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IPM传感器系统架构
1.1 转接件:
完成市面上不同厂家的振镜系统与科耐光学传感器系统的机械连接。
1.2 光路校准与调节装置:
完成市面上不同厂家的振镜系统与科耐光学传感器系统的光学连接,确保焊接光平行进入光学传感器模块,且确保激光器的加工的焦点处于光轴中心。
1.3 光学传感器与通信电缆
完成焊接光的分光处理:包括可见光、反射光、红外热辐射光,并完成光电的转化以及微弱电信号的放大。
1.4 准直模块
准直模块有两个功能:
(1)客户现场
替换光学传感器的位置,协同光路校准与调节装置进行光路的校准,为光路校准模块提供一个焦点在光轴中心的聚焦的激光信号光源。
(2)光学传感器模块的生产组装
替代激光器加工系统 + 光路校准模块,为光学传感器模块提供一个焦点在光轴中心的聚焦的激光信号光源,确保光学传感器模块的生产组装产品的一致性。
1.5 激光笔与光纤
该模块为准直模块提供激光光源。
二、光路系统原理
2.1 整个光路系统架构
(1)加工激光:激光器加工的激光,如1080nm
(2)监测光:IPM检测到光信号,包括可见光、反射光、放射光(1080nm,1064nm等)
(3)探测光:激光笔探测光(650-660nm)
2.2 振镜系统 - A2-45°镜
该镜片不属于IPM系统,但该镜片的光学参数直接影响输入到IPM系统不同光谱信号的强度分布。
科耐IPM系统会根据不同厂家的振镜特征,为光学传感器中的光学镜片选择合适参数。
2.3 B1转接件的光学原理
该机械件完成振镜机械接口与IPM准直模块机械接口的转接,该转接接没有任何光学器件,从振镜出来的平行光无阻碍的通过转接件。
科耐激光的通光孔径与普雷斯特LWM系统保持兼容。
备注:
光路校准模块并不是必须得,有些振镜系统已经能够提供准直的监测光信号,科耐的光学传感器模块可以跳过转接件模块,直接通过转接件接入到振镜系统,方便客户现场的安装。
2.5 光路校准模块的光学原理
该模块有4个接口和一个45度片+调整装置
(1)振镜接口:接受来着振镜的监测光。
(2)IPM接口:部分转发接受来着振镜的监测光,转发的光的能量取决于45°的反射率和透射率。
- 场合1:全反,没有透射光,用于没有CCD的系统。
- 场合2:半透半反,一半投射,一半反射,用于有CCD监控的系统。
(4)45°镜:用于反射来自于振镜的监测光信号。
(5)调整镜架:用于在X和Y轴方向调整45°镜的方位。
(3)预留接口1:用于连接振镜现有的CCD监控
(4)预留接口2:用于连接准直的测试光,判断IPM系统是否工作正常以及产品的一致性。
备注:
光路校准模块并不是必须得,有些振镜系统已经能够提供准直的监测光信号,光学传感器模块可以跳过校准模块,直接通过转接件接入到振镜系统,方便客户现场的安装。
2.6 准直模块的光学原理
准直模块的原理也是比较简单的,把来着激光器光纤接口的输出激光信号进行:
- 聚焦,焦点在光轴上
- 准直:把反射光变成聚焦光
在科耐IPM系统该准直模块用途非常广泛,主要包括:
(1)现场:为45°校准模块提供准直光源,用于振镜+IPM系统全光路校准。
(2)现场:连接预留接口2,用于判断IPM系统是否工作正常以及产品的一致性。
(3)出厂:为光学传感器的组装测试提供准直光源。
2.7 光学传感器的光学原理
2.7.1 行业内两种不同光学布局方案:
(1)方案1:可见光、背反激光、红外辐射光
(2)方案2:可见光、红外辐射光、背反激光
这两种方案,科耐的IPM都支持。
2.7.2 镜片的选择与使用
(1)45°分光镜 VS 二向色镜:成本不同,分光的效果不同,科耐IPM本着为客户提供高性能产品的目标,采用了高成本换取高性能的策略。
(2)聚焦透镜:对光信号进行聚焦,行业内采用的聚焦镜有F35、F50、F100、F150, 不同的聚焦镜,一方面影响设备的尺寸,另一方面影响设备加工和安装的精度要求。焦距越短,设备的尺寸越小、影响设备加工和安装的精度要求越高,科耐激光采用了牺牲成本换取极致性能的策略。
(3)滤光片:为了获得纯度更高的波段光,获得更高的检测性能,可以采用1~N个滤光片,但滤光片的导致成本的进一步增加以及信号能量进一步下降的风险、信噪比降低的风险;科耐激光的IPM产品经过大量的测试和验证,综合光信号、电信号,根据不同的客户场景,选择不同数量的滤光片,获取最佳的性能。
(4)衰减片:与滤光片相比,衰减片不具备滤光的功能,但具有信号衰减的功能,因此价格比滤光片便宜,适用于高反材料的激光器反射光。滤光片本身也能期待衰减的作用,不过会增加成本。
2.7.3 结构的设计
结构对产品的影响包括:
(1)对结构本身影响:
- 结构:外观、美观、尺寸、大小、重量
- 结构:产品组装的方便性
- 结构:现场安装的方便性
- 结构:现场安装的兼容性
- 结构:结构的精度
(2)对光学的影响
- 光学:光学元器件的支撑和光路布局
- 光学:防水、防潮、防镜片污染
- 光学:产品生产质量的一致性
- 光学:产品运行的稳定性、一致性
- 光学:产品的生命周期和时长
(3)对电路的影响
- 电路:电路板的支撑和电路的布局
- 电路:电路板之间的链接方式
- 电路:散热
- 电路:测试的方便性
- 电路:现场更换的方便性
- 电路:售后维修的方便性
- 电路:接地、外部电磁信号干扰
- 电路:电信号内部信号的相互干扰
- 电路:电信号的底噪和信噪比
- 电路:硬件成本
- 电路:状态指示灯
2.7.4 PD的选择与使用
PD的不同材料对不同波段光的影响不同,并非感应的光的强度越强越高,
PD的选型兼顾如下的因素:
- (1)光谱的范围
- (2)光的强度
- (3)硬件放大信号的方式
- (4)硬件放大器的饱和区间
- (5)价格
- (6)光斑的大小
- (7)寿命
补充信息:
PD(光电二极管)的不同材料对不同波段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们各自的光电响应范围和灵敏度上。以下是一些常见PD材料及其对不同波段光的影响:
1. 硅(Si)
- 光电响应范围:硅是最常用的光电器件材料之一,具有广泛的光电响应范围,能够检测可见光和部分红外光。
- 特点:硅材料成本低、工艺成熟,适用于一般的光电检测应用。
- 波段影响:对可见光波段(约400-700nm)有较好的响应,但对红外波段的响应相对较弱。
2. 锗(Ge)
- 光电响应范围:锗特别适用于中红外波段(约800-1550nm)的光检测。
- 特点:具有较高的响应速度和较低的噪声水平。
- 波段影响:在中红外波段表现出色,但在可见光波段的响应较弱。
3. 砷化镓(GaAs)
- 光电响应范围:砷化镓是一种在光电器件中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较快的响应速度。
- 特点: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约700-900nm)的检测非常敏感。
- 波段影响: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波段表现出色,适用于需要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应用。
4. 砷化铟(InAs)
- 光电响应范围:砷化铟是一种适用于远红外波段(如红外成像和传感领域)的光电器件材料。
- 特点:具有高灵敏度和低噪声特性。
- 波段影响:在远红外波段具有优异的性能,适用于红外成像和传感等高端应用。
5. 铟砷化镓(InGaAs)
- 光电响应范围:铟砷化镓结合了铟砷化镓和砷化镓的优点,能够检测近红外和红外光波段(如1-1.7μm)。
- 特点:具有较广泛的光电响应范围和灵敏度。
- 波段影响:在需要检测近红外和红外光的应用中表现出色,如光通信和红外光谱分析等领域。
总结
不同材料的PD在光电响应范围和灵敏度上存在差异,这决定了它们在不同波段光检测应用中的适用性。选择合适的PD材料对于确保光检测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性能要求来综合考虑材料的选择。
请注意,以上信息是基于当前可用的知识和技术状况提供的,并可能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出现而发生变化。因此,在设计和选择PD材料时,建议参考最新的技术文献和专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