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毫米波雷达行业发展2——产业

2.1 车载毫米波雷达产业链结构

2.1.1 毫米波雷达系统结构

        毫米波雷达主要包括雷达射频前端、数字信号处理器、后端算法三部分。其中,射频前端由天线、射频前端 MMIC 芯片构成。射频前端 MMIC 芯片和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是毫米波雷达 的两大功能性器件。此外,毫米波雷达系统还包括电源、通信芯片(CAN收发器、以太网等)、 存储单元(SRAM、Flash、LPDDR 等)等外围的电路,以及整流罩、塑料底板等组件。

图表 2 楚航科技毫米波雷达硬件结构

车载毫米波雷达系统的构成:

        (1)天线:是发射和接收毫米波调频信号的组件。天线设计是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关键设计之一。天线通常采用微带贴片天线。微带贴片天线需要选用超低损耗的PCB 材料作为最上层天线设计的载板,以降低电路损耗,增大天线增益。

        (2)射频MMIC 芯片:集成低噪声放大器(LNA)、功率放大器(PA)、混频器(MIXER)、检波器(Detector)、滤波器(Filter)、压控震荡器(VCO)、移相器、模数转换器(ADC)等,用以实现毫米波信号的调制、发射、接收以及回波信号的解调。

        (3)数字信号处理器:负责处理前端采集的中频信号,获得速度、距离、角度信息。数字信号处理通过DSP、FPGA 芯片实现。

        (4)软件算法:为雷达提供一套工作流程和规则。软件算法包括信号处理算法和数据处理算法。信号处理环节对ADC 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转化为点云数据;数据处理环节把点云变成目标,涉及的算法包括波束形成和扫描算法、信号预处理、杂波处理算法、检测(测距、测速、测角)算法、目标聚类、分类和跟踪算法。

        典型的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流程如下:首先,雷达射频前端采集模拟信号,并通过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其次,信号处理单元对数字信号进行预处理,抑制干扰,然后分别在距离和多普勒维度进行FFT 运算,得到多个天线的二维距离-多普勒频域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字波束成形(Beamforming),通过恒虚警率(CFAR)过滤,筛选出点目标等。之后对已经过滤出的点目标进行DOA 进行角度计算,并基于提取出的点目标距离、速度和角度信息进行聚类,完成目标检测。之后进行目标跟踪预测、目标分类。

图表 3 车载毫米波雷达系统架构

2.1.2 毫米波雷达产业链结构

        车载毫米波雷达产业链上游参与者主要是毫米波雷达芯片、软件算法、天线高频PCB 板等毫米波雷达组件提供商,中游是毫米波雷达模组供应商。硬件上,毫米波雷达模组厂商从上游的芯片厂商采购射频收发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并设计天线、高频PCB 板,实现集成后交付模组。软件上,毫米波雷达厂商通常自研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算法。下游是汽车厂商

图表 4 车载毫米波雷达产业链主要玩家

2.2 车载毫米波雷达产业链主要玩家分析

2.2.1 毫米波雷达芯片供应商

        毫米波雷达芯片主要来自国外厂商,包括英飞凌(Infineon)、恩智浦(NXP)、德州仪器(TI)等传统雷达芯片公司。国内供应商有加特兰(Calterah)等企业。在4D 成像雷达芯片领域,还出现了Arbe、Vayyar、Uhnder 等初创公司。

        英飞凌是一家德国半导体公司,2009 年率先推出第一代77GHz SiGe 射频前端,是雷达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TOP1 制造商,累计出货超过3 亿只。英飞凌与博世合作紧密,为博世第四代、第五代雷达提供毫米波雷达芯片。英飞凌拥有广泛的产品组合,能够涵盖从短距雷达(角雷达)到高端前向雷达在内完整的产品细分市场。英飞凌量产的雷达芯片组采用RASIC™ RXS 系列射频前端 + AURIX™ TC3xx 系列专用雷达信号处理芯片。成像雷达解决方案以支持级联的RXS8162PLD 射频前端为核心,搭配AURIX™ TC397 雷达专用MCU,满足高等级功能安全的级联雷达系统。

图表 5 英飞凌车载毫米波雷达解决方案

        恩智浦是荷兰半导体制造商,曾在2015 年收购半导体行业老牌巨头Freescale。恩智浦与大陆集团合作密切,长期为大陆提供前端收发器和雷达MCU。恩智浦主推的毫米波雷达收发器有TEF810x 和TEF82xx,后端信号处理芯片有S32R294、S32R45、S32R41 等产品。TEF810x是恩智浦单芯片RFCMOS 77GHz 汽车雷达收发器,用于前向雷达和角雷达。TEF82xx 芯片是第二代CMOS 雷达收发器,3 发4 收,支持级联,可以与S32R294、S32R45、S32R41 雷达处理器配合使用。其中,S32R294 具有多种配置,支持从入门到高端的全系应用开发;S32R45 雷达MCU 支持L2+级至L5 级用例,支持4 片MMIC 级联以及超分辨算法计算;S32R41 雷达MCU 是用于L2+的雷达处理器,支持2 片MMIC 级联。

图表 6 恩智浦毫米波雷达芯片产品序列

        德州仪器是一家美国半导体公司,早在2018 年就推出了基于AWR2243 的4 片级联4D 毫米波雷达芯片方案,是最早布局4D 成像雷达的厂商之一。德州仪器产品开放度高,提供收发器平台解决方案包,包括参考硬件设计、软件驱动程序、示例配置、API 指南和用户文档。还打造了集成度更高的天线片上集成(AoP)芯片,将天线集成到封装基板上,减少客户天线设计和高频板材投入,大幅缩短模块研发和生产周期。

        德州仪器目前已推出多款汽车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典型的产品有AWR2243、AWR1642、AWR1843、AWR6843、AWR2944。AWR2243 是77GHz 射频前端芯片,支持3 发4 收天线阵列,用于前雷达,支持级联;AWR1642 是77GHz 单芯片雷达解决方案,集成射频MMIC、MCU、DSP,支持2 发4 收天线阵列,可用于角雷达;AWR1843 是单芯片77GHz 汽车雷达传感器,集成DSP、MCU 和雷达加速器,有四个接收通道和三个发送通道,该产品有AoP 版本AWR1843AOP;AWR1843AOP 适用于近场感应应用,分辨率高,体积小,可以安装在门把手、脚踏板和B 柱等空间内。AWR6843 是单芯片60GHz 雷达解决方案,该产品也有AoP 版本。2021 年底,TI 还推出第二代高性能毫米波雷达单芯片方案-AWR2944。AWR2944 对集成的MCU、DSP、HWA 和RAM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并集成了HSM(硬件安全模块)和百兆以太网,能够在大幅度提升下一代汽车雷达性能的同时,保证系统的信息安全及功能安全的部署;有四个接收通道和四个发送通道,进一步提升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分辨率。

图表 7 德州仪器毫米波雷达芯片产品矩阵

        加特兰是国内毫米波雷达芯片的头部企业。该公司推出了Transceiver 和SoC 两大系列产品。Transceiver 系列为射频前端,SoC 系列集成雷达基带处理。加特兰SoC 芯片有Alps 系列以及下一代Andes 系列。与TI 类似,加特兰还进一步推出了封装集成片上天线技术,在芯片封装内部集成天线阵列。相比国外芯片巨头,加特兰的产品具有性价比优势。当前,国内已经有多家毫米波雷达厂商在使用加特兰的方案开发产品。

        Arbe、Vayyar、Uhnder 等国外初创公司则推出4D 成像专用射频芯片。Arbe 推出Phoenix和Lynx 芯片组,前者48 发48 收,共2304 虚拟通道,后者12 发24 收,共288 个虚拟通道。Arbe 还推出了4D 成像雷达专用处理芯片,通过增加信号处理硬件加速模块,解决数据高吞吐量问题。Vayyar 推出汽车级4D 成像雷达芯片(ROC),支持48 个收发器,内部集成DSP、MCU。Uhnder 推出4D 数字成像片上雷达,该芯片结合了28nm CMOS 设计和数字编码调制(DCM)技术,集成了12 个发射器和16 个接收器,形成192 个虚拟通道;数字编码调制方案使雷达抗干扰能力更强,有助于提升分辨率和精度。

2.2.2 毫米波雷达模组供应商

        车载毫米波雷达产品技术门槛高、标准严格,从天线设计、射频电路设计到信号处理、数据处理,再到功能实现,每一个环节都有很深的壁垒;在材料工艺、仿真与工具链系统、校准标定等诸多方面也有很深的Knowhow。同时,雷达模组厂商的成本控制能力、技术成熟度、可靠性、时间周期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考验企业的工程落地能力。一家有市场竞争力的毫米波雷达模组厂商,需要基于行业最新的芯片,将以上诸多因素融会贯通,在短时间内快速迭代出满足应用要求、性能好、成本低的毫米波雷达产品。

        在国内市场,传统毫米波雷达市场由博世、大陆、安波福、电装、海拉等外资供应商主导。国外毫米波雷达产业起步早,技术积累深厚,产品延续性强,在产品性能、应对各种Corner case 的算法适应性、整车厂适配经验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规模庞大、技术保密等特性,在服务本土化、软件开放性、响应速度上有所欠缺。

        国内毫米波雷达供应商分为两类:一类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组建的毫米波雷达部门,如德赛西威、华域汽车等;另一类是毫米波雷达初创公司,大多成立于2014-2018 年间。如成立于2014 年的安智杰、行易道、纳瓦电子;成立于2015 年的森思泰克、承泰科技、隼眼科技、木牛科技,成立于2016 年的苏州毫米波,成立于2018 年的楚航科技。由于24GHz 毫米波雷达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国内大部分研发从24GHz 雷达开始,并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量产。在高频段市场,国外高频毫米波雷达芯片对我国的长期禁运管制,导致国内77GHz 毫米波雷达在技术上曾一度落后国外大厂。2018 年之前几乎没有国内企业突破这一技术壁垒。近年来,随着我国对24GHz 毫米波雷达的车载限制,国内雷达供应商渐渐转移到77GHz 频段,加速研发77GHz 技术,陆续推出77GHz 毫米波雷达产品,缩小了与国外厂商技术差距。

图表 8 77GHz 毫米波雷达需要突破的核心技术

        相比外资供应商,自主供应商的优势在于更贴近中国市场,对国内道路状况了解程度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开发,产品研发速度快,服务灵活高效,产品性价比高。而自主毫米波雷达供应商的短板在于欠缺量产经验,路测验证的路程数相对较少,在产品信噪比、探测精度、抗干扰性、良率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图表 9 传统毫米波雷达产品参数

        在4D 成像雷达领域,目前全球毫米波雷达主流供应商已经进入4D 成像雷达赛道,包括国外的博世、大陆、采埃孚、安波福、海拉等传统雷达巨头,以及国内的楚航科技、森思泰克、福瑞泰克、木牛科技、华为等多家企业。此外,部分主机厂开始自研4D 成像雷达,如特斯拉、蔚来

图表 10 4D 成像雷达产品参数

  • 0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奔袭的算法工程师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