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动化控制的领域中,PID 调节起着关键作用。对于初学者而言,理解以下 15 个基本概念是深入应用 PID 调节器并成功整定参数的基石。
一、被调量:它是反映被调对象实际波动状况的量值,会持续变化。例如在温度控制系统里,被调量就是实际的温度数值,它不会恒定不变,而是随环境、负载等因素上下波动。
二、设定值:这是人们期望被调量达到的目标值。它可以固定不变,比如设定室内温度恒定为 25℃;也能动态变化,像在某些工业流程中,根据不同生产阶段设定不同的压力值。
三、控制输出:PID 调节器依据被调量变化运算后,向外部执行结构发出的指令。在两者之间可能有其他环节,如限幅。限幅功能常置于 PID 调节器内,若将 PID、限幅与伺服放大器集于一台仪表,就成了阀位控制 PID 调节器;若伺服放大器和限幅在执行机构里,则构成智能执行机构。
四、输入偏差:即被调量与设定值的差值。它决定了 PID 调节器的调节方向与幅度。正偏差意味着被调量低于设定值,需增大输出;负偏差则相反。
五、P(比例):比例作用是将输入偏差乘以一个系数。比如比例系数为 2,偏差为 3 时,比例作用的输出就是 6。它能快速响应偏差,但仅靠比例作用可能无法消除稳态误差。
六、I(积分):对输入偏差进行积分运算。随着时间积累,即使偏差较小,积分作用也能产生足够的输出,以消除稳态误差。
七、D(微分):对输入偏差进行微分运算。它能感知偏差的变化速率,提前给出调节信号,例如在温度快速上升时,微分作用可提前抑制温度继续上升。
八、PID 基本公式:整定过程一般先调为纯比例作用,增强比例使系统振荡并记录比例值 Km 和振荡周期 ω。然后按公式 KP = 0.6Km、KD = KP×π/4ω、KI = KP×ω/π 确定比例控制参数 KP、积分控制参数 KI 和微分控制参数 KD。
九、单回路:只有一个 PID 的调节系统,结构简单,适用于简单的控制场景,如简单的水箱水位控制。
十、串级:由两个 PID 串接而成的双回路调节系统,有主调和副调之分。主调调节被调量,其输出作副调设定值,副调指挥执行器动作。常用于复杂的、有较大滞后或干扰较大的系统,如大型锅炉的温度控制系统。
十一、正作用:PID 调节器控制输出随被调量增高而增高,随被调量减少而减少。例如在液位控制系统中,液位升高时,输出增加使排水阀开度增大。
十二、反作用:控制输出随被调量增高而降低,随被调量减少而增高。如在加热系统中,温度升高时,输出降低以减少加热功率。
十三、动态偏差:调节过程中任意时刻被调量与设定值的偏差,它不断变化,反映调节的动态过程。
十四、静态偏差:调节稳定后被调量与设定值仍存在的偏差,靠积分作用消除。
十五、回调:调节器作用下,被调量由上升转为下降或反之的趋势变化,表明调节开始生效,系统进入新的调节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