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为何爱会伤人》

本文探讨了心理学角度下的一见钟情,指出熟悉感是其背后的原因,以及一见钟情的三种形式。在爱情中,人们常重复童年的情感模式,导致相爱容易相处难。作者提出了爱情会变伤害的原因,如期待对方符合理想模型,忽视真实存在。理解、接纳和尊重对方是走向爱的关键,通过深入理解自己和对方,才能实现真正的亲密关系。文章强调了自省和理解对方的重要性,以达到爱情的合一境界。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读武志红《为何爱会伤人》,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爱情,本书从全新的视角解读爱情,提出从“认识自己内心”的角度来看待爱情,什么是迷恋?什么是一见钟情?如何获得真爱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

丈夫是妻子的命,妻子是丈夫的运。两个人合在一起就是命运。

一,什么是一见钟情?

我们都渴望过一见钟情,那么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什么是一见钟情呢?

答案是:熟悉感是一见钟情的秘密 。

我们之所以会对一个人产生强到不可思议的情感,一般总是因为那个人强烈地牵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关系,即我们小时候与父母的关系模式。

因为我们容易执着于源自父母的恋人原型,我们拿着这个模子到处去套,套中了一名异性,就一见钟情了。

我们的确难以摆脱过去,源自父母的恋人原型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深深扎下了根,这一点很难摆脱。

爱情中,我们都在追求感觉,而这种爱的感觉,就源自这致命的诱惑。

我们常以为,当看到一个人时,我们看到的是容貌、气质和神情。其实,这只是意识层面上的“看到”,潜意识层面上的“看到”更加关键,更加丰富,也更加重要。

当人们深深地陷入爱情,并有着强烈的感觉时,可能都是“少年时代的憧憬”强烈地被唤醒了。

当林黛玉进入贾府时,贾宝玉对林黛玉一见钟情,其理由是“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 这种“见过”,《红楼梦》给出的解释是“前世姻缘”,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所谓的“前世”就是童年。

一见钟情的三种形式

在恋爱中,假设女人心目中的恋人原型是A1,男人心目中的恋人原型是B1,但实际上,这个男人是A2,而这个女人是B2,由此,一见钟情就会有以下几种形式:

完美的一见钟情

女人以为,她找到了A1,并且A2等于A1。男人也以为,他找到了B1,而B2也等于B1。这样,一方对另一方的期待和对方基本相符,完美的一见钟情就会产生。如果他们的童年比较幸福,这种一见钟情就看上去很完美;如果他们的童年比较不幸,这种完美的一见钟情就会成为一场灾难。

 

虚幻的一见钟情

更常见的一见钟情是,女人按照一个模子套中了一个男人,而且以为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恋人,但实际上这是一种似是而非,即男友只是像她的恋人原型,但骨子里却不是。男人也按照一个模子套中了一个女人,也以为找到了理想恋人,但女友骨子里其实是另外一种人。

单相思

最常见的一见钟情是,你将对方当作A1,于是不可救药地爱上对方,但对方没有将你当作B1,所以没有爱上你。这样一来,单相思就会发生。

我们每一种重要的生命感觉,几乎都在童年时第一次建立。这些感觉才是我们心灵的内容,而理性的认识只是附属品。

意识上,我们都在追求快乐和幸福,并且一定有相应的人生哲学;但潜意识上,我们都在追求自己所习惯的情绪或情感,这是致命的诱惑。 这一点,在恋爱上体现得最为彻底。

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这句话,是我们最常听到的警句之一。之所以最常听到,正是因为,这是最难做到的。

二 为什么爱会变伤害

我们常说,相恋容易相处难。

相恋时,我们往往看不到真实的对方。我们并没有和对方的真实存在打交道,我们是将自己的幻想投射到对方身上,然后与自己的幻想打交道,这自然比较容易。

相处时间长了,我们就要看到彼此的真实存在,从而能适当地放下自己,与那个和自己一样拥有独立意志的人打交道,这的确更难,矛盾伤害因此而产生。

前人有总结,一对相爱的男女,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一加一等于一,你跟我想象的完全一样,这是激情期。心理学上说,这是情结与情结对上了,其实你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但是,你和我头脑中想象的一模一样。彼此都活在幻觉中。

 

第二个阶段,一加一等于零。

我的人生痛苦一切都是因为你。我们发现原来对方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一方面感觉到失望,一方面又想去改造对方,婚姻战争中和冲突因此而起。

第三个阶段,一加一等于二。

当双方筋疲力尽,发现对方完全是另外一个人时,还愿意接受那个真实的他,才是爱。也就是进入第三个阶段,一加一等于二,你是你,我是我,我们相互尊重理解,虽然我们不同但是我们在一起。

 

在爱情关系中失败的人,往往无视这一过程,既不愿意接受真实的对方,也不愿意改变自己,而是一意孤行,一厢情愿的把自己的意愿和想象强加于对方头上,希望去改造对方,如果对方不能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改变,则会变成抱怨、指责、逃避,甚至攻击,相互伤害。

爱情,是对再一次重复童年的憧憬,这就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童年美好,爱情就重复了美好;童年不幸,爱情就重复了不幸。

当然,很少有人会明确地期待不幸的爱情,我们一开始总是憧憬着爱情的幸福和快乐,只是到了后来才发现,所谓的爱情居然与童年如此相像,那个我们寄予了很大期望的异性,原来与令自己失望的异性父母那么相像。

问题就是机会,烦恼即是菩提。

我们需要借由爱情,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在关系,通过感情中的一次次冲突和挫折,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和改变,我们要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爱人,我们要学会尊重理解和接纳对方,我们要不断完善自我的关系模式,这样爱的关系就成了自己生命成长的一次契机,我们会因为爱而成长。

三,如何走向爱

很多人认为,幸福就在于找对一个人,恋爱时,我们都想找到“正确先生”或“正确小姐”,找到了完美的爱人,就拥有了完美的爱情。

如果你也这么认为,那么你十有八九会失望,因为完美的爱人,在真实的世界里,是很难存在的。

假若我们能明白,幸福在于自己的内心,而外部世界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展现,那么我们可能会发现,原来答案就在自己身边,合适的人可能并不那么难找。

亲密关系的核心价值在于,我们能够获得理解、支持、信任和尊重。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理解。

所以获得爱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学会真正理解对方。

我们要打开自己的内心,放下自我的固有的观念和偏见,放弃自己一厢情愿的投射和想象。去理解和感受真实的对方,这是亲密关系中最为重要同时也是也最为困难的部分。

 

任何一个人的自我都是非常有局限性的,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发展出自我体系的。在这个家庭中,如果自己节俭可以获得更多的爱与关注,那么自己就会形成节俭;如果善解人意可以令自己更受欢迎,那么自己就会形成善解人意的个性;

我们会逐渐形成一套自我价值体系。在这套体系中,我们会认为,某些东西是好的,某些东西是坏的。

最终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最后构成了一个现象场,它就像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坐标体系。

人与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我们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

同一件事情,因为坐标体系不同,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识。亲密关系主要处理的是感觉,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

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实现相互理解的唯一途径。 “

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

要做到理解和接纳他人,我们要将'自己心打开,放下自我观念所形成坚固的墙,看到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对方,用心去感受他人的立场和情感,只有打开了,爱才能够让流进来。

爱情的最高境界是合一,真正的合一,是你彻底了解了自己,也彻底了解了对方。你先明白,你和他是两个不同的人,但你们在长时间的相处中驯养了彼此,突然有那样的刹那出现——你们碰到了彼此的心。这样的时刻一再发生,最后你们两人的精神交融在一起,两个人宛如一个人。然而,你们两人的精神独立性依然存在。

 

将心打开后,别人的爱才能流进来,自己对别人的爱才能流出去,深厚一些的感情才能建立。这样的感情一建立,自己的内心就有了支撑,会安定很多。

 

小结

有人说,恋爱的感觉,无非是两句话: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

童年习惯了快乐的人,以后不断重复快乐;童年习惯了忧郁的人,以后不断重复忧郁;童年习惯了痛苦的人,以后不断重复痛苦。

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就是不断地重复同样的模式,这种强迫性重复,就是所谓的命运。

走出这一循环模式的关键,是自省能力,我们需要能够通过自己生活,反省到自我观念和关系模式的问题,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面对并解决它,才可能从不良的关系模式中摆脱出来,才能建立真正亲密的关系,拥有真正的爱情。



作者:墨尔本的夏天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58388e7d84b1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