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情绪行为与行为障碍儿童

3.2-情绪行为与行为障碍儿童

  • 定义与特征
    • 定义:长时间显著表现出一下一种或多种特征点额疾病,它会对教育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 无法学习,并且智力、感官或健康因素无法解释这种情况;
      • 无法与同伴和教师建立或维持令人满意的关系;
      • 正常情况下,有不适当的行为或感受;
      • 总体上有不快乐或抑郁的弥散性心境;
      • 倾向于发展出于个人或学校问题相关的躯体症状或恐惧。
    • 特征:
      • 情绪与行为方面:
        • 外化型:攻击性…
        • 内化型:心理或情绪冲突
      • 智力与学业方面:
        • 学业低成就
        • 平均智商落后
  • 分类与常见类型
    • 分类:
      • 外化型:攻击性…
      • 内化型:心理或情绪冲突
        • 焦虑障碍
        • 恐惧症
        • 抑郁症
        • 强迫症
        • 创伤后应激障碍
        • 攻击性行为
  • 评估与鉴定
    • 评估鉴定方法:
      • 教师和家长的观察
      • 心理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的测评
  • 成因分析
    • 生物因素
      • 遗传、神经或生物化学因素或这些因素的组合
    • 心理因素
      • 心理动力学派:愿望与满足产生矛盾冲突
      • 行为主义学派:建立了某种错误的条件反射和社会学习
    • 环境因素
      • 家庭
        • 父母本身具有情绪和行为问题
        • 家庭成员之间情感淡漠缺乏交流
        • 教育方式不当(专制、溺爱)
      • 学校
        • 学习压力过重
        • 老师批评指责
        • 与同伴相处不融洽
        • 由于问题行为被教师和同伴拒绝
  • 教育干预
    • 1、心理干预
      • 心理动力学派:宣泄和表达无疑是中的矛盾和冲突
      • 行为主义学派:操纵环境结果,以塑造个体良好的被期望的行为,并控制问题行为
      • 社会学习疗法:通过观察榜样的良好行为被奖励的情况来干预问题行为
      • 认知学派:认知重构
    • 2、环境干预
      • 家庭
        • 本身具有情绪或行为问题的父母需要接受干预
        • 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系和爱护;
        • 避免“要求过严/保护过度”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需要,鼓励孩子自主的学习和交往
      • 学校
        • 制定合理、适当的学业目标
        • 对学生更多表扬、鼓励,避免批评、指责
        • 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
        • 与家庭保持良好沟通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