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个人微博发布长文,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还接近自动驾驶的L2初阶,但是都期望尽早实现可量产、可实现商业价值的L3初阶能力,这个跳跃会是数十倍能力和难度的跨越,是小鹏Iron机器人的目标;但不同于自动驾驶,通用人形机器人可能要到达L4阶段,才能走进千家万户才成为现实,起码还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
2025年2月22日,小鹏 X9 海外发运仪式上,何小鹏再度谈到人形机器人,表示:小鹏有望成为中国最早实现L3机器人量产的厂商之一,并对此充满信心。
值的注意的是,小鹏机器人运控负责人达兴烨已于近日离职,回到老东家英伟达,至此赵同阳、孙兆治在内三位鹏行智能创始人员、核心骨干全部离开。
[特斯拉]被称为人形机器人赛道引领者,更是具身智能浪潮下全球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典型代表。
2024年四季度以来,一向秘而不宣、内部战略研发人形机器人的车企纷纷对外展示旗下人形机器人最新研究成果;自动驾驶领域技术“大牛”纷纷离职后入局具身智能赛道创业,一度刷屏网络;整体而言,具身智能赛道已挤满车企、车企产业链和自动驾驶领域行业“大牛”。
有关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详细梳理,查看往期文章:车企及自动驾驶背景创始团队,已成为人形机器人赛道“最强”派系!
目前全球已有15家知名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其中国内11家,而小鹏是国内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的典型代表,另外一家已有车企属性的小米。
小米和小鹏作为国内这一波人形机器人浪潮先驱者,两者有诸多相似点:智驾车企属性、核心初创团队构成、最初产品切入方式和落地场景以及后续的核心团队离职、产品迭代缓慢,又先后宣布旗下人形机器人将延期特斯拉optimus商业落地场景和技术路线。
接下来我们详细聊一下[小鹏]、[小米]人形机器人团队、产品情况:
小鹏:
2024年11月6日,2024小鹏 AI 科技日上,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小鹏Iron;至此,历经公司诸多不利因素后,小鹏旗下人形机器人再度回到大众视野。
相较于PX5可以说软硬件彻底全部重新设计,从整体升级来看,Iron人形机器人从技术和商业化落地层面全面对标特斯拉旗下人形机器人Optimus。
| |
| |
发布会现场,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演讲中表示:做AI机器人比AI汽车更难,集成度要求更高,没有500亿投入做不好AI机器人;并进一步指出:小鹏 AI 机器人 Iron已经在工厂部分岗位上“工作”,即将发布的小鹏 P7+部分生产岗位已由机器人操作;明年3月,小鹏工厂正式对外开放。之后,小鹏会让Iron在工厂的其他岗位试运行,未来Iron可能会进入门店,承担与客户交流互动的迎宾工作。
.. ... ...
本文仅展示一部分内容,接下来小编将详细介绍小米人形机器人CyberOne最新进展、机器人团队及技术路线详细解读和小鹏人形机器人团队详细介绍、新品情况及技术路线详细解读;并从算力、软件算法、数据、硬件(核心零部件)、工程化等多层面,详细盘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卡点;
.. ... ...
本文内容仅展示一部分,更多详细解读,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查看完整版文章:[小米]、[小鹏]旗下人形机器人皆转向“特斯拉Optimus”路线,谁将扛起国内人形机器人大旗!!!并深度了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