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概念
(一)概念
智能体:智能体一般是指物理的或抽象的实体,具备环境感知能力,并能运用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对环境做出适当的反应。
多智能体系统:由多个单智能体组成的,通过智能体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一个复杂任务的系统。
多智能体系统的特点:
自主性、容错性、协作分布性、可扩展性
多智能体系统的优势:
1、降低软硬件成本与复杂性。
2、实现单智能体无法完成的任务,如:区域监视、覆盖搜索。
3、灵活性与鲁棒性。
(二)多智能体系统的研究内容
1、三大元素
-
单智能体系统动力学模型
- 阶数:一阶系统、二阶系统、高阶系统
- 线性:线性、非线性模型
- 时延:时延、非时延
- 类型:同构、异构
-
智能体之间的通信拓扑关系
- 固定拓扑
- 切换拓扑
-
智能体的控制协议
动力学模型和通信拓扑关系,基本确定一个多智能体系统。根据不同的控制目标,设计对应的控制器。
- 控制目标
- 一致性、编队、蜂拥、会合、同步、合围
- 控制方法
- 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滑模控制等等
- 控制目标
2、一致性研究
- 一致性定义:随着时间的演化,多智能体系统中每个智能体的某个或某些状态逐步趋于一致。
- 一致性控制:驱动系统中所有个体的某一状态变量达到相同的期望值。
3、编队控制研究
- 编队控制:智能体通过局部的相互作用形成预定好的几何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