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地下水流系统的概念及术语
参考Engelen& Kloosterman ( 1996))以及Toth ( 2009))的论述,根据我们自己的理解,对地下水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术语表述如下。
3.1.1 地下水流系统
地下水流系统是由一个或多个补给区(势源)流向一个或多个排泄区(势汇)的流线簇( flow lines branch)构成的,时空有序相互作用的流动地下水体(参见图1.1 )。
图1.1中,左右两侧均为独立的地下水流域。左侧只有一个级次地下水流系统(区域水流系统)。右侧存在三个级次共计7个地下水流子系统:局部水流系统(5个)、中间水流系统(1个)及区域水流系统(1个)。之所以将图1.1右侧不同级次水流系统归为一个地下水流系统,因为其间存在相互作用,在功能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地下水流系统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定义。地下水流系统是能量新陈代谢的,经历发生及若干时空演变阶段后,最终趋于消亡的有机体(Engelen& Jones,1986)。地下水流系统是分布于特定自然地理单元的地下空间之中的,由补给区流向相应排泄区的一个或多个流线簇构成的地下水流集合;地下水流系统既包括水,也包括水流赋存的介质、水中的生物群体,以及所有相关的天然的及人工的物理、化学、生物特征与作用过程(Engelen & Kloosterman,1996)。地下水(流)系统是受环境因素(天然、人工)所制约的,具有不同等级、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四维性质和各自的物理、化学和水动力特征的,不断运动演化(生长、消亡)的地下水单元的统一体(张寿全等,1993)。地下水流系统是地下水各个部分、地下水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地下水伴生现象,整合而成的一个演变有序的地下水流时空结构(张人权等,1990) ,
如果把地下水流系统简单地等同于流网,那就抽去了其灵魂,而只留下躯壳。流网仅仅是地下水流系统的载体,而不是其本质和全部。传统的流网,不存在多级次性,没有赋予渗流场、化学场、温度场及生物场的耦合性,没有表达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的有序空间分布,没有表达水量、组分与能量(含热量)的输人、运移及聚集过程,没有体现地下水流的地质营力作用,没有体现地下水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1.2地下水流系统的级次性
复杂地形条件下,一个地下水流域中可能发育不同级次的嵌套式水流系统。局部水流系统嵌套于中间水流系统之上,中间系统嵌套于区域水流系统之上(参见图1.1右侧)。这就是地下水流系统的级次性 (hierarchy of groundwater flow systems)。多级次嵌套式地下水流系统(hierarchically nested groundwater flow systems)的术语是由Engelen & Jones ( 1986)提出的被Toth 欣然接受。
3.1.3 补给区与排泄区:势源及势汇
补给可以是面状的(如降水入渗)、线状的(如河流下渗)及点状的(洼地、池沼下渗)。排泄也可以是面状的(湿润气候下浅埋地下水位形成的沼泽、干旱气候下的盐沼)、线状的(向河流泄流)及点状的(泉、井、钻孔)。
降水面状入渗是最为常见的。对于地下水流系统而言,补给区输出水量,导致水分相对亏缺;排泄区从补给区获得超出平均状态的水量,导致水量相对过剩。因此,从水量均衡的角度,以地下水水平运动的传输区 (( throughflow area)作为平均状态,水量低于平均状态的是补给区 (recharge area),水量高于平均状态的是排泄区 ( discharge area) .
从能量角度,地势高亢的补给区是势源( potential source),地形低洼的排泄区是势汇( potential sink)。接受降水入渗补给时,低洼的排泄区,随着地下水位抬升水力梯度显著增大,排泄随之增大,地下水位不抬升或者抬升很少。地势高亢的补给区,随着入渗补给地下水位抬升,但是水力梯度变化不大,势能不断积累;随着降水入渗,补给区与排泄区的势差增大,地下水流的驱动力增加。
区域地势最为高亢的地方,是最强势源分布区;地势略微高亢的,是最弱势源区。同样,区域地势最低洼处,是最强的势汇;处于地势高处的洼地,是最弱势汇。从最强势源出发的流线簇,既有可能集中流动到最强势汇,也可能向强度不等的各个势汇分流。从最弱势源出发的流线簇,只能流向邻接的势汇。同样,区域最强势汇,可能汇聚来自强度不等的几个势源的水流。
对于地下水补给区和排泄区,Toth 有其独特的定义:补给区是地下水自地下水面离开作下降运动的地表区域;排泄区是地下水向地下水面作上升运动的地表区域(Toth,2009)。
3.1.4局部地下水流系统
存在多个源汇时,从势源流向邻接势汇的流线簇,构成局部地下水流系统(local flowsystem)。局部地下水流系统,位于浅表,通常流程短而流速快,水交替循环迅速,地下水年龄(地下水平均贮留时间,average residence time)小,从数周到数年。在某些气候、地形及地质条件下,局部地下水流系统穿透深度(penetration depth)可达百米或更深,占据相当大的空间尺度,年龄可达百年以上。
3.1.5中间地下水流系统
中间地下水流系统( intermediate flow system)的流线簇从补给区出发,从局部水流系统下部穿越,穿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局部水流系统,流向非邻接排泄区。与局部水流系统比较,中间流系统位置较深,流程较长,水交替循环较为缓慢,地下水年龄为数百至数千年或更老。
从中间水流系统所在补给区(势源)出发的流线簇,可以形成嵌套于中间水流系统之上的局部水流系统;此时,局部水流系统流线簇的出发位置低于中间水流系统。
3.1.6区域地下水流系统
区域地下水流系统(regional flow system)的流线簇,从地下水流域中地势最高处(最强势汇)出发,终结于区域地势最低的排泄带(最强势汇)。
在不同的自然地理、地质环境下,地下水流系统具有不同形式:某些条件下发育多级次地下水流系统,区域地下水流系统之上嵌套发育局部水流系统,或者嵌套发育中间水流系统及局部水流系统;另一些条件下,仅仅发育单一的区域地下水流系统。
单一区域水流系统出现于以下条件:高渗透性介质分布区(参见8.1.2,图8.14),以及补给贫乏的干旱地区。
同一地下水流域存在三个级次水流系统时,区域水流系统流线簇的出发处位置最高,中间水流系统次之,局部水流系统最低。在流程中,局部水流系统的流线簇在上部,其下为中间水流系统,区域水流系统位于深处。排泄区,三类水流系统的流线簇邻接:局部水流系统的排泄区最接近上游,区域水流系统的排泄区处于最下游,中间水流系统的排泄区位于局部及区域水流系统之间。三类系统的排泄区尽管邻接,但是水流速度相差很大(局部系统水流速度最大,区域系统水流速度最小),因此,水化学特征以及地下水年龄等,在短距离内的变化十分显著。
区域地下水流系统穿透深度最大,流程最长,水交替循环缓慢,地下水年龄有时可达数千年至数万年。但是,气候潮湿,介质渗透性强时,区域水流系统交替迅速,年龄也可能仅为数年(参见5.2节)。
3.1.7 水力捕集带、准滞流带、滞流带及滞流区
地下水流簇之间,存在着流速十分缓慢的空间。Toth ( 1980)将水流相向流动部分的缓流带称为水力捕集带 (hydraulic trap);将水流相背流动部分的缓流带称为准滞流带( quasi-stagnant zone)(参见图1.1)。来自不同部位的金属离子、油气以及人工污染物质,汇聚于水力捕集带,有利于成矿及油气积聚。有利的水流及地质条件相结合,油气积聚成藏,就是油气的圈闭( trap)。准滞流带由于水流接近停滞,有利于矿物质以及污染物积聚,水的TDS 及污染物含量高。
盆地深度很大,驱动力不足以使水流穿透整个深度时,盆地底部存在基本不流动的地下水,这一部分称为滞流区(( stagnant area)。后文将提及,赋存于滞流区的水,往往是末次盛冰期以来或更早遗留的古水。Toth的地下水流系统综合示意图(图1.1)中并没有包括滞流区。滞流区可以看作地下水流系统的底部水力边界;在一定条件下(如侵蚀基准面下降、地下水补给增大),滞流区可以转化为地下水流系统的组成。
3.1.8 驻点与驻线
流场中流速为0的点,称为驻点(蒋小伟等,2013)。相向流动的地下水流簇在其汇合点,以及相背流动的地下水流簇在其分离点,存在驻点( stagnantion point )。同理,相向(或相背)流动的水流系统之间,存在连续的驻点,可称为驻线( stagnantion line)。驻点及驻线,水流停滞,地下水年龄比周围老,有利于物质的集聚,TDS值偏高。
3.1.9 盆地地下水流模式
根据实例以及物理模拟与数学模拟结果,盆地地下水流系统可以归纳为以下各类模式(括弧内为模式代号):①单一局部水流系统(L);②局部与中间嵌套水流系统(LI);③局部与区域嵌套水流系统(LR);④局部、中间及区域嵌套水流系统(LIR);⑤单一区域水流系统(R)(参见图4.11~图4.14)。
一定条件下,还会有沉积压实流和重力流同时并存的盆地水流模式,如匈牙利潘晨盆地的地下水流系统(参见图8.39)。
不同地下水流模式下,水动力条件、水化学特征、水温度特征、地下水年龄分布,都不相同;地下水作为地质营力,其现象及作用的空间分布也有所不同。因此,盆地地下水流模式的控制因素及物理机制的探讨,盆地地下水流模式的定量模拟,盆地地下水流模式的识别,是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的关键内容。
3.2地下水流系统的基本特征
3.2.1 地下水流动的驱动力
地下水在介质中流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差(势差)是驱动地下水流动的必要条件。地壳浅部,驱动饱水带地下水流动的,主要是重力势(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沉积物压实产生的压实势 (( compaction potential ),构造作用产生的构造挤压力( tectonic compressionforce ),也是地下水流动的重要驱动力。某些情况下,密度差、浓度差及温度差引起的对流,也是地下水流动的驱动力。
包气带中,驱动水分运移的,除了重力势,还存在毛细势(毛管势,capillary potential)及植物根系吸水的渗透势( osmotic potential)。毛细势在驱动油气运移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地球深部层圈中,热对流(thermal convection)是地幔物质运移的主要原因之一。
迄今为止,主要研究的是重力驱动地下水流系统( gravity-driven groundwater flow-system),研究油气迁移和积聚时,涉及压实驱动地下水流系统。本书中主要讨论研究相对成熟的重力驱动地下水流系统。
3.2.2地下水流系统的动力特征
作为地下水运动主要驱动力的重力势差,其初始来源是降水入渗补给。太阳辐射使水分蒸发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分以降水形式落到地面,部分直接入渗地下,部分转化为地表水后入渗补给地下水。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使水分周而复始循环,为地下水提供了不断流动所需的能量。
地下水获得补给时,水位抬升,重力势能增加。不同地形部位的地下水,接受补给时,重力势能积累条件不同:地形高亢的补给区,随着补给而势能不断积累;地形低洼的排泄区,地下水或者无法接受补给,或者接受补给的同时排泄增大,势能难以积累。因此,地形高处构成势源,地形低处构成势汇。在多数情况下,地形控制着重力势能的空间分布。Toth将受地形控制的重力势能称之为地形势( topographic potential ),原因即在此。
在静止的地下水体中,各处水头相等。流动的地下水体中,水头随流程变化。补给区(势源)为下降水流;垂直断面上,水头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任一点的水头均小于静水压力。反之,排泄区(势汇)为上升水流,垂直断面上,水头自下而上不断降低;任一点的水头均大于静水压力。在中间的传输带,流线接近水平,垂直断面各点水头基本相等,即等于静水压力(参见图1.1左侧中部)。
同一位置地下水的动水压力与静水压力差值,称为动力压力增量,以△P表示。△P为正值,说明动水压力大于同一位置的静水压力,是接近排泄区的上升水流的特征。△P为负值,说明动水压力小于同一位置的静水压力,是接近补给区的下降水流的特征。地下水流系统的传输带,△P=0,动水压力等于静水压力。图3.1表示地下水面形状复杂、发育三个级次水流系统的理想潜水盆地的动水压力分布。
以往人们难以接受地下水的垂向运动,原因是不理解何以在“非承压”条件下,地下水可以由低处流向高处。对此,Engelen作了解释:势能包括位能及压能两部分,地下水在向下流动时,除了释放势能以克服黏滞性摩擦外,还将一部分势能以压能形式(通过压缩水的体积)储存起来;而在作上升运动时,则通过水的体积膨胀,将以压能形式储存的势能释放出来做功(Engelen & Jones,1986),在作水平流动时,由于上游的水头总比下游高,通过释放势能克服黏滞性摩擦阻力。
传统观点认为,只有承压水才具有超过静水压力的水头。因此,只有在承压含水系统中,才能打出自流井。其实,即使是无压含水层,上升水流的水头总是高出静水压力,深度愈大,动水压力增量也愈大;只要有合适的地形条件,同样可以打成自流井(图3.2,图6.3)。3.2.3 地下水流系统的水化学特征
分析地下水流系统的水化学特征时,需要记得:我们当今观察到的地下水,是不同时期地下水时空四维图景——正如我们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星空,是现今直至百亿光年的时空四维景象一样。
地下水处于不断流动之中,水流本身的信息转瞬而逝,无法保留。但是,地下水的化学组分及同位素特征,是水流的“化石”,是重塑历史及地质历史时期地下水流的依据。
在地下水流系统中,化学组分及同位素组分呈现时空演变的有序图景,因此,获取不同部位水化学/同位素资料,是分析及辨识地下水流系统的重要途径。
王瑞久(2011)指出,利用水化学/同位素信息研究地下水流系统时,要将有关信息与水流系统相结合,充分而合理地利用信息,避免差错。地下水流线,是与外界不发生水量交换的封闭空间(与外界不发生水量交换,但可交换化学组分及热量),因此,可遵循以下原则追踪流线的路径:
( 1)某些输入值沿流程保持恒定:例如,稳定同位素8D 和 818o、惰性气体含量及比例;
(2)某些输入值沿流程不断衰减:例如,氲及"C;
(3)某些输入值沿流程发生累积性变化:例如,Cl离子沿程不断增加,TDS沿程总体增大,等等。
显然,以上原则,是就通常情况而言,不能脱离实际条件生搬硬套,不能教条地理解及应用原则。例如:高温下会发生氧漂移,同一流线沿流程8О并不保持恒定;再如,地下水流系统的排泄区,由于减压而发生脱碳酸作用,TDS可能有所降低。
传统水文地质学,把含水层或含水系统看作单一的水动力场与水化学场,认为同一含水层中水质是比较均一的,根据水质可以判断地下水是否属于同一含水层(含水系统)。其实,同一含水层或含水系统,可以分属于不同地下水流系统,或属于同一地下水流系统的不同级次水流,化学组分差异可能极大。采用以往均匀分布取样方法,难以反映实际的水化学特征。例如,局部、中间及区域水流系统的共同排泄带附近,如果取样不当,可能得到的是三者的混合水样。Jiang et al. (2010a,b)模拟了盆地水流系统与地下水年龄的关系,得出:局部系统的地下水年龄明显比区域系统年轻;盆地下游,不同级次系统的地下水年龄差别愈来愈大。因此,利用Paker系统定深分层取样并测定测压水位,很有必要(杨郧城等,2005)。
不同级次地下水流系统的不同部位,水循环条件不同,发生的化学作用以及水化学特征有所不同。图3.3显示了多级次水流系统水化学理想演变模式。溶滤作用发生于整个流程。局部水流系统以及中间与区域水流系统的起始部分属于氧化环境,中间系统及局部系统的深部属于还原环境。在还原环境中,有可能发生脱硫酸作用。上升水流由于减压而产生脱碳酸作用。黏性土分布部位容易发生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不同水流系统的汇合处,会发生混合作用。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排泄区发生浓缩作用。显然,区域地下水流系统的排泄区,多种化学作用同时发生,是地下水水质变化复杂地段。
地下水流模式不同,水化学分带可能呈现水平分带为主,也可能以垂直分带为主。从图1.1不难看出,图的左侧发育单纯区域水流系统,水化学呈现水平分带;图1.1的右侧,同时出现局部、中间、区域水流系统,水化学主要呈现垂直分带。Toth认为,不同水流系统水流相向汇流处——水力捕集带与相背分流处——准滞流带,是流束膨胀、流速迟缓之处,有利于各种溶解物、悬浮物、乳状物质、胶体物质在此积聚;水流相向汇聚的水力捕集带,来自不同部位的组分聚集,有利于金属矿床成矿及油气成藏(参见图1.1;Toth,1980)。
地下水水质的空间分布,还受到地下水补给历史的影响。当含水系统中地下水交替循环速度不大时,补给历史的影响更加明显(参见5.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