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开头:关于光的波粒之争(1)
在19世纪末的那段时间里,随着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发明,像是给科学界点亮了一盏明灯,越来越多的元素被发现,原子的结构马上就要浮现出来了。转眼又要来到那个关键的1900年时刻:在物理学天空上飘来的两朵小乌云。在这之前需要再来回顾下光的波、粒之争,因为后面我们就会发现:不仅仅是光而是对所有物质,都存在对波、粒子的认知困惑。
人类很早就认识到了: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只是由于光从物体表面反射进了我们的眼睛里。光有什么样的性质呢?欧几里得、托勒密、哈桑和开普勒都对光的折射做了研究,而荷兰物理学家斯涅耳则在他们工作基础上于1621年总结出了折射定律,最后光的各种性质被号称“业余数学之王”的费马归结为一个简答的法则:光总是走最短的路线。从此光学作为一门物理学科被正式确立起来。
但是我们所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光在本质上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古希腊时代人们倾向于认为光是由一粒粒非常小的“光原子”组成,这种理论我们称之为“粒子说”,但是粒子说有一解释不了的现象:为什么两道光速对射的时候不会相互弹开咧?这些光粒子在点亮之前都偷偷的藏在啥子地方咧?等等。
17世纪时人们认识到了声音是一种波,那有人就想:光为什么不能是一种波咧?笛卡尔率先提出了:光是一种压力,在媒介里传播。不就之后意大利数学家格里马第做了一个实验:将一束光穿过两个小孔后照到暗室的屏幕上,发现在投影的边缘有明暗条纹的图像。他马上想到了水波纹,于是提出:光可能是一种类似水波的波动。于是“波动说”产生了。波动说认为:光不是一种物质粒子,而是由于介质的振动而产生的一种波。如果光是一种波,那就能解释投影里的明暗条纹,也容易解释为什么光束可以互相穿过而互不干扰。但既然是波,那就必须在某种介质中才能传递(介质的振动才能传递,举个栗子: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在真空中就无法传播了;但我们抬起头看向天上的星辰,它似乎不需要任何媒介就传播过来了,为了摆脱这个难题,波动说巧妙的假设: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介质来实现光的传播,这种介质有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以太。
1672年年初,一位叫做艾萨克.牛顿的年轻人因为制造了一台杰出的望远镜而当选皇家学会会员,那时的牛顿小爷年轻气盛,正准备在光学和仪器方面大展拳脚。他当年下乡下躲避瘟疫的时候就对光学做出了深刻的思考,色散实验就是牛顿所做的最有名的实验之一:一束光从一个小孔中射进来,照到一个三棱镜,后面的墙上映射出一条长长的彩色宽带:颜色从红一直到紫。牛顿得出了一个结论:白色光是由七彩光混合而成的。在牛顿的理论里,光的复合和分解被比喻成不同颜色微粒的混合和分开。他的文章被提交给三人评议会审阅,胡可是评议会成员,他对此观点进行了激烈的抨击,牛顿大概有生以来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的批评,他勃然大怒,花了四个月时间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长文,在每一点上都进行了反驳。
牛顿和胡克两个人都格外敏感且心胸狭窄,最终不可避免的成了对方毕生的死敌。牛顿的狂怒并没有就此平息,他对每一个批评都报以挑衅性的回复,包括言辞谨慎的惠更斯在内。惠更斯是数学理论天才,他继承了胡克的思想,认为光是一种以太里传播的纵波,并引入了“波前”等概念,成功的证明和推导了光的反射和折射,他的波动理论虽然还十分粗略,但取得了杰出的成就。1690年,惠更斯的著作《光论》出版,标志着波动说在这个阶段达到了顶点。但不幸的是,站在波动说对面的是一个光芒四射的伟大人物:艾萨克.牛顿老爷子;这位科学巨人已经决定给于波动说的军队毫不留情的致命打击。1704年,牛顿出版了他的煌煌巨著《光学》,这是一本划时代的作品,几乎可以与《原理》并列的伟大杰作,在之后的100年内,它都被奉为不可动摇的金科玉律。波动说被迫转入地下,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都抬不起头来。(参考自:曹天元-上帝掷骰子吗)
一,什么是电源分配网络
从功能上来看,如果将单板硬件比作一个人体,那么电源系统就是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大动脉、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等(抱歉,对于心血管系统我只能理解到这些。),它连接着身体的每一个基本单元,源源不断的给每个基本单元提供着能量和氧气,如果发生堵塞导致没有及时送达,就会导致人体宕机。电源系统是单板中最大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健壮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单板的可靠性。
从效果上来看,电源分配网络好比是一家物流公司:需要根据地址将物品从店家送到买家手上;紧急程度由买家决定:如果需求不是很紧急,买家可以选择三通一达;时效性再高一点,就选择顺丰京东;如果要求即时送达,那只能派超级飞侠了(每时每刻,准时送达)。按需选择物流公司或则说按需设计电源分配网络,这是电源分配网络设计的核心。
电源分配网络又称为电源配送网络(PDN),它包括了:电源模块(VRM)到器件焊盘(板级设计),再从封装到芯片(die)管脚(芯片设计),所有电压和返回电流的互连。我们来具体细分电源分配网络各个部分:电源模块(开关电源/LDO),滤波电容,旁路/去耦电容,过孔,互连,PCB平面电容,封装焊球/引脚,器件封装中的电容、互连、键合线以及器件Die内部互连等。
1,电源分配网络的目的与作用
我们现在来对电源分配网络下一个定义,就是:从电源模块发出到器件内部die上电源/GND管脚经过的所有路径,它是一张覆盖整个单板的大网,在这张大网上挂接了许许多多的器件。
那我们为什么要设计电源分配网络,或则说我们设计电源分配网络目的是什么呢?
1. 提供芯片电源管脚稳定电压:为信号提供稳定的电压参考,避免共路噪声:
1, 判别信号高低电平,取决于器件内部的电源/地的状态,如果由于地弹或电源塌陷导致器件地或电源出现异常,那么必然会导致信号发送/接收异常;
——对于器件来说:信号管脚输出或输入高/低电平,参考的是器件内部die管脚上的电源/地,而不是单板甚至是设备的地;所以必须保证:器件的焊盘与电源/地平面之间,以及不同器件的电源/地管脚之间低阻抗设计,保证参考电位的一致。
2, 如果器件电源和地之间在某一频段是高阻抗,那么在这一频段的电源响应就会变得很差,以至于不能满足器件电源电流需求,导致器件电源跌落;
——必须保证器件电源和地之间在所关注的频段内低阻抗路径:在电源及器件端增加旁路、去耦电容,以及电源和地平面层叠靠近。
2. 为单板系统分配电源网络:
1, 电源分配网络与信号网络的区别:每个电压轨(电源电压)只有一个线网(共有网络),覆盖整个单板并挂接很多器件;
——一般一个电源会供给板上多个器件使用,而不是一个器件一个电源模块,所以电源是名副其实的1驱多拓扑。
2, 从电源模块到器件die管脚之间的所有路径,每个环节都关系到电源电流是否被及时、完整的送达;
——我们要保证每个器件上的电源都被及时、满足规格要求地送达,任何一个器件的电源没有达到要求,那么必然会出问题。
3, 电源分配网络是单板上最大的导电结构,携带最大的电流,也会携带高频噪声,所以可能产生最多的EMI辐射,电源系统是设备EMI辐射的重要来源。
——电源系统非常大(回路面积大,辐射大),而且也囊括了所有器件的噪声(关于噪声的种类和来源,后续在《电磁兼容基础》中详细分析),所以是EMI的主要关注点。
所以对于单板电源分配网络(板级)来说,主要有3个作用:
1. 保持器件焊盘间的供电电压恒定;
2. 使地弹最小化;
3. 使电磁干扰问题最小化。
2,电源分配网络如何评估
我们知道单板电源分配网络的主要作用是:给器件的电源/地管脚上提供一个恒定的电压轨道,保证器件的正常工作。
1. 假设一种理想情况:器件消耗的是恒定直流电流,由于PCB串联电阻的存在,该电流会在电源分配网络上产生一个直流压降:称为IR压降;
2. 器件实际电流消耗不可能是直流,电源电流会波动;考虑电源分配网络除了电阻外,还有容性和感性阻抗,所以电源分配网络阻抗其实是与频率相关的阻抗函数:Z(ƒ);当波动电流I(ƒ)通过电源分配网络时,会产生电压降:V(ƒ) = I(ƒ) * Z(ƒ)。
——举个栗子,我们日常器件/芯片的工作内容,主要就是跟信息/数据的处理、传输、存储等相关,怎样的东西能算是信息/数据呢?当然,在最基本面来说就是0,1,也就是高低电平;所以器件/芯片在工作时,是需要进行0,1切切换的(即,高低电平变化),必然会导致噪声;而这个噪声是跟频率是相关的。
V(ƒ) = I(ƒ) * Z(ƒ),由于该压降必然会产生在电源分配网络上,所以器件管脚上不可能得到恒定的电压源;我们需要做的是:必须保证在电流波动下产生的电压波动,要小于器件所容许的最大电压噪声。即,在特定电流波动条件下,要求电源分配网络阻抗必须低于某一最大容许值:目标阻抗。Vripple > VPDN = I(ƒ) * ZPDN(ƒ),所以:ZPDN(ƒ) < Vripple/I(ƒ) = Ztarget(ƒ)。
上面我们引出了单板电源分配网络最重要的一个概念:目标阻抗(Ztarget,电源分配网络所容许的最大阻抗);这是单板电源分配网络设计的目标:电源分配网络阻抗(ZPDN)必须小于目标阻抗(Ztarget)才能保证器件的可靠工作。
那如何才能减小电源分配网络阻抗呢?有如下几条电源设计总体原则:
1. 电源和地平面成为相邻的平面层:平面之间介质尽量薄,且让电源平面尽可能靠近单板层叠的表层;(增加平面电容容值,减小过孔电感)
2. 去耦电容焊盘和内层电源/地平面过孔之间尽量使用短且宽表层走线,保证放置在最低回路电感位置;(减小电源走线回路电感)
3. 使用仿真软件选择最佳电容容值及数量,使阻抗曲线低于目标阻抗。
好,我们花了一章的篇幅扯的蛋疼地绕来绕去,终于得到了:目标阻抗。这是电源完整性的核心概念,我们所有的设计都是围绕着目标阻抗,来实现电源分配网络阻抗小于目标阻抗的目的。
接下来我们要来分析:为什么以及怎么做。
二,目标阻抗
目标阻抗是衡量单板电源分配网络设计是否OK的KPI,那么设计单板电源分配网络的第一步就是需要:确定目标阻抗。
- 目标阻抗的确定
电源系统必须针对所有器件的各个电压轨道进行独立设计,因为不同器件消耗电流可能不相同;同时器件消耗电流的频谱非常宽,不同频率消耗电流的大小跟器件的工作频率,管脚输出信号翻转频率等相关。
——是的,其实说了半天我们也还不知道这目标阻抗到底是个啥,具体是怎么来的。前面所有的这些都只是在假设有这么一个明确的东西;其实这货到底有没有,还不一定哪。
单板电源分配网络阻抗与电流消耗频谱无关,但电源分配网络阻抗会随着电流频谱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而纹波电压是:消耗电流和电源分配网络阻抗的叠加(V=I*R),最终决定了器件管脚噪声的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电流与电源分配网络阻抗的高频部分相互作用,并不是峰值电流,而是最大瞬变(跳变)电流;直流/低频可以通过电源模块(远端)反馈补偿,而高频部分则需要通过与单板电源分配网络阻抗发生作用:Ztarget < VDD * ripple%/Itransient。
我们最好是使用最大瞬变电流去估计目标阻抗,但这个值明显不是所有器件资料都能给出来的,所以只能用器件最大消耗电流进行粗略估算:Itransient ≈ (1/2)* IMAX。
——根据:Ipeak = Pmax/VDD,Ztarget(ƒ) < VDD * ripple%/Itransient = 2* VDD * ripple% * VDD/ Pmax;若纹波指数为5%,那么估算器件目标阻抗:Ztarget(ƒ)=0.1*VDD²/Pmax。
如下图所示为相同消耗电流和单板电源分配网络阻抗下的不同噪声表现;
1. 首先大家看到单板电源分配网络阻抗是一条随频率变化的曲线:表示在不同频率点下,其电流响应的能力,阻抗越小说明单板电源分配网络的响应速度越快;那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电源供给到器件还需要响应时间呢?不应该随叫随到才是的么:
1, 电源模块输出响应时间不够:举个栗子,器件对电源电流的需求从1A突然上升到了20A,而电源模块要提供20A电流,是不可能瞬时就能输出来的,正常情况下它需要先检测到输出电压跌落(电压反馈模式),然后通过几个周期来调整PWM占空比来加大输出电流,来提升输出电压(ms级别响应);(后续《开关电源设计基础》中详细分析);
2, 单板电源分配网络上存在寄生电感:电感的特性大家都知道是电流不能突变;当器件端电流需求突然增加,而电源模块到器件管脚之间电感的阻抗大到阻碍了电流从电源模块输出,导致产生压降;所以为了减小电感的影响,需要在器件管脚端放置去耦电容,就近提供瞬时电流;
3, 所以不同频段对应单板电源分配网络的部分是不同的,同时同一个电容对不同频率点的阻抗也不一样,我们就看到了单板电源分配网络是一条比较奇怪的曲线。
2. 在曲线下方,看到在不同频点有很多的毛刺,这是器件电源瞬变电流大小;我们最终呈现出来的噪声大小,是所有频段单板电源分配网络阻抗与电流的叠加。
——当器件瞬变电流峰值与电源分配网络电阻峰值刚好重合时,那么会出现更大的噪声。
3. 对于单板电源分配网络阻抗的设计,我们的目标是:在相当大带宽内保持低于目标阻抗;
1, 超过会导致纹波超标,而远小于则可能导致过度设计,增加不必要成本;
2, 如果再精确设计:将电源分配网络阻抗的高点与瞬变峰值电流分布错开,当然能获得更好的效果,但这往往只是个人的YY,一般设计很难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