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频总线
音频是智能座舱的核心功能,涵盖车载音响、语音识别、e-Call、消噪及回声消除等应用,随着汽车智能网联化的发展,对音频的开发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车载音频系统采用模拟并行音频信号传输方式,难以在功能增加与整车轻量化(线缆的重量及成本减少)之间取得均衡。
为了解决智能座舱空间中的音频问题,连接多个车内音频设备,需要有性能更高,效果更好的音频总线,用来连接和构建功能更丰富的车载音频系统。
1.1 模拟音频数据线
传统的车载音响系统中,通常采用模拟信号线来传输音频信号。此时用于输入的麦克风,用于输出的扬声器,均为模拟音频器件。其主要传输途径如下图所示:
- 模拟麦克风:采集到现实世界中的声音,通过正弦波形输出声音信号;并通过模拟音频信号线传输到ADC中;
- ADC:模数转换器。将正弦波形通过波形调制,转换成数字信号,而后传入数字信号处理器中。这个数字信号处理器可以是专用的DSP芯片,也可以是SOC主芯片内部的Audio DSP,甚至是CPU等之类能处理数字信号的设备。
- DAC:数模转换器。经过数字系统处理后的声音数字信号,通过数模转换器,转换为模拟形态的声音正弦波,在模拟信号线上传输到扬声器。
- 扬声器:一般只接收模拟信号,并且需要经过功放器进行功率放大,而后通过喇叭放出音响。
采用模拟声音传输方式,其最大的问题在于传输线缆和传输接口的数量不足。比如说,一个麦克风只能采集1个声道的数据,如果需要多声道,则多个麦克风各需要一根模拟音频传输线接入ADC中。那么ADC的输入接口数目就会存在瓶颈。同样,如果需要支持多个扬声器输出,则DAC的输出接口也同样是瓶颈。
同时,采用模拟音频传输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也不足。比如说,假如车载音响在设计时只支持左右声道两个扬声器。如果需要对音响系统进行升级,扩充到5.1环绕立体声,那么就很难增加模拟接口和模拟音频线去连接到6个扬声器。
1.2 AVB
在硬件篇,车载以太网一节中,我们曾经简要介绍过以太网音视频桥接技术 AVB(Audio/Vedio Bridge)。由于传统的以太网并不是时间精确的,不适合实时应用。为了传输音视频信号,可以对以太网进行改进,从而提供时间关键的数据传输。
在音频系统中,AVB可以被用来传输不同设备之间的数字音频信号。例如从智能座舱SOC向音频功放盒子Amplifier Box传输多个通道的音源信号;或者从一个收音机盒子向智能座舱SOC传送数字声音信号;或者从一个外部设备(笔记本电脑)向智能座舱SOC传输音视频信号,等等。一个典型的AVB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 Talker:输出音视频数据的终端节点,也称为Source,例如麦克风等。
- Listener:接收音视频数据的终端节点,也称为Sink,例如扬声器等。有些设备既可以是Talker,也可以同时是Listener,例如智能座舱SOC。
- AV Bridge:支持AVB协议的音视频网关,例如以太网交换机等。
AVB的协议栈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AVB主要是链路层的协议,它和传统的TCP/IP协议栈是并列共存的关系。
AVB协议栈不仅包括了前面提到的带宽预留和时钟同步协议,还包括其他一些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