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人小团队如何打造支持千人组织的B端产品?

Agilean 近期参与了广深珠三地的敏捷社区活动,我以知微产品团队为例,分享了如何以10人分布式小团队,打造出一款支持千人组织敏捷运作的产品。话题得到小伙伴们的热烈反馈,因此将内容整理成文,与更多的朋友交流。

Agilean 作为国内最大的专业敏捷咨询公司,在这个行业已奋斗了十年,长期服务平安、招行等卓越公司。在中国企业科技化、创新化的大背景下,市场前景越来越好,但我们总觉得缺了款专业工具,来加速推动组织级的敏捷转型进程。三年前,Agilean 团队开始打造知微,初心是做出一个助推组织级敏捷转型的产品

我们看到过一些不错的协同工具,或敏捷工具,发现它们多数聚焦于项目级、团队级问题,并且往往只针对研发团队。我们心中的知微,能打通业务、产品、研发、运维、运营等环节,帮助客户实现端到端的全流程管理闭环

本文将分享知微的研发过程,细数其间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思路。聊聊一个简单原型,如何成长为支撑千人组织敏捷运作的商用产品。

问题:异地办公,协同效率低,管理成本高

解决:用电子看板营造虚拟工作现场

知微的第一行代码,是三年前在北京香山会议中心敲下的。历历在目的,除了热烈的争论,各种外卖盒和零食,还有西山美丽的朝阳晚霞。在只有2个全栈开发同学的情况下,我们在3天内封闭完成了初始原型。第一年,我们将精力用于探索产品定位,两三个人的投入,没有感知到什么管理问题。

To B 产品打造是个精雕细琢,一点儿也急不得的过程。从第二年下半年开始,团队开始逐渐扩展,直至最近达到10人之多。下图是知微的人员构成:

随着产品逐渐稳定,目前现场同学的占比已经比较高了。但在团队走到当前规模的过程里,分布式办公是我们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异地协同导致沟通效率低,但管理成本又很高。于是,我们开始了「吃狗粮」之旅,即用知微来管理它自己的研发过程

需要敏捷的组织往往是以脑力工作者为主的组织,脑力劳动的管理难点之一是工作过程不能被清晰「看见」,工作成果也就很难被实时评价解决协同问题的第一要务是要能看见。我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客户现场,管理者80%-90%的时间不能和团队在一起,该如何实现「可见」?

第一步,我们用知微的电子看板功能,营造了虚拟的工作现场。在电子看板上,团队的工作内容、任务分配、进展阻碍等信息一目了然:

知微资深开发工程师 Walt

最初,我们想做个能完美复刻并超越物理看板的电子看板。这个目标很快就实现了。

头两年,大家不在一起办公,分散在不同城市,我们就用知微的任务看板开每日站会。每个人点亮的(认领的)工作、协助他人的事情、受阻求助、任务进程等等信息非常清晰,10分钟的虚拟站会(语音或视频方式),团队能够快速对齐状态。同时辅以知微的日报功能,实现每日任务对齐并留痕。

另外,知微的讨论功能聚合了聊天和邮件两者的优点。我们在卡片上基于任务做即时沟通,讨论细节,@他人协助,这让远程沟通协作变得顺畅平滑。

为了实现快速聚焦,避免「看而不见」,过滤功能很快被开发出来。下图就是以「版本」为条件进行过滤,展现了当前版本所有故事的进展情况。

随着身处现场的同学越来越多,我们给团队配备了最好的物理工作现场:宽敞的办公室,午睡的行军床,随意取用的零食,每个同学都是顶配的Mac Pro笔记本和双屏显示器。「大脑+电脑」是我们最重要的生产工具,给研发同学配置最好的硬件设备,对企业来说,其实是非常划算的行为。

问题: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好

解决:整流,用看板构建优选机制

知微的第一批试点用户包括中华保险、上海银行、顺丰速运等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大、要求高,一时间,客户提出的反馈和需求数量呈火箭式上升。

那个阶段,我们一度掉进了不聚焦」的陷阱什么都想做,但什么都做不好。想服务好用户的诉求,也要考虑产品自身的规划,需求池常常处于饱和状态。随着团队越来越忙碌,心态越来越焦虑,我们下决心开始整流。

整流,就是建立起需求优选机制,通过限制在制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