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事件相机】,原文链接:事件相机标定实践 - 闪烁棋盘格标定
最近项目需要,做了下“闪烁棋盘格标定”的实践。本文详细介绍标定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生成棋盘格视频
由于事件相机仅能获取变化的像素,传统的棋盘格静置不动时完全看不到,只有在移动棋盘格时能够看到棋盘格的边界,但这边界不足以用传统方法进行标定。所以一种标定思路就是,生成一段儿闪烁的棋盘格视频,让棋盘格中黑色的方块快速的“消失-出现”,产生“变化”。如下视频:
视频可以很简单的用opencv生成。为了更方便自定义,我写了一段儿代码,用于生成上面的视频。代码链接:https://github.com/LarryDong/blinking_chessboard
代码使用方法:
python genearte_video.py
--pattern ../pattern/chessboard.png
--frequency 10
--duration 5
--name output_video.avi
--encoder MJPG
其中pattern
参数给出需要闪烁的棋盘格图片,frequency
和duration
分别为闪烁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生成的视频的默认名称为output_video.avi,编码方式为MJPG。
二、拍摄闪烁图片
将保存的视频在一块电脑屏幕上滚动播放,用事件相机进行捕捉,生成单色的event frame。关于event frame的介绍和生成,可以参考另一个github代码https://github.com/LarryDong/event_representation。
调整显示屏和相机的相对位置,拍摄十数张图片,用于标定。
三、标定
接下来可以采用任何你喜欢的标定工具进行标定。我个人用过Matlab,ROS,OpenCV,Kalibr等,但认为最好用的还是Matlab标定:界面非常友好且方便可视化。能够看出每个图片的角点检测结果、重投影误差、空间摆放位置、去畸变结果等。
标定结果:
四、注意事项
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在这里总结并提醒大家。
- 对焦,让闪烁棋盘格的显示屏在event frame中的边缘尽可能清晰。注意是对焦而不是调焦,调焦的话焦距变了就没法标定了。
- 设置合理的棋盘格闪烁频率和event frame的持续时间间隔。如果闪烁频率低,且event frame的积累时间间隔短,大部分的event frame是抓不到闪烁时刻数据的。当然也可以多抓拍几次。
- 选择屏幕刷新频率大的显示器播放视频。原因有二:一是如果刷新频率是60hz,那无论闪烁视频的频率是多少,屏幕显现出来的变化频率肯定小于60,且还可能出现拍效应(beat effect)的问题;二是有可能捕捉时正好拍到了棋盘格的刷新间隔,造成棋盘格不完整。
- 屏幕不要有反光。如果有反光,反射了人影、照明灯等,会造成棋盘格不完整。实践表明影响不是特别大,但还是尽可能的避免吧。
五、总结
- 闪烁棋盘格标定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 闪烁的频率、相机拍摄事件的积累时间、显示屏质量都会影响标定精度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事件相机】,分享和交流事件相机的相关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