符中的8位数据对CRC有效,起始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位均不参与CRC计算。
- 最终CRC值:处理完帧中的所有字节后,CRC寄存器中的值即为最终的CRC校验值。
通过这种机制,ModbusRTU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C语言实现校验码计算:
#include <stdio.h>
unsigned char temp[6] = { 0X01,0X03,0X61,0X00,0X00,0X02};
unsigned short CRC;
int main()
{
CRC=crc_cal_value(temp, sizeof(temp));
printf("CRC=%x", CRC);
return 0;
}
unsigned int crc_cal_value(unsigned char* data_value, unsigned char data_length)
{
int i;
unsigned short crc_value = 0xffff;
while (data_length--)
{
crc_value ^= *data_value++;
for (i = 0; i < 8; i++)
{
if (crc_value & 0x0001)
crc_value = (crc_value >> 1) ^ 0xA001;
else
crc_value = crc_value >> 1;
}
}
return(crc_value);
}
输出结果:
CRC=F7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