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还不了解中介调节模型?赶紧收藏本文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ello,大家好~

这里是壹脑云科研圈,我是喵君姐姐~

在心理学实验中,我们通常需要研究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通常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信很多小伙伴在阅读文献的时候都会看到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但是对于它们的定义以及分析方法还不太清楚。

本期就来带大家了解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差异,以及介绍如何进行中介调节分析。

概念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是两个常见的统计变量,它们都与回归分析有关。

  1. 中介效应

1.1 中介变量与中介效应

考虑到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如果X通过影响变量M来影响Y,则M称为中介变量。

中介效应指的就是探讨的是自变量X通过何种途径/方式(中介变量M)对因变量Y产生影响。形象比喻:中介变量为“媒婆”,X-Y的认识是通过媒婆牵线搭桥(中介效应)。

下面我们就用图解以及举例的方式进行理解。

1.1.1 中介效应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a、b、c’代表斜率,e1、e2、e3代表随机误差。

根据以上模型,除了X直接对Y产生影响之外,X还可以通过间接影响M从而影响Y。

1.1.2 部分中介与完全中介

若X对Y的作用(即c’)为0,或a * b=c,则称为完全中介模型;若a * b<c,则称为部分中介模型;若a * b> c,则称为抑制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3 中介效应与间接效应辨析

间接效应=a*b。依据路径分析中的效应分解的术语, 中介效应属于间接效应, 但间接效应不一定是中介效应。实际上, 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首先, 当中介变量不止一个时, 中介效应中要明确是哪个中介变量产生的中介效应;而间接效应既可以指经过某个特定中介变量的间接效应(即中介效应, 也可以指部分或所有中介效应之和。

其次, 在只有一个中介变量的情形, 虽然中介效应等于间接效应, 但两者还是不等同。中介效应的大前提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相关显著, 否则不会考虑中介变量。

但即使自变量与因变量相关系数是零, 仍然可能有间接效应。

1.1.4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为了区分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Me定义为中介变量,将Mo定义为调节变量。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的前提首先是一个中介模型,然后,这个中介效果被调节了!所以模型重心在于整个中介模型,然后才是中介效应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效果量。

这里的Me称为带调节的中介变量。

因此,按照逻辑关系,应该先验证中介效应再来验证调节效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调节变量与调节效应

调节变量所要解释的是自变量在何种条件下会影响因变量, 也就是说, 当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大小或正负方向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时, 这个其它因素就是该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调节变量。

调节效应意味着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随调节变量的取值不同而产生变化, 对调节效应的测量和检验与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的测量水平有关。

形象比喻:调节变量为“第三者”,会影响X-Y正常的朋友关系(调节效应)。

下面我们就用图解以及举例的方式进行理解。

2.1 调节效应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以上模型,X对Y的影响受到M的调节作用。

2.2 被中介的调节模型

被中介的调节模型首先是一个调节模型!然后,这个调节效果在其他路径(中介路径)上也存在,于是有了被中介的调节模型。

这里的Mo称为有中介的调节变量。

所以,按照逻辑关系,应该先验证调节效果再来验证中介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交互作用

下图为交互作用模式图。X-Y 有关系,Me-Y有关系;并且Me会影响X-Y关系,X会影响Me-Y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交互效应与调节效应

在交互作用中,两个自变量是相同地位,各自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叫做“主效应”。

在调节作用中,自变量与调节变量地位不同,调节变量只是作为一个情境变量参与进来,属于一个外来变量,调节变量对因变量没有假设。

  1. 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除了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之外,还存在一种变量——控制变量。下图为包含上述变量的总体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自变量、控制变量与因变量自始至终都在模型中。

其次,自变量对中介变量和因变量有假设,而控制变量没有。

接着,控制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作用,表示有控制作用;在探讨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时需排除控制变量的影响。

然后,控制变量其实是另一种自变量。

最后,调节变量是一个外来变量,为模型提供情境性的解释。

如果把控制变量的逻辑关系放到了相关中,就成了偏相关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如上图,X与Y有相关关系(重合部分),但是这部分关系可能不是真实的,于是我们引入另一个变量Cov作为控制变量,再对X和Y做相关分析,发现这时候相关度就变小了。

协变量属于控制变量的一种。 有些控制变量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加以控制(如照明、室温等), 也称为无关变量; 而另一些控制变量由于受实验设计等因素的限制, 只能借助统计技术来加以控制, 即成了统计分析中的协变量, 因而属于统计概念。

中介效应、调节效应的回归分析‍

上面我们列举了几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了中介效应、调节效应与交互作用之间容易混淆的概念。

对于研究中介和调节效应,有不同的分析软件。当研究因素为显变量时,采用SPSS中的Process插件最佳;当为潜变量时采用AMOS为好。

因此,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用SPSS中的中介与调节插件Process、Amos、R等软件来学习如何对中介与调节效应进行分析,点击文字即可进行跳转。

  1. 中介效应检验
  1. SPSS → Process

Process实操教程 | 中介效应检验

干货 | 利用SPSS进行高级统计第二期(更新)

  1. Amos

Amos实操教程 | 中介效应检验

3)R

bruceR包使用指南:让R语言数据分析变得更简单

  1. 调节效应

1)Amos

Amos实操教程|调节效应检验

2)SPSS→ Process

干货 | 利用SPSS进行高级统计第二期(更新)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啦,欢迎大家在下方进行投票哦~

文案:华华
排版:华华
校对:喵君姐姐 Uka

  • 2
    点赞
  • 4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 回答1: Spark Streaming 和 Flink 都是流处理框架,但在一些方面有所不同。 1. 数据处理模型 Spark Streaming 基于批处理模型,将流数据分成一批批进行处理。而 Flink 则是基于流处理模型,可以实时处理数据流。 2. 窗口处理 Spark Streaming 的窗口处理是基于时间的,即将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作为一个窗口进行处理。而 Flink 的窗口处理可以基于时间和数据量,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窗口处理。 3. 状态管理 Spark Streaming 的状态管理是基于 RDD 的,需要将状态存储在内存中。而 Flink 的状态管理是基于内存和磁盘的,可以更加灵活地管理状态。 4. 容错性 Flink 的容错性比 Spark Streaming 更加强大,可以在节点故障时快速恢复,而 Spark Streaming 则需要重新计算整个批次的数据。 总的来说,Flink 在流处理方面更加强大和灵活,而 Spark Streaming 则更适合批处理和数据仓库等场景。 ### 回答2: Spark Streaming 和 Flink 都是流处理框架,它们都支持低延迟的流处理和高吞吐量的批处理。但是,它们在处理数据流的方式和性能上有许多不同之处。下面是它们的详细比较: 1. 处理模型 Spark Streaming 采用离散化流处理模型(DPM),将长周期的数据流划分为离散化的小批量,每个批次的数据被存储在 RDD 中进行处理,因此 Spark Streaming 具有较好的容错性和可靠性。而 Flink 采用连续流处理模型(CPM),能够在其流处理过程中进行事件时间处理和状态管理,因此 Flink 更适合处理需要精确时间戳和状态管理的应用场景。 2. 数据延迟 Spark Streaming 在处理数据流时会有一定的延迟,主要是由于对数据进行缓存和离散化处理的原因。而 Flink 的数据延迟比 Spark Streaming 更低,因为 Flink 的数据处理和计算过程是实时进行的,不需要缓存和离散化处理。 3. 机器资源和负载均衡 Spark Streaming 采用了 Spark 的机器资源调度和负载均衡机制,它们之间具有相同的容错和资源管理特性。而 Flink 使用 Yarn 和 Mesos 等分布式计算框架进行机器资源调度和负载均衡,因此 Flink 在大规模集群上的性能表现更好。 4. 数据窗口处理 Spark Streaming 提供了滑动、翻转和窗口操作等灵活的数据窗口处理功能,可以使用户更好地控制数据处理的逻辑。而 Flink 也提供了滚动窗口和滑动窗口处理功能,但相对于 Spark Streaming 更加灵活,可以在事件时间和处理时间上进行窗口处理,并且支持增量聚合和全量聚合两种方式。 5. 集成生态系统 Spark Streaming 作为 Apache Spark 的一部分,可以充分利用 Spark 的分布式计算和批处理生态系统,并且支持许多不同类型的数据源,包括Kafka、Flume和HDFS等。而 Flink 提供了完整的流处理生态系统,包括流SQL查询、流机器学习和流图形处理等功能,能够灵活地适应不同的业务场景。 总之,Spark Streaming 和 Flink 都是出色的流处理框架,在不同的场景下都能够发挥出很好的性能。选择哪种框架取决于实际需求和业务场景。 ### 回答3: Spark Streaming和Flink都是流处理引擎,但它们的设计和实现方式有所不同。在下面的对比中,我们将比较这两种流处理引擎的主要特点和差异。 1. 处理模型 Spark Streaming采用离散流处理模型,即将数据按时间间隔分割成一批一批数据进行处理。这种方式可以使得Spark Streaming具有高吞吐量和低延迟,但也会导致数据处理的粒度比较粗,难以应对大量实时事件的高吞吐量。 相比之下,Flink采用连续流处理模型,即数据的处理是连续的、实时的。与Spark Streaming不同,Flink的流处理引擎能够应对各种不同的实时场景。Flink的实时流处理能力更强,因此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它的性能可能比Spark Streaming更好。 2. 窗口计算 Spark Streaming内置了许多的窗口计算支持,如滑动窗口、滚动窗口,但支持的窗口计算的灵活性较低,只适合于一些简单的窗口计算。而Flink的窗口计算支持非常灵活,可以支持任意窗口大小或滑动跨度。 3. 数据库支持 在处理大数据时,存储和读取数据是非常重要的。Spark Streaming通常使用HDFS作为其数据存储底层的系统。而Flink支持许多不同的数据存储形式,包括HDFS,以及许多其他开源和商业的数据存储,如Kafka、Cassandra和Elasticsearch等。 4. 处理性能 Spark Streaming的性能比Flink慢一些,尤其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例如在处理高吞吐量的数据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受制于分批处理的架构。Flink通过其流处理模型和不同的调度器和优化器来支持更高效的实时数据处理。 5. 生态系统 Spark有着庞大的生态系统,具有成熟的ML库、图处理库、SQL框架等等。而Flink的生态系统相对较小,但它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6. 规模性 Spark Streaming适用于规模小且不太复杂的项目。而Flink可扩展性更好,适用于更大、更复杂的项目。Flink也可以处理无限制的数据流。 综上所述,Spark Streaming和Flink都是流处理引擎,它们有各自的优缺点。在选择使用哪一个流处理引擎时,需要根据实际业务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如果你的业务场景较为复杂,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并且需要比较灵活的窗口计算支持,那么Flink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你只需要简单的流处理和一些通用的窗口计算,Spark Streaming是更为简单的选择。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壹脑云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