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历程
1.1 创立背景
超威半导体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简称AMD)创立于1969年,这一年正是半导体行业蓬勃发展的时期。AMD的创立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美国半导体行业正经历着一场革命。
AMD的创立源于仙童半导体公司的人才流失。仙童半导体是当时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企业,但由于研发预算缩减等因素,大量优秀人才选择离开,创办自己的半导体公司。AMD的创始人杰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就是其中之一。
1969年5月1日,杰里·桑德斯带领8名仙童半导体的前同事,共同创立了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公司成立初期,规模非常小,所有员工都只能在联合创始人John Carey的起居室中办公。由于公司前景不被看好,AMD仅募集到7.5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资金,以合计1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注册公司。
AMD创立的初衷是为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行业设计和制造创新的微处理器产品。公司定位为”第二供应商“,主要通过重新设计其他公司的产品,提高其效率和速度,为市场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尽管起步艰难,AMD凭借其创新能力和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力,逐渐在半导体行业站稳脚跟。公司成立不久后,迁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租用一家地毯店铺后面的两个房间作为办公地点。1969年9月,AMD筹得生产所需资金,迁往加州森尼韦尔的901 Thompson Place,标志着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AMD的创立背景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半导体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创新精神。公司创始人杰里·桑德斯凭借其销售背景和创业决心,带领AMD在英特尔等行业巨头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发展里程
AMD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起伏,经历了多个关键的转折点和战略调整。公司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
早期发展阶段(1969-1981年) :AMD于1969年由杰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创立,初期定位为“第二供应商”,主要通过重新设计其他公司的产品来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1972年,AMD成功上市,并在1973年设立了首个海外生产基地。
-
与英特尔的合作与竞争阶段(1982-1994年) :1982年,AMD与英特尔签署合作协议,成为英特尔微处理器的“第二来源”。然而,1984年英特尔决定不再向AMD提供产品信息,引发了长达8年的法律纠纷。1994年,AMD最终获得了英特尔x386及x486微码的使用权,为其自主研发奠定了基础。
-
自主创新与市场突破阶段(1996-2006年) :1996年,AMD推出首款自研开发的处理器“5K86”(后更名为“K5”),标志着公司开始走向自主创新。随后的K6系列处理器以其高性价比成功打破了英特尔在处理器市场的垄断局面。2003年,AMD推出业界首款兼容32位x86架构的速龙64处理器,引领桌面处理器进入64位时代。
-
战略调整与挑战阶段(2006-2014年) :2006年,AMD收购显卡制造商ATI,成为首家同时拥有CPU和GPU的厂商。然而,这一收购也带来了财务压力和整合挑战。随后几年,AMD面临美国次贷危机、英特尔策略转变等外部威胁,内部管理不善和财务预测失误等问题也逐渐浮现。2008年,AMD宣布分拆其制造业务,转型为无晶圆厂的半导体设计公司。
-
复兴与转型阶段(2014年至今) :2014年,苏姿丰博士接任AMD首席执行官,带领公司进行全面转型。她制定了专注于扎实工程的新路线图,推出了Zen微架构,为AMD的复兴奠定了基础。随后,AMD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 2017年 :推出Ryzen系列处理器,重返桌面游戏领域
- 2017年 :推出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展示了RDNA架构的潜力
- 2018年 :推出Epyc服务器芯片,开始进军数据中心市场
- 2019年 :推出Zen 2架构,采用基于小芯片的新设计
- 2020年 :推出Zen 3架构,实现重大IPC提升,在单线程性能上超越英特尔
- 战略拓展与多元化阶段(2022年至今) :2022年2月,AMD以500亿美元收购FPGA供应商赛灵思,标志着公司进入人工智能领域。这一收购不仅丰富了AMD的产品线,也为其在新兴技术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些关键的战略调整和技术突破,AMD成功实现了从“价格实惠”的替代品到真正竞争者的转变,在处理器、显卡和服务器芯片等多个领域重新确立了自己的市场地位。
1.3 技术突破
AMD在其发展历程中实现了多项重大技术突破,这些突破不仅推动了公司的发展,也对整个半导体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本节将详细介绍AMD的三项关键技术突破及其对公司发展的推动作用。
- Zen微架构的推出 :2017年,AMD推出了Zen微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