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尔文走线的基本原理
PCB开尔文走线使用四根独立导线分离电流传输和电压测量路径。两根粗导线负责传输主电流,另外两根细导线专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这种设计消除导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的影响,测量结果仅反映被测电阻的真实阻值。
传统两线测量法在检测1mΩ以下电阻时误差超过20%,开尔文四线法将误差控制在1%以内。例如,0.5mΩ分流电阻采用开尔文连接后,20A电流下的电压测量误差从22%降至0.6%。
PCB开尔文走线设计要点
-
分流电阻选型
• 选择四端封装电阻(如2512尺寸),电阻两端设置独立电流端和电压端
• 优先使用温度系数<10ppm/℃的金属合金电阻,降低温漂影响
-
布线规则
• 电流路径用50mil宽铜箔,电压测量线用10mil细线
• 电压线从电阻焊盘中心引出,避开电流路径分支点
• 差分对走线间距保持2倍线宽,减少电磁干扰
-
接地设计
• 采用星型接地,测量地与功率地在运放输入端单点汇合
• 测量地线宽度≥20mil,与大电流地线间隔3mm以上
常见错误与改进方案
错误1:测量线连接位置不当
• 问题:从电流路径分支点引出电压线,引入接触电阻
• 改进:电压线直接连接电阻焊盘内侧,距离焊点边缘<0.2mm
错误2:线宽匹配不合理
• 案例:10A电流使用10mil细线导致温升5℃
• 优化:电流路径铜箔宽度按1A/20mil设计,20A电流使用400mil线宽
错误3:地回路干扰
• 现象:测量地线共享功率地,产生50mV背景噪声
• 解决:单独敷设测量地线,采用磁珠隔离高频噪声
典型应用场景
-
电源模块电流检测
• 使用开尔文连接检测DC-DC电路输出电流
• 在MOSFET源极串联2mΩ电阻,检测精度提升至±0.5%
-
电池管理系统
• 采样0.1mΩ锰铜电阻监测充放电电流
• 四线连接配合24位ADC,实现0.1%测量精度
-
工业传感器
• 应变片信号检测采用开尔文走线
• 消除10cm引线产生的0.1Ω误差,灵敏度提升10倍
工艺参数控制
-
焊盘尺寸:
• 电流端焊盘长度≥3mm,宽度≥2mm• 电压端焊盘尺寸1mm×1mm
-
阻焊开窗:
• 电压测量点开窗直径<焊盘宽度50% -
表面处理:
• 优先选择ENIG工艺,镀金层厚度>0.05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