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U工作原理

一、IMU介绍

IMU(英文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简称 IMU),是测量物体三轴姿态角及加速度的装置。一般IMU包括三轴陀螺仪及三轴加速度计,某些9轴IMU还包括三轴磁力计

1、加速度计工作原理:

(1)、模型等效:

加速度计可以用一个简单的 质量块+弹簧+指示计来表示,如下图所示。

 加速度的测量值为am,也即为弹簧的拉力对应的加速度:

 f弹簧的拉力,a物体在惯性坐标系下的加速度,g重力加速度(此处的g为矢量)。

(2)、加速度计测量原理

通常情况下我们假设地球表面为惯性参考系,但是对于高端的测量单元来说,这种精度远远不够(需要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所以就将惯性参考系的原点记为地球的质心,而位于地球表面的坐标系称为地面参考系或东北天坐标系(ENU坐标系), 如下图所示。

 通常情况下,我们记东北天坐标系为g = (0,0,-9.81)T;此处为了简单处理,假设IMU坐标系就是东北天坐标系(真实传感器坐标系与东北天坐标系之间只有简单的坐标变换的关系,所以此处分析可以假设两者相同)

则当载具静止不动的时候:

a = 0

am = -g

当载具自由落体的时候:

a = g

am = 0

2、陀螺仪工作原理

(1)、模型等效

在旋转坐标系中,运动的物体受到科氏力(参考运动旋转学)的作用,以MEMS陀螺仪为例,主要分为:一个主动运动轴+一个敏感轴。

 通常过程中,普遍为音叉陀螺仪,因为有可能在科氏力方向上物体本身具有一定的加速度,所以利用音叉陀螺仪构成差分模型,消除自身的影响。

 当两个完全相同的质量块的运动方向相反,但是旋转相同的时候,它们就会受到相反的科氏力以及相同的外部加速度影响力。将两个质量块所受到该方向上的力做差,就会得到两倍的科氏力。

### IMU 工作原理 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惯性测量单元)是一种用于检测和量化加速度、角速率以及有时还包括磁场强度的设备。这些数据可以用来推断物体的姿态、方向变化及运动轨迹[^1]。 具体来说: - **加速度计** 测量线性加速度; - **陀螺仪** 提供角速度信息; - 可选组件 **磁力计** 利用地球磁场提供绝对方位参考; 通过组合上述传感器的信息,IMU能够实时跟踪载体的空间姿态与位移情况。然而,单独依赖任何一种传感手段都会带来局限性和累积误差问题。因此实际应用中通常采取多传感器融合策略来提高精度并减少漂移现象的发生[^5]。 ### 姿态解算方法概述 对于IMU而言,常见的三种姿态表示形式及其对应的解算方式分别为: #### 欧拉角法 该方法利用三个连续转动角度描述刚体相对于固定坐标系的位置关系。尽管直观易懂,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出现奇异性问题——即所谓的“万向节锁定”,这使得它并非总是最佳选择[^3]。 #### 方向余弦矩阵法 此方案构建了一个由九个元素构成的变换阵列,可精确映射两个不同参照框架间的矢量转换过程。不过这种方法存在冗余参数过多的问题,增加了运算负担。 #### 四元数法 作为一种扩展复数系统的数学工具,四元数不仅具备高效稳定的特性,而且天然规避了欧拉角所面临的奇异点困扰。鉴于以上优势,在现代导航系统尤其是无人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matlab function q = quaternion_multiply(q1, q2) % 实现四元数乘法规则 w1 = q1(1); v1 = q1(2:4)'; w2 = q2(1); v2 = q2(2:4)'; w = w1 * w2 - dot(v1, v2); v = cross(v1, v2) + w1*v2 + w2*v1; q = [w; v]; end ``` 为了进一步提升姿态估算准确性,还可以引入外部反馈机制比如GPS信号或是视觉里程计等辅助手段,并借助卡尔曼滤波器(Kalman Filter)或粒子滤波(Particle Filter)完成最优状态估计任务[^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