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台积电2025.3.22

一.发展历程

1.1 创立背景

台积电的创立背景源于20世纪80年代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重大变革。1987年, 张忠谋 在台湾创立了台积电,总部位于新竹科学园区。作为全球第一家专注于代工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台积电的诞生标志着晶圆代工模式的开创。

张忠谋的创业构想源于对传统半导体产业模式的洞察。当时,全球半导体行业主要采用 IDM模式 (集成设备制造商),即企业自行设计、生产和销售芯片。然而,这种模式对资金和技术要求极高,限制了许多新兴企业的发展。张忠谋意识到,专业化分工可能是半导体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于是决定创立一家专注于晶圆代工的企业。

台积电的创立背景还与当时的产业环境密切相关:

  1. 全球半导体产业重心向亚洲转移 :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日本的半导体企业面临激烈竞争,开始将部分生产环节外包给亚洲地区。这为台积电提供了发展机遇。

  2. 台湾地区政府的产业政策支持 :台湾当局积极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为台积电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

  3. 人才优势 :台湾地区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台积电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资金方面,台积电的创立得到了多方支持:

资金来源比例说明
政府投资48.3%反映了台湾当局对半导体产业的重视
荷兰飞利浦27.5%体现了国际合作在台积电创立过程中的重要性
省内企业24.2%虽然与半导体产业无关,但反映了当时台湾企业对新兴产业的投资热情

这种多元化的资金结构为台积电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其能够迅速建立起先进的生产设施和技术研发体系。

1.2 技术演进

在台积电的发展历程中,技术演进是其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公司自1987年成立以来,平均每两年推出一代新制程,展现出持续的创新能力。其中, 0.13微米制程技术 的突破尤为重要,它标志着台积电在铜制程和低介电系数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提升了芯片性能,还为后续更先进制程的研发奠定了基础。随后,台积电在 16纳米FinFET制程 上实现了更大的突破,将芯片性能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推动了台积电自身的发展,也为整个半导体行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1.3 关键转折

在台积电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个关键转折点对其成长和全球地位产生了深远影响:

  1. 获得英特尔资质认证和代工订单 (1988年):这一事件标志着台积电正式进入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为其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英特尔作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企业,其认可不仅提升了台积电的声誉,还为公司带来了宝贵的技术交流机会,加速了台积电的技术进步。

  2. 决定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建设先进制程工厂 (2020年):这一决策不仅反映了台积电在全球布局上的战略调整,也凸显了其在应对地缘政治风险方面的智慧。通过在美国建立先进制程工厂,台积电不仅能够更接近主要客户,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政府对其技术依赖的担忧。

  3. 2纳米制程技术的突破和扩产计划 :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巩固了台积电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领先地位,还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2纳米制程技术的应用将使台积电能够满足人工智能、5G通信等领域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进一步拓展其市场份额。

  4. 停止为华为代工 (2020年):这一决定虽然给台积电带来了短期的财务压力,但也促使公司加速了全球布局的调整。通过多元化客户结构,台积电降低了对单一客户的依赖,增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这些关键转折点共同塑造了台积电今天的全球地位和行业影响力,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全球半导体竞争中保持领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经营规模

2.1 产能布局

台积电作为全球领先的晶圆代工厂,其产能布局策略对公司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公司采取了多元化的产能布局,既保持了在台湾地区的核心地位,又积极拓展全球市场,以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和客户需求。

台积电的产能布局主要集中在台湾地区,特别是台南科学园区的Fab 18B工厂。这座工厂是台积电先进制程的主要生产基地,负责3nm和5nm制程的量产。2024年,Fab 18B的3nm产线产能将从60K增加至100K,以满足苹果等主要客户的需求。

除了台湾地区,台积电还积极拓展海外产能:

  1. 美国 :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投资650亿美元建设Fab 21工厂,分三个阶段完成。其中,Fab 21 P1工厂预计2025年一季度末正式量产,到第二季度实现满载30k产能。

  2. 日本 :在熊本县建设两座晶圆厂,总投资额225亿美元。熊本一厂已于2024年12月开始量产,主要生产12至28纳米制程逻辑半导体;熊本二厂将生产更尖端的6纳米制程半导体,预计2027年底投产。

  3. 德国 :与博世、英飞凌、恩智浦等三家欧洲半导体公司共同投资约100亿欧元,在德累斯顿建设12英寸晶圆厂,月产能为4万片12英寸晶圆,预计2027年底投产。

这种全球布局不仅有助于台积电分散风险,还能更好地服务当地客户。例如,在美国建设先进制程工厂可以更接近苹果等主要客户,提高响应速度和供应链灵活性。同时,海外工厂的建设也有助于缓解地缘政治压力,特别是在美国政府对半导体供应链安全日益关注的背景下。

然而,台积电的产能布局仍面临一些挑战。海外工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通常高于台湾地区,这可能对公司的利润率产生一定影响。此外,不同地区的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也存在差异,如何确保海外工厂的技术能力和产品质量与台湾总部保持一致,是台积电需要持续解决的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市占份额

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台积电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继续保持着领先地位。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报告,2024年第二季度,台积电以 62%的市场份额 位居全球芯片代工行业首位。

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台积电在高端制程技术方面的优势,也凸显了其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强大竞争力。相比之下,三星以13%的份额紧随其后,而中芯国际和台湾联电则分别以6%的份额并列第三。

2.3 财务表现

台积电作为全球领先的晶圆代工厂,其财务表现一直保持强劲。公司的营收、利润和资产等关键财务指标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彰显了其在半导体行业的主导地位。

2.3.1 营收

近年来,台积电的营收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达到 5200亿新台币 ,同比增长12%。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 先进制程技术的需求增加产能利用率的提升

2.3.2 利润率

在利润率方面,台积电同样表现出色。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的 毛利率为55%,净利率为35% 。这一水平不仅远高于行业平均,也体现了台积电在高端制程技术上的竞争优势。

2.3.3 资产

从资产角度来看,台积电的财务状况同样稳健。截至2024年6月,公司的 总资产达到3.2万亿新台币 ,其中 现金及等价物约为1.2万亿新台币 。这一强大的现金储备为公司的持续投资和技术研发提供了坚实的财务基础。

2.3.4 投资

在投资方面,台积电保持着高强度的投入。2024年,公司预计全年 资本支出将达到220亿美元 ,主要用于先进制程技术的研发和新工厂的建设。这一投资策略不仅巩固了台积电在高端制程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台积电的财务表现与其技术创新密切相关。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尤其是对 3nm和2nm制程技术 的研发,不仅推动了技术进步,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收入增长点。例如,3nm制程技术的量产和商业化应用,有望为台积电带来更高的附加值和利润率。

然而,台积电的财务表现也面临一些挑战。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都可能对公司的营收和利润产生影响。为此,台积电正在积极调整全球布局,以分散风险并保持财务稳健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技术实力

3.1 工艺制程

台积电作为全球领先的晶圆代工厂,其工艺制程技术的演进一直处于行业前沿。公司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推出更先进的制程,以满足客户对高性能、低功耗芯片的需求。以下是台积电主要的工艺制程节点及其技术特点:

  1. 3纳米制程(N3)

    • 技术特点 :采用25个极紫外线(EUV)层,部分使用双重曝光技术
    • 应用领域 :超高性能应用
    • 优势 :提高逻辑和SRAM晶体管密度,提供更好的工艺窗口、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
  2. 2纳米制程(N2)

    • 技术特点 :采用纳米片晶体管(GAAFET)和背面供电技术
    • 应用领域 :下一代高性能芯片
    • 优势 :减少泄漏,可灵活调整通道宽度以优化性能和功耗
  3. 5纳米制程(N5)

    • 技术特点 :基于7纳米制程的全节点微缩工艺
    • 应用领域 :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5G通信等
    • 优势 :提高良率,降低SRAM单元尺寸
  4. 7纳米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制程(N7)

    • 技术特点 :采用FinFET晶体管结构
    • 应用领域 :移动设备、高性能计算
    • 优势 :相比10纳米制程,逻辑密度提高1.6倍,速度提升约20%,功耗降低约40%
  5. 16纳米FinFET制程(16FF)

    • 技术特点 :首次采用FinFET晶体管结构
    • 应用领域 :高端移动设备、网络通信
    • 优势 :相比20纳米制程,逻辑密度提高2倍,速度提升约15%,功耗降低约35%

台积电的工艺制程演进体现了其持续的创新能力和技术领导力。通过不断突破摩尔定律的限制,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性能更优、功耗更低的芯片解决方案,巩固了其在全球半导体代工市场的领先地位。

3.2 研发能力

台积电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企业,其研发能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巨额的研发投入,不断巩固其在先进制程技术领域的优势。

台积电的研发实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研发投入规模
  • 2021年全年研发总支出占营收的7.9%,相当于或超越了许多其他高科技领导公司的规模。
  1. 先进制程技术
  • 3纳米鳍式场效晶体管制程(FinFET)技术 :预计2022下半年开始量产
  • N3增强型(N3E)技术 :N3技术的强化版,针对行动通讯与高效能运算应用
  • 2纳米技术 :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1. 特色制程技术
  • 第五代CoWoS技术 :硅中介层面积高达2,500平方毫米,可容纳至少二个系统单晶逻辑芯片和八个高频宽存储器(HBM)小芯片堆栈
  • 第七代整合型扇出层叠封装技术(InFO-PoP) :支援具备增强散热性的行动应用
  1. 记忆体技术
  • 40纳米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RRAM) :进入量产阶段
  • 28纳米和22纳米RRAM技术 :准备量产,作为物联网市场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1. 射频技术
  • 16纳米FinFET精简型射频技术 :2021年接获多个客户产品的投片
  1. 汽车电子技术
  • 22纳米超低漏电嵌入式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技术 :2021年完成超过100万次的循环操作耐久性和回流焊接能力的验证,展现了汽车AEC-Q100 Grade-1能力
  1. 影像传感器技术
  • 四相侦测(Quad Phase Detection, QPD)CMOS传感器结构 :实现13%的画素尺寸微缩,支援行动影像市场

这些研发成果不仅体现了台积电在半导体制造技术上的持续创新能力,也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不断推出先进制程和特色制程技术,台积电能够满足客户对高性能、低功耗芯片的需求,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半导体代工市场的领先地位。

3.3 专利储备

在探讨台积电的技术实力时,专利储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根据台当局“智慧财产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台积电共申请专利1956件,同比增长28%,均为发明专利。这一数据不仅创下公司历史新高,还使台积电连续八年在全台专利申请量排名中位居榜首。

值得注意的是,台积电在专利管理方面采取了创新的“商业秘密注册制度”,将商业秘密管理纳入企业ESG战略,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领先地位。这种全面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不仅体现了台积电对创新的重视,也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竞争格局

4.1 全球地位

台积电作为全球晶圆代工行业的领导者,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公司的全球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份额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报告,2024年第三季度,台积电以 64%的市场份额 稳居全球晶圆代工市场首位。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台积电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也反映了其在高端制程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

  2. 技术创新 :台积电在先进制程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其全球地位。公司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实现 2纳米制程技术的量产 ,这一技术突破将使台积电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保持领先优势。

  3. 全球布局 :台积电的全球化战略也为其赢得了更多国际客户和政府支持。例如,公司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建设的Fab 21工厂,不仅加强了与苹果等美国大客户的合作,还为台积电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平台。

  4. 客户关系 :台积电与全球主要芯片设计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的客户名单涵盖了苹果、英伟达、高通等行业巨头,这不仅为台积电带来了稳定的订单,也使其能够参与到全球最前沿的芯片设计项目中,进一步提升其技术水平和行业影响力。

  5. 品牌价值 :根据英国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5“全球半导体品牌价值30强”排行榜,台积电以 342.4亿美元的品牌价值 位居第二,仅次于英伟达。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了台积电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

  6. 行业标准制定 :作为全球晶圆代工行业的领导者,台积电在制定行业标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司参与的多项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工作,不仅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也进一步巩固了台积电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通过这些方面的综合表现,台积电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中确立了不可撼动的领导地位,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

4.2 主要对手

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台积电面临着来自多个方面的挑战。其主要竞争对手包括:

竞争对手主要特点
三星以13%的市场份额紧随台积电,在内存芯片制造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中芯国际以6%的市场份额并列第三,在中国大陆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台湾联电同样以6%的市场份额并列第三,专注于成熟制程芯片代工

这些竞争对手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台积电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中的主要挑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3 合作伙伴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台积电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其中,与 微芯科技(Microchip) 的合作尤为引人注目。双方于2024年扩大了合作,在台积电位于日本熊本县的JASM工厂实现了 40纳米专业制造能力 。这一合作不仅增强了微芯科技的供应链韧性,还提升了其在汽车、工业和网络应用等市场的服务能力。通过与台积电的合作,微芯科技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因素带来的供应中断风险,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可靠的产品和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五.产业链关系*

5.1 上游供应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台积电作为晶圆代工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上游供应体系的构建和管理对公司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台积电的上游供应链主要包括 设备供应商材料供应商 ,这些供应商的稳定供应和技术支持是台积电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台积电的设备供应商主要集中在日本和美国,其中 东京电子(Tokyo Electron)斯科半导体(Screen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是其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东京电子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之一,为台积电提供各种先进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如刻蚀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等。斯科半导体则是台积电化学冲洗机的重要供应商,其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台积电的生产效率和芯片质量。

然而,台积电对这些供应商的依赖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近年来,台积电多次面临上游设备供应瓶颈的问题,影响了公司的产能扩张和订单交付。例如,2022年夏天,台积电紧急派遣高管团队前往日本考察设备供应商,原因是产能扩张计划受到上游供应瓶颈的严重影响。

在材料供应商方面,台积电同样面临供应风险。以 氟聚合物 为例,这是一种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广泛使用的高性能塑料,其供应主要集中在美日等少数国家的几家公司。由于氟聚合物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处理技术,其产能增长相对缓慢,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半导体市场需求。这种供应瓶颈可能会对台积电的生产计划和技术创新造成潜在影响。

为了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台积电正在积极推进供应链多元化策略。公司要求上游供应商尽量在其生产基地周边建厂,以缩短供应周期,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韧性。此外,台积电还通过投资和合作等方式,支持本地供应商的发展,试图构建更加稳健的本土供应链体系。

5.2 下游客户

台积电作为全球领先的晶圆代工厂,其下游客户涵盖了全球各大知名半导体企业。公司的客户群体不仅广泛,而且高度集中,主要分布在北美和亚太地区。以下是台积电主要下游客户的详细信息:

客户名称所在地区合作起始时间合作项目内容客户订单量占台积电营收比例
苹果公司美国2014年为iPhone系列代工A系列处理器约25%2023年:25.18%
英伟达美国2004年代工AI芯片(如H100)约10%2023年:10.11%
高通美国2007年代工骁龙系列移动平台约6%2023年:6.45%
博通美国2003年代工网络通信芯片约6%2023年:6.45%
AMD美国2009年代工锐龙系列CPU约5%2023年:5.54%
联发科中国台湾2001年代工移动SoC芯片约5%2023年:5.21%
英特尔美国2016年代工FPGA芯片约4%2023年:3.91%
索尼日本2013年代工图像传感器芯片约2%2023年:<2%
迈威尔科技美国2006年代工网络通信芯片约2%2023年:<2%
亚马逊美国2017年代工数据中心芯片约2%2023年:<2%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台积电与英伟达的合作日益紧密。2024年第三季度,英伟达在台积电5nm制程中的占比已达37%,相比第二季度增长了7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台积电在高端AI芯片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此外,台积电与苹果的合作也不断深化。自2014年为iPhone 6系列代工A8处理器以来,双方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在先进制程技术方面,苹果始终是台积电的首要客户。例如,iPhone 15 Pro采用了台积电3nm制程工艺,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芯片性能,也为台积电带来了新的收入增长点。

5.3 商业模式

台积电采用 专业代工模式 ,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通过持续投资先进制程技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性价比的芯片制造服务。台积电的盈利主要来源于 代工服务收费 ,通过与全球知名芯片设计公司的紧密合作,实现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张。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客户的研发成本,也使台积电能够专注于技术创新,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六.发展战略

6.1 扩产计划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台积电作为行业领导者,正积极推进其全球产能扩张战略。公司的扩产计划不仅体现了其对未来市场需求的信心,也反映了其在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和满足客户需求方面的战略考量。

台积电的扩产计划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区:

美国
  • 投资额 :1000亿美元
  • 新增产能 :3座晶圆厂、2座先进封装设施、1个研发中心
  • 预计投产时间 :未来4年分阶段投入
  • 意义 :满足美国本土芯片需求,提升供应链安全性
日本
  • 投资额 :超过200亿美元
  • 新增产能 :2座晶圆厂
  • 预计投产时间 :2024年底动工,2027年底投产
  • 意义 :服务当地客户,分散地缘政治风险
德国
  • 投资额 :约100亿欧元
  • 新增产能 :1座12英寸晶圆厂
  • 预计投产时间 :2027年底投产
  • 意义 :开拓欧洲市场,加强与当地客户合作
中国台湾
  • 新增产能 :2nm制程产能
  • 预计投产时间 :2025年开始量产
  • 意义 :巩固本土优势,满足高端芯片需求

这些扩产计划的实施将显著提升台积电的全球产能布局。特别是在美国的大规模投资,不仅是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单笔投资,也使其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一外国直接投资项目之一。这一战略举措不仅有助于台积电更好地服务当地客户,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缘政治压力,确保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然而,扩产计划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美国工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劳工文化冲突问题,以及全球成熟制程产能过剩的担忧。为应对这些挑战,台积电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安全管理、推进供应链多元化和优化产能结构等,以确保扩产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6.2 区域布局

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代工企业,其区域布局策略对公司的持续发展和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近年来,台积电正积极推进从集中化向分散化的战略转变,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多个生产基地,以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和满足不同地区客户的需求。

台积电的全球布局主要集中在亚洲、美洲和欧洲三大区域:

  1. 亚洲地区
  • 台湾总部 :核心生产基地,拥有4座12英寸晶圆厂、4座8英寸晶圆厂和1座6英寸晶圆厂
  • 中国大陆 :南京和上海设有工厂,主要负责先进制程的研发和生产
  • 日本 :熊本县建有两座晶圆厂,总投资额225亿美元
    • 熊本一厂:2024年12月开始量产,主要生产12至28纳米制程逻辑半导体
    • 熊本二厂:预计2027年底投产,生产更尖端的6纳米制程半导体
  1. 美洲地区
  • 美国 :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投资650亿美元建设Fab 21工厂
    • Fab 21 P1工厂:预计2025年一季度末正式量产,第二季度实现满载30k产能
  1. 欧洲地区
  • 德国 :与博世、英飞凌、恩智浦共同投资约100亿欧元,在德累斯顿建设12英寸晶圆厂
    • 预计2027年底投产,月产能为4万片12英寸晶圆

这种多元化的区域布局不仅有助于台积电分散风险,还能更好地服务当地客户。例如,在美国建设先进制程工厂可以更接近苹果等主要客户,提高响应速度和供应链灵活性。同时,海外工厂的建设也有助于缓解地缘政治压力,特别是在美国政府对半导体供应链安全日益关注的背景下。

然而,台积电的区域布局战略也面临一些挑战。海外工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通常高于台湾地区,这可能对公司的利润率产生一定影响。此外,不同地区的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也存在差异,如何确保海外工厂的技术能力和产品质量与台湾总部保持一致,是台积电需要持续解决的问题。

6.3 技术路线

在台积电的技术路线中, 2纳米制程技术 是近期的重点发展方向。根据公司规划,2025年下半年将开始在第一代GAAFET N2节点上量产芯片,随后将推出性能增强型N2P和电压增强型N2X版本。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N2系列将引入新的NanoFlex功能,允许芯片设计人员混合和匹配不同库的单元,以优化性能、功耗和面积(PPA)。这一创新技术将为客户提供更大的设计灵活性,有望推动芯片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mozun2020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