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系统原理及相关介绍

激光雷达系统组成

激光雷达系统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是主控模块、电源模块、激光发射系统以及激光接收系统。主控模块即是向另外三个模块发布控制指令,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电源模块则是向另外三个模块进行供电。激光发射系统中包含信号发生器、激光发射器以及透镜等。
激光接收系统则包括滤波器、衰减片、SPAD(SiPM)阵列、以及与SPAD相配合使用的温控模块、升压电路、淬灭电路以及信号提取模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激光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相关介绍

信号发生器产生信号触发激光发射器发射波长为905nm或1550nm的激光(850nm的激光雷达主要用于近距,而传统的激光雷达主要以905nm波长为主,该波长激光器件相对成熟,但可能对人眼有危害,1550nm波长较之,对于人眼安全提高40倍。除此之外,905nm波长的激光优势多多,例如成本低,技术成熟等)。激光发射后,经过透镜,照射到目标物体上。目标物体可以看做是朗伯体,即是漫反射的。
反射过后的回波信号经过窄带滤波,再经过衰减片(衰减片的透过率直接影响激光雷达的探测性能)。经过衰减片后,回波信号照射到SPAD上,此时SPAD工作在盖革模式下时,单个光子即可触发雪崩,雪崩电流极剧增大。由于连续大电流会使得APD器件发热,时间过长可能会损坏器件;更重要的是,APD工作在盖革模式下时,自持性雪崩过程无法自动结束,导致系统无法进行下一轮的接收过程。因此,需要进行淬灭,从而终止雪崩,提高APD接收速率。淬灭电路主要包括被动淬灭、主动淬灭和门控淬灭。被动淬灭主要是利用电阻分压,从而使得电压降低,使其退出雪崩状态。主动淬灭主要是通过反馈电路主动降低反向偏置电压,从而退出雪崩。门控淬灭,则是保持发射器和探测器的二者的频率相同,同时保证光子到来时探测器处于盖革模式下,光子不应该来的时候处于截止状态。该淬灭方式降低了暗计数。经过淬灭后,SPAD退出雪崩状态,经过升压电路升压后,再次工作在盖革模式下,即可再次接收。升压的这段时间无法接收,称为死时间,死时间的长度对激光雷达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雪崩电流或其他表现形式,如电压等经信号提取后,送入主控模块进行计算,得到距离信息等。计算的方法主要有dTOF(直接时飞法)等,其余的包括三角测量法、结构光注入等。

影响激光雷达探测性能的因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宏观上

影响激光雷达系统的探测性能的因素主要有探测概率、虚警概率、测距精度、成像帧频、以及系统的紧凑小型化等。

  1. 探测概率主要是指在目标时间内,系统输出信息的概率。
  2. 虚警概率主要是在非目标时间内,系统输出信息的概率
  3. 测距精度则是测量距离的精度。

其中探测概率、虚警概率、测距精度都与接收系统的衰减片透过率有关,衰减片透过率越高,虚警概率越高,测距精度越差。而探测概率与衰减片透过率呈非线性关系,表现为随着衰减片透过率增大,探测概率先增大后降低。
为了提高激光雷达的探测性能,需要想方设法地降低系统中的噪声
噪声主要包括暗计数和背景光噪声。

微观上

激光接收系统中的SPAD也影响着激光雷达系统的探测性能。
影响其工作的因素和参数主要有以下几种:

  • 暗计数
    暗计数一般是指无光条件下,由其他噪声误触所引起的,主要是由高温激发和隧道效应

  • 温度。
    温度影响载流子受到的约束,工作温度越低,击穿电压越低,同时暗计数率降低

  • 反偏电压差值
    反偏电压值超出击穿电压值定义为Ve,该参数大小对于雪崩电压、探测效率、暗计数等都有所影响。Ve越大,探测效率增大,呈对数形式
    升高反偏电压会使得内部电荷产生率升高,暗计数率升高

  • 量子效率
    量子效率是APD输出电子数量与接收光子数量的比值,显然量子效率越高,系统的探测效率越高。

  • 死时间
    死时间越大,光子计数值越低,探测效率越低

前言: 说起来,该3D激光扫描测距仪(3D激光雷达)就核心设计原理来而言,应该在激光键盘(https://www.cirmall.com/circuit/2978/detail?3)设计项目之后。现在给大伙讲讲3D扫描测距仪的相关原理和制作细节。请耐心读完,方可吸收其中的精华。 在开始介绍原理前,先给出一些扫描得到的3D模型以及演示视频,给大家一个直观的认识 扫描得到的房间一角: 扫描的我 扫描仪实物 激光三角测距原理这里统一列出他们的参数: 摄像头:VGA画质的USB摄像头,30fps (市面普遍可以购买的型号)。非广角 激光器:50mW 红外一字线激光 808nm 滤光片:10mm直径红外低通滤光片 舵机:HS-322hd 43g标准舵机 本文结构简单介绍激光雷达产品的现状 : 线状激光进行截面测距原理 3D激光扫描仪的制作考虑 参考文献 简介-激光扫描仪/雷达: 这里所说的激光扫描测距仪的实质就是3D激光雷达。如上面视频中展现的那样,扫描仪可以获取各转角情况下目标物体扫描截面到扫描仪的距离,由于这类数据在可视化后看起来像是由很多小点组成的云团,因此常被称之为:点云(Point Clould)。在获得扫描的点云后,可以在计算机中重现扫描物体/场景的三维信息。 这类设备往往用于如下几个方面: 机器人定位导航 目前机器人的SLAM算法中最理想的设备仍旧是激光雷达(虽然目前可以使用kinect,但他无法再室外使用且精度相对较低)。机器人通过激光扫描得到的所处环境的2D/3D点云,从而可以进行诸如SLAM等定位算法。确定自身在环境当中的位置以及同时创建出所处环境的地图。这也是我制作他的主要目 的之一。 零部件和物体的3D模型重建 地图测绘 现状: 目前市面上单点的激光测距仪已经比较常见,并且价格也相对低廉。但是它只能测量目标上特定点的距离。当然,如果将这类测距仪安装在一个旋转平台上,旋转扫描一周,就变成了2D激光雷达 (LIDAR)。相比激光测距仪,市面上激光雷达产品的价格就要高许多: Hokuyo 2D激光雷达截图: 上图为Hokuyo这家公司生产的2D激光雷达产品,这类产品的售价都是上万元的水平。其昂贵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往往采用了高速的光学振镜进行大角度范围(180-270)的激光扫描,并且测距使用了计算发射/反射激光束相位差的手段进行。当然他们的性能也是很强的,一般扫描的频率都在10Hz以上,精度也在几个毫米的级别。 2D激光雷达使用单束点状激光进行扫描,因此只能采集一个截面的距离信息。如果要测量3D的数据 ,就需要使用如下2种方式进行扩充: 采用线状激光器 使用一个2D激光雷达扫描,同时在另一个轴进行旋转。从而扫描出3D信息。 说明: 第一种方式是改变激光器的输出模式,由原先的一个点变成一条线型光。扫描仪通过测量这束线型光在待测目标物体上的反射从而一次性获得一个扫描截面的数据。这样做的好处是扫描速度可以很快 ,精度也比较高。但缺点是由于激光变成了一条线段,其亮度(强度)将随着距离大幅衰减,因此测距范围很有限。对于近距离(<10m)的测距扫描而言,这种方式还是很有效并且极具性价比的,本文介绍激光雷达也使用这种方式, 对于第二种方式,优点是可以很容易用2D激光雷达进行改造,相对第一种做法来说,他在相同的激光器输出功率下扫描距离更远。当然,由于需要控制额外自由度的转轴,其误差可能较大,同时扫描速度也略低。 这类激光雷达产品目前在各类实验室、工业应用场景中出现的比较多,但对于个人爱好着或者家用 设备中,他们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当然,目前也有了一个替代方案,那就是kinect,不过他的成像 分辨率和测距精度相比激光雷达而言低了不少,同时无法在室外使用。 低成本的方案 造成激光雷达设备高成本的因素为 使用测量激光相位差/传播时间差测距 高速振镜的高成本 矫正算法和矫正人工成本 对于个人DIY而言,第三个因素可以排除,所谓知识就是力量这里就能体现了:-) 对于前2个因素,如果要实现完全一样的精度和性能,那恐怕成本是无法降低的。但是,如果我们对精度、性能要求稍 微降低,那么成本将可以大幅的下降。 首先要明确的是投入的物料成本与能达成的性能之间并非线型比例的关系,当对性能要求下降到一 定水平后,成本将大幅下降。对于第一个因素,可以使用本文将介绍的三角测距方式来进行。而对于 扫锚用振镜,则可以使用普通的电机机构驱动激光器来替代。 本文介绍的低成本3D激光扫描仪实现了如下的成本/性能: 成本:~¥150 测量范围:最远6m 测量精度:(测量距离与实际距离的误差)最远6m出最大80mm误差,近距离(<1m),误差水平在 5mm以内 扫描范围:180度 扫描速度:30 samples/sec (比如以1度角度增量扫描180度,耗时6秒) 对于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