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 芯片后端面试题学习

目录

一. 简述数字IC设计流程

二.如何选择工艺节点(xPyM)

三. Floorplan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3.1 步骤:

3.2 如何评价floorplan好坏

一. 简述数字IC设计流程

1. 项目需求。确定芯片的功能,由架构师来设计架构,用C/C++/Matlab等进行模拟仿真,得出可行的芯片设计方案

2. 前端。利用Verilog等硬件描述语言将体系结构转换为RTL(register-transfer level,寄存器传输级)的硬件描述语言代码,其中需要进行功能仿真验证(动态)、门级仿真(辅助验证)、形式仿真(静态)、STA、逻辑综合(将RTL级描述转化为门级表达,把代码翻译成元器件)

3. 后端。Floorplan、Power、place and route布局布线、PT、DRC(design rule check,设计规则检查)、LVS(layout versus schematic,版图电路图一致性检查)

4. 物理实现。将设计的GDS文件给芯片制造厂商进行物理实现,包括掩膜制作、晶圆加工、封装测试等环节

5. 芯片测试:对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

二.如何选择工艺节点(xPyM)

工艺节点的选择一方面取决于芯片产品性能需求(spec)、另一方面取决于生产成本

表示x层poly(栅极),y层金属层(高层用来走power)

三. Floorplan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3.1 步骤

1. 确定芯片面积:area=std cell area/0.65+macro area/0.82,确定模块尺寸

2. 对于多电源电压的设计,需要创建Voltage domain

3. 摆放macro、IP、IO,注意macro和IP的poly方向、出pin方向、memory之间是否需要留space、memeory原则上需要摆放在boundary边上,交互较多的macro放在一起,

(macro包括memory、PLL等各种IP)

4. 添加placement blockage和routing blockage

5. 对于多电源电压的设计,需要添加power switch cell,来控制std cell电源的开关

6. 添加一些特殊的cell(phtsical cell):

tap cell:也称boundary cells,放在macro、row的两端,std cell的上下边界,防止闩锁效应(两个BJT(三极管)导通,在VDD和VSS之间产生低阻抗电路,两个晶体管反馈电路增益乘积大于1,会使VDD和VSS之间产生大电流)

endcap cell:包围模块四周和macro四周,为了保证栅以及氧化层的一致性,需要在标准单元row两端放置endcap,相当于一种dummy管子,用来保证两边的标准单元左右环境的一致性,避免在光刻时,由于最两端标准单元左右环境不一致导致的性能差异

(tie cell:进行esd静电保护二极管,固定电平,普通隔离作用

decap cell:小电容器,减小动态电压降

filler cell:填充标准单元row中的空白区域,没有逻辑连接)

3.2 如何评价floorplan好坏

1.符合data flow

2.congestion map和cell density适度(拥挤和密度)

3. routing drc相对clean

  • 1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