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介绍的文章是发表在
J. Phys. Chem. B
上的,标题为:
“Exploring Mutation-Driven Changes in the ATP-ADP Conformational Cycle of Human Hsp70 by All-Atom MD Adaptive Sampling”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pcb.4c03603
本文通过全原子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自适应采样技术,研究了人类热休克蛋白 70(Hsp70) 中 ATP-ADP 构象循环的突变驱动变化。Hsp70 在细胞内负责协助蛋白折叠和防止聚集,其功能受 ATP 紧密调节。文章通过对野生型和 “变构受损” 突变体的研究,揭示了核苷酸交换对 Hsp70 结构和动力学的影响,为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1. 作者信息
-
• Silvia Rinaldi: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有机金属化合物化学研究所(ICCOM),研究方向为利用计算化学方法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尤其是分子伴侣的变构机制,以及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
-
• Giulia Morra: 通讯作者。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化学科学与技术研究所(SCITEC),研究方向聚焦于生物分子的动态行为和变构调节机制,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为药物研发提供结构基础。
2. 拟解决的问题
-
• 阐明真核生物 Hsp70 同工型与细菌同源物 DnaK 在序列变异上的机制影响,尤其是在设计物种或同工型选择性 Hsp70 药物方面。
-
• 探究人类 Hsp70 蛋白在 ATP-ADP 交换时的构象动力学变化,明确变构调节的分子机制和关键位点。
3. 用到的方法
-
• 同源建模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利用 NCBI Protein Blast 选择模板,通过 MODELLER 软件进行 HSPA1 序列同源建模。使用 AMBER16 软件包和 AMBER ff99SB 力场进行 MD 模拟,模拟体系包含或不包含 NRLLLTG 肽。
-
• 聚类分析: 对特定 loop 区域和 linker 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其构象变化。
距离波动和局部波动分析:计算距离波动(DF)和局部灵活性(LF),分析蛋白内部动力学与构象重排的关系。 -
• 氢键和盐桥网络分析: 使用 VMD 插件分析 loop 之间以及与 linker 和 SBD 结构域原子间的氢键和盐桥。
-
• tICA 分析和 MSM 构建: 运用 tICA 进行降维,构建马尔可夫状态模型(MSM),以探究构象动力学和最可能的构象转变路径。
4. 主要发现
-
• ATP 促进更广泛的构象探索: ATP 结合使 Hsp70 在两个结构域界面处探索更大的构象空间,诱导蛋白从初始结构的局部最小值中逃逸并采取线性构象。
-
• 突变影响局部动力学调制: Y149W 突变体部分模拟了 MKT-077 抑制剂的结合作用,限制了 NBD 中 lobe I 和 lobe II 的运动,改变了 ATP-ADP 交换诱导的局部动力学变化,影响了变构信号的传递。
-
• ATP 激活 linker 并调节结构域相互作用: ATP-ADP 交换导致 linker 构象发生变化,涉及 Gln389、Asp390 等残基,影响 NBD 和 SBD 之间的相互作用;而 Y149W 突变体中,ATP 与 ADP 的交换不会引发 linker 的显著构象变化。
-
• 部分 SBD 对接模型: 通过 tICA 降维和 MSM 分析,模拟了野生型 ATP 结合系统从初始未对接结构到部分对接状态的构象演化,确定了相关的中间结构状态和结构描述符的变化。
5. 数据获取
结构模型、拓扑文件和起始结构可在https://github.com/giuliamorra/Hsp70获取。
6. 总结
为人类应激诱导型 Hsp70 提供了与动力学相关的假定状态的高分辨率集合,揭示了不同核苷酸状态下构象动力学的差异,为识别新的变构位点和优化现有小分子变构调节剂提供了结构基础,有助于开发针对 Hsp70 相关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的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