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1.1、从机会与确定性的关系来看
- 完全确定性的局限:在完全确定的环境中,一切都是已知和可预测的,虽然看似稳定,但实际上意味着没有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例如,在一个已经完全饱和且稳定的市场中,所有产品的功能、价格、销售渠道等都已固定,企业很难找到新的增长点,因为消费者需求和市场格局都已清晰界定,没有新的需求空白去填补,所以“完全确定性是没有机会的”。
- 不确定性的机会窗口:不确定性意味着存在未知和变化,这恰恰为创新和突破提供了土壤。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原有的规则和模式可能被打破,新的需求、技术和市场机会不断涌现。以互联网行业为例,在其发展初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如技术发展路径、用户接受程度、商业模式等都不明确。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吸引了大量创业者和投资者,催生了众多创新型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等,它们在不确定性中找到了发展机会,实现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1.2、从应对不确定性的策略来看
- 加注确定性的成功:在不确定性中,虽然整体环境复杂多变,但仍存在一些相对确定的因素和趋势。通过对这些确定性因素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找到那些具有较高成功概率的领域和方向,并加大投入。例如,在科技领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当前较为确定的发展趋势,许多企业将资源集中投入到这些领域,加大研发和市场推广力度,以期获得成功。
- 规避确定性的失败:有些领域或模式在特定条件下已经显示出明显的失败迹象,即使存在不确定性,也应该尽量避免涉足。比如一些传统的夕阳产业,由于市场需求萎缩、技术落后等原因,其失败的趋势已经较为明显,企业应谨慎评估,避免在这些领域过度投入资源。
- 赌注不确定性中的不确定性:在不确定性中,存在着一些极难预测但又可能带来巨大回报的领域。虽然风险极高,但一旦成功,收益也将非常可观。例如,一些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如量子计算、基因编辑等,其发展路径和商业应用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但一旦取得突破,可能会引发产业革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对于一些有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企业或个人来说,可以适当参与这些领域的研究和投资。
1.3、从风险与机会的辩证关系来看
- 风险中蕴含机会:风险和机会往往是相伴相生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虽然可能使企业面临损失,但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超越竞争对手的机会。在面对风险时,企业可以通过创新和灵活的应对策略,将风险转化为机会。例如,在经济危机时期,许多企业面临市场需求下降、资金紧张等风险,但一些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成本、开拓新市场等方式,不仅成功度过了危机,还实现了业务的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提升。
- 合理管理风险:当然,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机会并不意味着盲目冒险。企业需要对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管理,制定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这包括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分散投资、加强内部控制等,以确保在追求机会的同时,能够有效控制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然而,这种观点也并非绝对正确,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 对不确定性的准确判断:要准确识别和评估不确定性,区分哪些不确定性是真正的机会所在,哪些是潜在的风险陷阱,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分析能力。如果对不确定性的判断出现偏差,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决策。
- 风险承受能力:不同的企业和个人具有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对于一些实力较弱、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企业或个人来说,过度追求不确定性中的机会可能会使其陷入困境。因此,在选择是否参与不确定性较高的领域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 道德和法律边界:在追求机会的过程中,必须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不能为了追求利益而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或违反法律法规。
这段表述强调了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机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指导意义,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
二、不确定性才是普通人的大机会,确定性是普通人的壁垒
2.1、不确定性领域中的机会
1. 传统逻辑的“反常识”
- 社会惯性:人们普遍追求稳定(如考公、进国企),认为确定性是安全感的来源。
- 现实矛盾:确定性往往伴随高门槛(如名校、资源垄断),普通人难以突破。
2. 不确定性为何是机会?
- 资源错配:当主流追逐确定性时,不确定性领域竞争相对较少。
- 技术颠覆:AI、新能源等新兴领域,规则未定,普通人可凭学习力弯道超车。
- 社会红利:政策支持(如乡村振兴、跨境电商)往往优先覆盖不确定性领域。
案例:
- 短视频创业:传统影视行业门槛高,但抖音等平台让普通人通过内容创作逆袭。
- 跨境电商:传统外贸依赖关系,但独立站、TikTok Shop等新模式让小卖家直连全球市场。
2.2、确定性领域为何成为壁垒?
1. 成本与门槛
- 资源投入:确定性领域(如金融、医疗)需要资金、学历、人脉的长期积累。
- 路径依赖:一旦进入稳定体系,转型成本极高(如公务员离职创业)。
2. 能力固化
- 技能单一:确定性工作(如流水线、行政)容易让人陷入重复劳动,丧失应变能力。
- 思维局限:长期依赖既定规则,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案例:
- 传统零售:线下门店被电商冲击时,依赖线下经验的从业者转型艰难。
- 职场“35岁危机”:长期从事确定性工作的人,在行业变革时面临失业风险。
2.3、普通人如何破局?
1. 拥抱不确定性
- 试错成本低:利用业余时间尝试副业(如自媒体、电商),降低机会成本。
- 学习力驱动:关注政策风口(如碳中和、银发经济),快速学习新技能。
2. 构建“反脆弱”能力
- 技能组合:掌握“确定性技能+不确定性技能”(如会计+短视频运营)。
- 人脉网络:通过社群、行业论坛积累跨界资源,获取不对称信息。
3. 警惕“伪确定性”
- 警惕路径依赖:不要因短期稳定(如铁饭碗)放弃长期成长。
- 动态调整:定期评估行业趋势,提前布局第二曲线。
2.4 机会与壁垒的辩证关系
- 机会往往藏在不确定性中,但需要勇气和认知突破。
- 壁垒并非天生,而是长期依赖确定性导致的“能力陷阱”。
- 普通人破局关键:在确定性中积累资源,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杠杆。
行动建议:
- 每周投入10小时学习新领域(如AI工具、跨境运营)。
- 加入3个不同行业的社群,获取跨界信息。
- 每年尝试一个“小成本副业”,验证商业逻辑。
一句话总结:
确定性是过去的成果,不确定性是未来的门票。
普通人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那些“看似危险”却充满可能性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