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俗称工业机器人,由示教器操控,帮助工厂释放劳动力,此时的机器人并没有太多智能而言,完全按照人类的命令执行动作,更加关注电气层面的驱动器、伺服电机、减速机、控制器等设备,这是机器人的电气时代。
2000年后,计算机和视觉技术逐渐应用,机器人的类型不断丰富,出现了AGV、视觉检测等应用,此时的机器人传感器更加丰富,但是依然缺少自主思考的过程,智能化有限,只能感知局部环境,这是机器人的数字时代,不过这也是机器人大时代的前夜。
2015年之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成为了AI技术的最佳载体,家庭服务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四足仿生机器狗、自动驾驶汽车等应用呈井喷状爆发,智能机器人时代正式拉开序幕。
按机器人结构分类:
臂式(关节)机器人:
这种类型的机器人具有可旋转的关节,可以模仿人类手臂的运动。关节可以是旋转型或直线型。常用于工业应用
机器人的手臂可以极快速度和极高精度移动,完成重复性任务,如点焊和喷漆等
轮式机器人:
使用轮子进行移动,这使得它们在平坦和坚固的表面上具有高效的移动性。常用于运输、配送和巡逻。
固定的机械手被插销在固定地方,其运动范围是有限的。相反,移动机器人能够行走,穿过整个制造工厂,灵活地在它最有效的地方施展它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