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总监可以通过培训提升么 to HR/管理者

我觉得是不行的。

从产品岗位从初级到高级,越初级,越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标准化的知识/技能来“打底”,目的是提升下限。而到了总监级别,默认已经知道了基础方法论、领域知识(不知道的也应该有自学能力),这时候的提升就是追求突破上限。

那么,学习成长的方式也会更加看重实践。做中学(On Job Training)的比例大大增加,插一句,培训(指狭义的上课)似乎有点像AI大模型“Pre-Training”的感觉。

但,通过实践学习的成本太高了,大家也可以想象,一个产品总监拿真实产品来练手的“破坏力”有多大。

那怎么办?我觉得有两种看起来像培训的模式,既可以低成本,又可以有效提升产品总监的能力。

一种是高手分享,分享区别于培训(课程),内容是和分享者强相关的,讲亲手做过的事情以及提炼的认知,也可以有更多的针对性互动,是启发式的。另一种是工作坊,带着课题,在教练引导下边做边学,接下来介绍一下。

4e70b605675c4fe86421ccabb09d7a1c.jpeg

在我们提供的轻咨询服务中,有一种典型的交付形态是工作坊。

很多人觉得,这不就是培训么?最多增加了一些分组互动什么的。

在我看来,从最简单的培训/分享到最复杂的工作坊,中间是一个连续的光谱,每次具体实施在什么位置不好说,但通过对两端的对比,相信可以让大家有些理解。

先从简单的说起。

1,对学员的水平要求,工作坊大于培训,要有前置知识技能的储备。因为在工作坊上,老师讲授的时间占比典型值在20-30%,大半的时间都是讨论,如果学员太初级,会影响最终产出的质量。

2,老师的身份,培训更偏单向输出,工作坊是双向互动,老师的角色更像引导者、教练、启发者、催化剂、助产士、主持人……学员有“数据”(领域知识等),老师有“算法”(流程设计,环境搭建,方法论等),数据和算法要通力合作才会有好的产出。

3,广义老师的数量,工作坊更多,在实施现场或“第二现场”,我们会根据需要设置观察团、场外专家、用户代表等参与到合适的讨论环节中。比如,在产品概念筛选的环节去找公司内部的关键利益相关方确认,在原型环节去和用户代表互动。

4,实施的目的,工作坊一定是带着一些真实的产品创新课题,贯穿始终。即,学员是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像培训那样)来学习知识技能的,也不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

5,这个课题,按照我们的经验越真实越好,可以是实施前老板们出的“命题作文”,也可以保持一定的开放性,现场学员讨论迸发出“探索方向”。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命题作文更符合公司战略需要,而现场自下而上提出的题目常常给公司带来惊喜。

6,对场地,工作坊也有一点额外的要求,就是需要大量的可以展示讨论内容的墙面空间,我们希望所有的讨论环节+背景信息,都可以随时被看到,不断启发参与者。这其实是一种3D全景的思维可视化。

7,我们也尝试过公开课式的工作坊,即学员招募和课题招募分开,换句话说,有些公司抛出课题,通过工作坊里非员工的学员作为外脑,试图获得启发。这个,也有点像命题的“产品马拉松”。

8,工作坊的玩法还可以更多样,比如现场对特定课题做“红蓝军”对抗,或者针对同一个课题,多团队“赛马”,甚至可以衍生为内部的“产品创新周”等活动。

9,从HR视角看,这种工作坊,还有很多和“人”有关的潜在目的,比如考察高潜员工、潜在招聘、团建(共识的打磨)、内部教练培养……我们曾经实施过的工作坊中,有出题的企业招募了参与学员,也有企业把深度用户招作员工的案例。

10,于是,用户生态复杂度上看,工作坊远大于培训,实施现场其实是一个互动的场域,各种角色充分发挥作用,以期良好结果的产出。我们作为把控者,核心工作就是找到合适的参与者、搭建良好的(物理)环境、设计合理的流程、引导靠谱的讨论氛围,等等。

11,培训和工作坊的内核也有很大差异。培训更多是设计内容,工作坊更多是设计流程。培训内容可以提前设计,现场按设计好的讲,工作坊的流程虽然可以提前设计,但定制程度更高,毕竟课题不同,会使得每次要用的方法论、参与者、讨论方式不同。

12,工作坊过程中最刺激的,是剧本可以不按照设计的演。所以设计的流程是一种有分支的、需要随机应变的流程。有时候甚至发现做好的PPT用不上了,和参与者直接沟通效率更高,你把工作坊看作真实的“产品探索/规划会议”,也就理解了。举个例子,也许开场之前我们根据课题设计了“用户旅程”的讨论,但走着走着发现产品的用户生态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于是就可能要引入一些利益相关方分析的环节。

13,这导致了工作坊对顾问的要求更高,顾问手里需要有一个丰富的工具箱,以便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拿出合适的工具来应对。同时,在小环节灵活的情况下,能保证大目标的相对确定。

14,这也导致了,工作坊的前置工作很重要,一般典型的时间周期是一两个月,远远超过培训。课题确认、流程对齐都要做,不断的发散收敛,虽然现场还是会变动。告知客户,现场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也是一种预期管理。

15,工作坊的最后,总是会安排一个汇报+任务认领,关键的利益相关方需要来“验收成果”。对于工作坊来说,“有下文”,即讨论的产品继续推进了,是最大的成功。后续的跟进,就是特定产品的陪跑。

16,关于工作坊的价值,我们希望和培训的“学到了,挺好的”不同,而是偏发散的“看到原来没有的洞察”,或者偏收敛的“尽早结束错误的投入”。工作坊现场结束之后,一定要产生to do list。

PS:以下也是写给HR/管理者的几篇文章,供参考

五步走,全面提升组织产品能力 to 管理者/HR/企业家

聊聊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培养方式 to HR/培训经理

用户生态案例分析:以一场培训为例

_________
苏杰(iamsujie),产品创新顾问,《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系列4本书的作者,前阿里8年产品经理,集团产品大学负责人,良仓孵化器创始合伙人。

如需产品经理/产品思维/产品创新相关领域的培训咨询服务,欢迎联系这个微信(1375821241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