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古典管理理论与我国当代企业形态
称号
泰罗(泰勒)= “科学管理之父”
法约尔 = “经营管理之父”
约伯 = “组织理论之父”
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工表与茶几相适应
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出版
泰罗理论包括:
1、劳动动作标准化、劳动时间定额
2、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3、对工人进行选择、培训、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
5、管理和劳动分离,管理叫“计划职能”,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1)工作定额: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就必须进行时间和动作研究。
(2)标准化:标准的操作方法;标准的工具;标准的作业环境。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挑选一流的工人。
(4)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记忆
工表与茶几相适应
如何评价?
进步:将科学引入了管理领域、生产效率提升2‐3倍
局限:把人看成“机器”,且工作标准均以最强壮、技术最熟练工人为定额标准,常人难以达到和忍受,最大限度压榨工人
当今管理者如何运用科学管理:
1、分析必须完成的基础工作任务
2、运用时间与动作研究提出无意义的动作
3、招聘最符合标准的员工、或设计与产出相关的激励系统
法约尔14条管理原则⭐️——5+6+14——6:鸡上菜,安徽馆;14:
- 劳动分工
- 职权对等
- 纪律
- 统一指挥
- 统一方向(或统一领导)
-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 报酬公平
- 集中
- 等级制度
- 秩序
- 公平
- 稳定
- 主动精神
- 团队精神
法约尔14条的贡献:
在管理的范畴、管理的组织理论、管理的原则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为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鸡上菜,安徽馆;14:
口诀:(自行把原文补在口诀后面)
五种职能:计组指协控
六项基本活动:技商财,安管会
十四条原理:
一首(首创精神)
二公(分工、公平)
二统(统一指挥、统一领导)
三人(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人员稳定)
四级(纪律、等级链与跳板、集权与分权、集体精神)
立志背过(权利与责任、秩序)
霍桑实验⭐️——照明装配室访谈接线
产效率的影响;原本设想的“外部因素”影响并不明显,但发现影响实验组的因素是“对工人进行谈话”,使得被谈话的工人和其他人有“身份差异”;
结论:
1、企业职工有“社会属性”,物质条件的提升,不是刺激生产率的关键。
2、满足社会欲望,提高士气(积极性、主动性等)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集体中有“非正式组织”。
4、针对以上采用新型领导方法:组织集体工作,提高士气。
如何评价?
进步:第一次把研究的重点从工作和物的因素上转移到人的因素上,在理论上对古典管理理论作了开辟和补充。
局限:过分依赖于“非正式组织”对情感层面过分强调。
当今管理者如何运用行为方法:
行为方法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如今的组织管理。
为今天的激励、领导力、群体行为等其他的行为方法奠定了基础。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制度
现代企业的特质
- 产权明晰。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出资者;企业拥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企业是享有民事法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 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资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 出资者按其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包括资产受益权、重大决策权等;同时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为限对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
- 企业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
- 企业实行权责分明、科学管理、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矛盾
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全面加强;但在对GDP的追求。同时,大部分企业唯利是图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普遍放松了生态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监督,漠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
有些管理者不惜牺牲国家利益,造成企业结构严重扭曲、产能严重过剩、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单位GDP资源消耗系数极高,环境污染严重。
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制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经济发展要强调资源的配置效率,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地位”的定位;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
管理的基本原理
系统原理— —整体、动态、开放。
人本原理— —职工是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服务于人是目的;是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责任原理— —权限‐责任‐利益遵循等边三角形原则;赏罚分明、公正及时。
效益原理— —局部与全体统一;管理者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