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阈值游程检验

1961—2020年东北三省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张筱渲)

3.2东北三省干旱特征分析

3.2.1干旱历时、烈度、频率时间特征分析

      

干旱的持续时间与干旱强度也可以作为干旱强弱的检验标准。

因此,本研究运用游程理论,依据SPEI等级划分原则,选取k=-0.5作为干旱阈值,对东北三省各站点的年尺度和季节尺度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6所示。

由图6可知,

在年际尺度上,

SPEI干旱历时最长为50个月(1999—2003年),

干旱烈度最小值为-1.16,

其中2000年11月至2001年6月发生了长达8个月的重旱,

这对东北三省的气候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在2014—2019年间也频频发生干旱,

这也与东北三省实际发生干旱的年份相符。

干旱持续时间越长,干旱烈度越小,反之亦然。

由图6(a)可知,

在季尺度上,

1975年春季干旱历时达到3个月;

2000—2001年连续2年夏季干旱历时达到3个月;

1999、2001、2006、2011年4个秋季的干旱历时均长于其他年份;2008年冬季干旱历时达3个月。由图6(b)可以看出,SPEI季节性干旱烈度与年际干旱烈度基本趋于一致。SPEI干旱烈度最大发生在1996年的冬季,为-1.15;2001年春季干旱烈度也低于-1.11。

图6东北三省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特征

Fig.6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duration and intensity in the three northeast provinces

        图7是根据年及季节尺度的SPEI按干旱等级标准统计的干旱频率。

在年际和季节尺度上,

东北三省干旱频率的发生有明显的相似性,

整体上轻旱、中旱、重旱和特旱发生频率比例接近15∶11∶5∶2。

对比不同等级的干旱频次可以发现研究区内主要以轻旱和中旱为主,

重旱和特旱发生的频率较低。

季节干旱频率发生的概率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

轻旱频率发生在15%左右;

冬季发生中旱的频率高于其他三季;

四季重旱发生的频率相似都在5%左右。

此外,秋季特旱发生的频率最高,达1.80%;冬季特旱频率极低,仅有0.49%。

图7东北三省不同等级干旱频率变化

Fig.7 Changes in drought frequency at different levels inthree northeast provinces

1982-2019年中国北方干旱事件特征及其对植被的影响(李尚飞)

3.3.2 敏感区典型干旱事件的识别

        中国北方干旱响应敏感区在1982—2019年平均SPEI呈显著下降趋势(斜率=-0.0015/月,p<0.01),表明该区域在研究期间旱情持续加重(图7)。此外,敏感区在研究期间共经历了10次典型干旱事件(D1—D10)。10次干旱事件都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其干旱历时、干旱烈度和干旱强度等干旱特征列于表2。

敏感区内10次典型干旱事件的干旱特征间存在较大差异。

如D4事件发生在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干旱历时为13个月,干旱烈度为110.5,在所有干旱事件中历时最长且烈度最大。尽管D4事件的干旱历时最长、烈度最大,但D3事件的干旱强度最大,干旱强度为0.92。

北方农牧交错区干旱特征变化及其对植被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周温存)

4.2干旱特征与GPP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2.1干旱特征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使用游程理论识别干旱历时、干旱烈度和烈度峰值,进一步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区年尺度干旱特征与GPP变化特征。

        1900—2020年北方农牧交错区干旱历时整体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p<0.01),年均增速约为0.02/a(图5(c))。

        其中,1900—1941年干旱历时持续增加,由1900年的2.2月增加为1941年的7.5月,年均增速达0.05/a;

        1942—1953年北方农牧交错区干旱历时出现短暂的减少趋势,年均变化率约为-0.3/a;

        1954—2020年干旱历时呈持续增加的态势,年均增速约为0.03/a,相比1900—1941年速率约减少0.02/a。

        1900—2020年北方农牧交错区干旱烈度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年均变化率约为0.03/a(图5(b))。

        从趋势方向发生变化的时间节点上看,研究期间干旱烈度变化趋势与干旱历时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其中,干旱烈度在1900—1941年期间增加速率最快,约为整个研究时间段干旱烈度变化趋势的3倍,为0.09/a。1900—2020年北方农牧交错区烈度峰值变化最小,年均增速约为0.004/a(p<0.01)(图5(a))。

空间上,1900—2020年北方农牧交错区干旱特征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p<0.05),不同干旱特征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干旱特征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年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大致呈现由南部向东北部递增的态势(图1(c)、图5(g)—图5(i))。1900—2020年干旱特征均值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和西部地区(图5(d)—图5(f))。由图可知,1900—2020年研究区干旱持续时间均值介于2.8~3.7月之间,其中内蒙古、宁夏和甘肃地区干旱持续时间较长,河北和黑龙江干旱持续时间较短(图5(d))。1900—2020年干旱烈度均值介于4.0~5.6之间,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甘肃和青海(图5(e))。烈度峰值均值与干旱烈度均值空间分布相似,高值范围更小,呈现两端高中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年均烈度峰值在1.38~1.47(图5(f))。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年降水量低于400 mm的东部地区和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西部)干旱更加严重。干旱烈度(严重程度)受干旱历时和烈度峰值共同作用,其中干旱历时变化趋势是导致干旱烈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图5 1900—2020年北方农牧交错区干旱特征时空变化特征

Fig.5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trend of drought features in the farming-pastoral ecotone of northern China from 1900 to 2020

赣江流域气象水文干旱传播特征分析(韩会明)

2.1年和季节干旱趋势变化分析

        1960-2018年赣江流域年和季节SPEI、SPI和SRI的逐年变化过程及其趋势如图3。春季是四季中干旱最弱的季节,也是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季节,每年3月中旬开始的雨季持续到6月中下旬,降水多且集中致使洪涝灾害多发。此外,SRI-3结果表明1963年出现水文干旱,《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江西卷》[15]中记载从1962年10月开始江西省多数地区发生春夏秋连旱,干旱指数的年尺度也表明1963年SPEI和SPI低至-2.5,SRI为3.2,均为历史最低。

SPEI反映的夏旱程度要明显强于SPI和SRI,并在1965、1967、1971、1978、1981、1988、2003等年出现了与SPI和SRI评估的旱涝结果不一致现象。由于SPEI考虑了气温要素,而江西省每年7、8月份受“副高”控制,晴空少雨高温异常,蒸发能力是降水的数倍,SPEI和SPI的对比说明了气温对夏季干湿状况影响较大。

三种干旱指数对秋旱描述一致性较好,水文干旱程度要弱于气象干旱,在1996年SPEI和SPI分别达到-1.8和-2.3,为最严重的一场秋旱。冬季三种干旱指数变化过程形式相似,但时间变化上存在显著差异。SPEI变化过程线位于SPI和SRI之上,出现了和夏季一样的干旱状态评估结果不一致。SPEI表明冬季干旱少有发生,而SPI和SRI表明冬旱十分严重。根据《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江西卷》[15]中记载,江西地区夏秋旱多发且严重,并无明显冬旱发生。流域内历年来冬季少雨,降水低于寒冷的冬季当降水低于正常水平时并不会转化成较高的蒸发能力,SPI只反映了该时期降水少的这一特征。SRI则反映了前几个月的降水较少效果的不断累积,致使冬季水文干旱明显。

三种干旱指数12个月尺度逐年变化过程整体上一致性较好,1963年干旱最严重,其次为1971、2003和2011年。同时,干旱指数对年和季节的干湿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同干或同湿,春季和夏季SPEI指数的气候倾斜率绝对值最大,春季干旱化趋势为0.032/10a,夏季湿润化趋势为0.056/10a,秋季和冬季SRI气候倾斜率大,分别为0.06/10a和0.089/10a,SPEI气候倾斜率最小。年干旱情况也趋于减弱,气候倾斜率SPI>SRI>SPEI。 

综上所述,赣江流域年季节干旱指数均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其中春季干旱较弱,夏季干旱程度最严重,秋季和冬季水文干旱明显。对于不同季节的干旱,三种不同的干旱指数的表现存在差异,SPEI对夏季干旱描述更为准确,SRI对春季和秋季旱潮描述更为准确,SPI则对于冬季干旱描述更为准确。此外,SPEI也能够反映出气温对于夏季旱湿的影响。年干旱情况趋于减弱,这可能与近年来的水资源治理及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等措施有关。

2.2干旱传播特征分析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气象水文干旱传播后其特征发生的变化,利用游程理论识别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事件,提取干旱历时和烈度特征,绘制干旱特征箱型图进行对比分析。如图4所示,图中黑点为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的中位数。

结果表明,赣江流域中SPEI和SPI评估的气象干旱事件分别为87和75次,水文干旱事件为65次。SPEI评估的气象干旱事件多于SPI,且气象干旱事件多于水文干旱事件。这说明气象干旱比水文干旱更频繁发生,或前期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一些较轻的气象干旱事件并不会传播为水文干旱事件。

然而,从干旱历时和烈度箱型图对比可以看出,水文干旱平均历时和烈度均要高于气象干旱,中位线也在箱体中部以上。这说明水文干旱事件多为长历时和高烈度,干旱持续时间越长,带来的社会影响就越大。在干旱历时超过7个月的干旱事件中,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事件分别为5次(SPEI)、2次(SPI)和22次,水文干旱事件远超气象干旱。这意味着气象干旱传播到水文干旱后,干旱历时和烈度均明显增加,干旱的危害程度也更强。

干旱历时超过9个月的水文干旱共有7次,分别为1962年8月至1963年4月、1963年6月至1964年2月、1965年7月至1966年3月、1971年7月至1972年3月、2003年7月至2004年3月、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和2017年9月至2020年5月。这与记载的干旱事件情况相一致[15]。

2.3气象水文干旱传播时间

        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指数可以反映流域的短期和长期缺水状况。随着干旱的发展,也将对径流产生影响。为探明赣江流域气象干旱传播至水文干旱的时间规律,分别计算1~24个月尺度的SPEI和SPI与SRI-1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传播时间即为SPEI-i和SPI-i与SRI-1之间相关性最强时刻对应的时间尺度i。如图5(a),流域不同月份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时间在1~6个月之间。其中,3-5月气象干旱到水文干旱的传播时间从5个月降至2个月。这是由于流域秋冬季节长期少雨地表水不足,同时土壤水和地下水难以得到补充,使得冬季赣江下游河床常年裸露。同时,3月中旬开始赣江流域雨季来临,降水持续不断[图5(b)],地表和地下水不断得到补给。但雨季开始时,降水主要是对土壤水的补偿,加上植物生长需水,降水产流形式主要为蓄满产流,使得3月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的传播时间达到5个月。随着4、5月份雨季持续,降水强度也不断增大,土壤处于湿润状态,因此,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的传播时间降至2个月。夏季6月干旱的传播时间达到最短为1个月,雨季使得土壤水近乎饱和,同时6月降水强度也是年内最大,降水也易于形成产流。7、8月份流域高温天气伴随着高蒸散发量,同时农作物和植被的耗水量不断增加,土壤水和地下水开始减少,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的传播时间开始增加。9-12月份降水量持续减少导致传播时间不断增大。SPEI、SPI和SRI描述的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的传播时间在11和12月具有很大的差异,这表明气温对干旱传播时间的影响在这两个月表现得更加敏感。由于SPI计算过程中只考虑降水因素,其分析的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的传播时间各月变化与降水的年内各月分配呈现负变化趋势。SPEI因为考虑到降水和气温,其和年内降水分配的负变化趋势也被弱化。

贵州省气象干旱特征时空演变规律及联合发生概率分析(李宝玉1)

2.3 优化的游程理论

        游程理论在干旱特征识别中应用较为广泛。

        传统的游程理论通常设置1个干旱阈值水平来识别干旱特征变量。

        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场较为严重的干旱事件可能被极少数短历时非干旱事件分割为多场一般干旱事件的状况,导致实际的干旱强度降低,造成识别结果精度不高[26]。

因此,本文采用优化的游程理论方法,即将干旱特征识别的阈值水平增加到3个,以提高干旱识别结果的可靠性。

进而基于优化的游程理论从干旱指数序列中识别干旱事件,并提取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2个特征变量。

干旱历时表示一次干旱事件从开始到结束所持续的时间,干旱烈度反应该场干旱事件中的总缺水量。

设置3个干旱发生阈值X0、X1和X2(X代表SPEI值),干旱事件的识别过程如下:

1)根据干旱发生阈值X1,初步判断是否发生干旱事件。若SPEI值<X1,则认为该月发生干旱事件;

2)对于干旱历时等于1个月,且严重程度未达到干旱阈值X2的干旱事件,则认为该月没有发生干旱,将其剔除;

3)若相邻2次干旱事件时间间隔等于1个月,且该月的SPEI值小于X0,则将这2次干旱事件合并。干旱历时等于2次干旱历时之和加1,干旱烈度等于2次干旱事件烈度之和。

否则认为是2次单独的干旱事件。

本研究中,首先计算SPEI值以监测评估干旱状况。

然后利用优化的游程理论提取1960—2017年贵州省的干旱事件特征信息。

基于提取结果采用MMK、Copula等方法分析研究区干旱特征的演变规律及发生概率。

3 结果与分析

3.1 贵州省气象干旱严重程度的演变特征

        基于月尺度SPEI,利用优化的游程理论对各站点及贵州全省1960—2017年干旱事件进行识别,并提取干旱特征变量,统计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三穗站的干旱事件数最多,为144场,贵州全省的干旱事件数最少,为121场。

        所有站点干旱事件的持续时间总月数集中在228~290个月。

        单场干旱事件持续时间最长为13个月,发生在安顺站。

        干旱烈度最大值为13.19,发生在盘县站,这与WANG Y等[27]的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基于干旱事件识别结果,利用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定量表征和评价干旱严重程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贵州省发生的气象干旱平均持续时间集中在1.8~2.3个月。

贵州省遵义市北部、黔东南及黔西南部分区域的干旱持续时间较短,表明这些区域的干旱发生频率较高。

贵州省三穗县附近区域干旱事件持续时间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p=0.1)。

贵州省1960—2017年干旱烈度的整体空间分布特征与干旱历时比较类似,干旱烈度值集中在1.4~1.7。

干旱烈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分布在贵州省遵义市西北部、黔西南及黔东南地区。

除了上述区域外,其他地区的干旱严重程度相对较高。

与干旱历时相比,干旱烈度变化趋势的空间特征有明显差异。

贵州省东北及西南地区有轻微增加的趋势。

三穗县和靖远县附近区域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5)。

而贵州省的黔南及毕节市干旱烈度呈现下降趋势。

上述研究结果与WANG Y等[27]关于贵州省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贵州省近58年来干旱事件频繁发生,且经历了长期的较为严重的气象干旱事件。

贵州省东部、黔西南及遵义市西北地区的气象干旱事件具有发生频繁、持续时间短、强度弱的特点,并存在干旱持续时间延长和严重程度增加的趋势。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这些干旱事件多发地区的干旱灾害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基于1961—2100年SPI和SPEI的云南省干旱特征评估(刘小刚)

1.3.3游程理论干旱特征

        包括各种干旱条件,如持续时间、烈度和强度。

        YEVJEVICH[24]提出运用游程理论来表征干旱特征。

        游程理论是指持续出现的同类事件,在其前和其后为另外的事件[25]。

本研究基于SPI和SPEI指数运用游程理论分析干旱特征。

对于给定阈值,运用游程理论来表征干旱特征(+R和-R代表干旱指标值),见图2。

游程被定义为干旱变量时间序列中的一部分,其中所有的值均低于或高于所选择的阈值,也称为负或正游程[26]。

不同阈值的干旱历时、干旱烈度和干旱强度的各种统计指标能较好地描述干旱特征。

干旱历时是指干旱过程从开始至结束所持续的时间,可用年、月、周或者其他时间段进行表示,且在此期间干旱指标值均低于临界水平[17]。

干旱烈度是指干旱过程中干旱指标值与干旱阈值之差的累积和。

干旱强度是指干旱指标值低于阈值水平的均值,其值等于干旱烈度除以干旱历时。

本研究使用1961—2100年的SPI和SPEI值和游程理论估算干旱历时、干旱烈度和干旱强度。

2.4游程理论干旱特征分析

在气候变化情况下,运用游程理论分析多时间尺度的SPI和SPEI的干旱烈度、历时和强度(表5)。

干旱特征阈值选用SPI等于-1.0和SPEI等于-1.0(据表2确定)。

随着气候变化,SPI(1)、SPI(3)和SPI(6)的干旱烈度在1961—2100年逐渐减小,而SPEI(1)、SPEI(3)和SPEI(6)的干旱烈度却在增加。

对于SPI(12)和SPI(24)的干旱烈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SPEI(12)干旱烈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为逐渐增大,而SPEI(24)的干旱烈度随时间变化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SPI(6)的干旱烈度均大于SPI(1)的干旱烈度,SPI(12)的干旱烈度除了1961—1995年外均大于SPI(6)的。

SPEI(6)干旱烈度在1996—2030年和2066—2100年大于SPI(1)的干旱烈度,其余均小于SPI(1)的。

SPEI(12)的干旱烈度除了1961—1995年外均大于SPEI(6)的干旱烈度。

SPI表明1个月干旱烈度的表现基本优于其他月份的干旱烈度。

SPEI则是3个月干旱烈度的表现基本优于其他月份的干旱烈度。

在2066—2100年,SPEI(1)的干旱烈度约为1961—1995年干旱烈度的2.15倍,而SPEI(24)的干旱烈度约为1961—1995年干旱烈度的4.91倍。

因此,在未来气候变化会造成更严重和更频繁的干旱状况。

SPI干旱强度基本在减小,而SPEI干旱强度基本在增大。

1961—1995年,SPI(1)小于等于-1.0的干旱历时为67个月。

到2066—2100年减小至39个月,而SPI(6)小于等于-1.0和SPI(24)小于等于-1.0的结果却恰好相反。

SPI(6)干旱历时从55个月增加到66个月。

SPI(24)干旱历时从59个月增加到了109个月,而各个时间尺度SPEI小于等于-1.0干旱历时从1961—1995年时段至2066—2100年时段逐渐增加。

结果表明,中长期干旱特征比短期干旱特征更显著,但SPI和SPEI得到的结果在某些方面并不一致。

可能原因是影响干旱特征本身的气象因素较多。

SPI仅考虑了降水来确定干旱状况,而SPEI考虑了降水和气温因素来确定干旱状况。

其结果精确性较SPI更高。

且气候变化是多气象因素的变化,因此导致SPI与SPEI输出的结果出现差异。

基于干旱烈度、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对云南省干旱特征分析,再结合上述结果可知,SPEI更具代表性。

SPEI表明从1961—1995年到2066—2100年,云南省干旱状况在逐渐增加,且未来气候变化将导致更加严重的干旱。

其中,短期干旱对于气候变化更加敏感。

与干旱强度相比,SPEI(12)在1961—1995年的干旱强度与2066—2100年的仅相差0.02。SPI(12)之间仅相差0.01。

再综合SPI和SPEI干旱强度数据表明,中长期干旱与短期干旱均受气候变化影响。

3讨论

气候变化可认定为严重影响未来干旱的因素。因作物易受到干旱的影响,干旱特征变化可能是灾难性的。由于SPI和SPEI可消除降水的时空差异,对干旱变化反应敏感,能很好地反映不同区域和时段的干旱状况。

因此,本研究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进行分析。

目前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历史气象数据利用SPI和SPEI等干旱指数进行干旱评估及预测,也有部分研究是基于CMIP5模式输出的降水和气温数据对未来干旱评估及预测。

其中,少有研究将CMIP5模式输出的未来气象预测数据结合SPI和SPEI指数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利用CMIP5模式输出的未来气象数据计算多个时间尺度的SPI和SPEI。

分析季节性SPI和SPEI的统计值,运用条件概率分析SPI和SPEI之间的关系和非超越概率分析季节性SPI和SPEI,并运用游程理论分析研究区域内的干旱烈度、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以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云南省干旱特征的影响。

经SPI指数的非超越概率分析,夏季、秋季和冬季的中长期干旱将比气候变化导致的短期干旱更严重,春季期间的中长期干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要小于短期干旱。

经SPEI非超越概率分析,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从1961—1995年和2066—2100年夏季和冬季出现严重干旱,1996—2030年所有时期的春季和冬季的中期严重干旱可能会恶化。

这与赵平伟等研究的SPEI及SPI指数在滇西南地区干旱演变中的时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采用游程理论分析干旱特征,由于1961—1995年时段到2066—2100年时段的气候变化,SPI表明1个月的干旱烈度基本优于其他月份的干旱烈度。

SPEI则是3个月的干旱烈度基本优于其他月份的干旱烈度。

SPEI(24)的干旱烈度约为1961—1995年干旱烈度的4.91倍,长期干旱严重程度在加剧,气候变化引起更严重、更频繁和更长持续时间的干旱。

云南省干湿变化表现为5a左右的振荡周期,且未来几年云南省地区仍表现为干周期,并有长达4—6月的跨季节性严重持续干旱。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云南省雨季有气候变干的趋势,干季多区域呈干旱略加强趋势。

本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引起严重和长历时的干旱,这与左冬冬等运用游程理论分析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数据干旱特征变化趋势的结果基本一致。

云南省干旱灾害出现频繁、持续时间长,其分布具有一致性的特点,干旱出现的时段主要出现在冬、春及初夏季,严重时则会出现冬春初夏连旱,而近年来秋季干旱呈频发之势。

这是由于当每年10月以后干季到来时,中纬度的西风带天气系统逐渐南伸扩展,青藏高原南部的南支西风气流建立并开始影响与控制云南省上空,强劲的西风气流切断了南部水汽的来源,形成了少雨、干旱的大气环流背景。

与上述季节性干旱结果基本一致。

本研究结果对云南省干旱预测、评估及其风险管理和应用决策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可为未来旱作农业生态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但由于SPI和SPEI仅是气象干旱指标,研究区域的SPI和SPEI值是各气象站点SPI和SPEI值的平均,可能会降低气象站点之间的空间差异性。

同时,未来气象数据也是由模型模拟得到,致使数据本身具有一定的误差。

因此,用它们评估及预测干旱可能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上存在一定差距。故需要考虑空间的差异性和提高未来气象数据模型模拟精度以进一步对干旱事件提供更加精确的预测,为今后研究的重要内容。

4结论

(1)SPI和SPEI指数表明未来云南省中期干旱状况将比短期干旱更加严重。根据SPI小于等于-1.0的非超越概率,夏季、秋季和冬季的中长期干旱将比气候变化导致的短期干旱更加严重。但春季期间的中长期干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要小于短期干旱。根据SPEI小于等于-1.0的非超越概率,1961—1995年时段冬季SPEI(1)的非超越概率为5.2%,但在2066—2100年时段增加到18.4%;SPEI(6)的非超越概率从4.4%增加到21.4%,SPEI(24)的从7.0%增加到25.7%。这说明由于气候变化,未来有可能发生严重干旱,且中长期干旱比短期干旱更严重。结合夏季SPEI的非超越概率分析可知,气候变化可能导致1961—1995年和2066—2100年夏季和冬季出现严重干旱。

(2)2066—2100年时段SPEI(24)的干旱烈度约为1961—1995年时段干旱烈度的4.91倍,长期干旱严重程度在加剧。此外,气候变化除了引起更严重和更频繁的干旱外,还将带来更长历时的干旱。SPI在1961—1995年的干旱比2066—2100年预测的要多,而SPEI(1)在1961—1995年的干旱烈度为28.3,到2066—2100年达到60.9,表明气候变化使未来干旱加剧。SPEI综合考虑了气温和降水因素,其预测干旱状况更精确。SPI和SPEI结果表明短期干旱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而短期和中期干旱的强度都将受到气候变化的强烈影响。


基于CanESM2的渭河流域干旱演变特征研究(丁 浩)

2.4 游程分析

干旱情势分析中,通常借助干旱指数将水文气象变量随时间的波动转化为可对比的旱涝情势,从而划分出干旱期与湿润期。但其并不能表征一场干旱事件的强度及发生频率,因此多需要应用游程理论阈值法对干旱事件的各项特征变量进行提取。图3给出了基于游程理论阈值法的干旱事件识别过程。以SPEI=-0.5为阈值对SPEI序列进行截断,则一场干旱事件的开始被定义为SPEI从阈值以上下降到阈值以下的时刻(t),干旱事件的结束则正好相反。

图3 基于游程理论阈值法的干旱事件识别及干旱特征变量提取Fig.3 Drought recognition and drought characteristics extraction based on run theory

干旱历时D被定义为干旱事件的结束时刻与开始时刻的差值,如D1、D2、D3;干旱烈度S为干旱历时内每月干旱指标与阈值差值的绝对值的累积量,如S1、S2、S3;干旱事件的间隔时间L为一场干旱事件的开始时刻与下一场干旱事件开始时刻的差值,如L1、L2。

3.2 SPEI时空演变特征

3.2.1 时间变化特征

        基于历史实测数据和校准的未来CanESM2输出数据,计算渭河流域SPEI值,其结果如图5所示。其中(a)、(b)、(c)分别为历史基准期、未来期RCP4.5情景、未来期RCP8.5情景2种时间尺度(3月和12月)SPEI的时间变化(SPEI-3和SPEI-12)。由图5可以看出,SPEI在季节尺度上的波动较为频繁,干湿交替迅速。随着累积时间尺度的增大,SPEI的变化趋于稳定,干湿状态的延续时间有所延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随累积月份的增加,本来一些夹杂在连续干旱期内略高于阈值的SPEI(可能是突然的少量降水)的影响被抹去,一些夹杂在连续湿润期内略低于阈值的SPEI的影响也被剔除,使得原本割裂的气象干旱事件得以连续。从图5还可以较为明显地看出,历史基准期的SPEI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负值明显增多,且绝对值较大。其中年尺度SPEI平均值从0.22(1966-1990年)降低到-0.36(1991-2005年),在整体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邹磊等关于渭河流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未来2种RCP情景下,SPEI序列变化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如从图5的SPEI-12序列可以看出,2050-2055年RCP4.5情景下的SPEI序列存在一个较短的干旱过程,且强度相对较小,无特旱(SPEI≤-2.0)过程出现。但在相同时段的RCP8.5情景下,SPEI序列存在一个较长的水分亏缺过程,强度较大,且出现了特旱。由此可知,不同的排放情景会较为强烈地影响区域的气候过程,驱动流域降水与气温的差异性变化,从而引发SPEI表现上的不同。

图5 历史基准期和未来期2种情景下渭河流域年尺度与季尺度SPEI的时间序列Fig.5 SPEI at annual and seasonal scales in historical periods and under two futureemission scenarios for the Weihe River Basin

考虑到干旱事件的发生常具有季节性,根据渭河流域气候特征,选用3月季尺度下5、8、11月及次年2月的SPEI值表征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干旱情况。选用12月年尺度的SPEI值表征干旱的年际变化,并采用M-K趋势检验法对SPEI序列进行趋势分析,结果如图6所示,其中中心黑色虚线圆圈为0.05显著性水平临界值。由图6可知,历史基准期与未来期2种情景(RCP4.5与RCP8.5)下SPEI在年际变化中均表现出下降趋势,但未通过0.05显著性检验。季节变化中,除历史基准期夏季与未来期RCP 4.5情景下的秋季表现出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外,其余各时期的SPEI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未来期RCP8.5情景下春季的下降趋势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在RCP8.5情景下未来渭河流域的春旱将显著加剧。需要指出的是,田甜等在研究渭河流域历史时期年尺度干旱变化趋势时,得出了SPEI显著下降的结论,与本研究结果略有差别。这主要是由于计算使用的时间序列长度不同导致,但关于渭河流域整体呈现旱化趋势的结论一致。

3.2.2 空间分布特征

绘制历史基准期与未来期2种情景(RCP4.5与RCP8.5)下渭河流域年际与季节SPEI趋势变化率的空间分布图,结果如图7所示,其中红线圈画区域为SPEI通过0.05显著性检验的区域。

图6 历史基准期和未来期2种情景下渭河流域年际及季节SPEI的变化趋势Fig.6 Variations of annual and seasonal SPEI in historical periods and under two futureemission scenarios for the Weihe River Basin

由图7可知,从年际SPEI值的变化趋势看,历史基准期全流域变化速率皆为负值,但下降趋势并不显著。未来期RCP4.5情景下,大部分地区的SPEI值仍呈现微弱下降趋势,仅流域东部有微弱上升。未来期RCP8.5情景下,全流域SPEI值基本表现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且有24%的区域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些区域多集中在流域西部与中东部地区。

从季节SPEI值序列趋势变化率的空间分布看,历史基准期春季和冬季存在显著下降的区域,春季主要集中于南部低纬度小范围地区,而冬季则相反,约占流域总面积25%的北部大范围地区均表现出了显著下降趋势。未来期RCP4.5情景下,冬季显著旱化区域相比基准期表现出向西南迁移的趋向,导致流域上游地区大范围的SPEI值出现速降。未来期RCP8.5情景下,春季SPEI在87%的流域面积上表现出显著旱化趋势,说明未来渭河流域春旱风险将显著提高。

总的来说,春季与冬季仍是渭河流域未来干旱风险防范的重点季节,且流域西部是冬旱防范的重点区域。透过研究结果还可以发现,历史基准期春季与夏季SPEI的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而在未来2种RCP情景下并未发现这种现象。

通过对相同季节降水量变化趋势的统计分析,发现降雨的空间分布与SPEI极为相似,即历史基准期春季与夏季降水量变化速率同样存在分层现象,但在未来2种RCP情景中则不复存在。由此可以看出,在影响SPEI变化的2个主要因素(降水量与潜在蒸散发量)中,降水应该起到了相对主要的作用。一般而言,降水趋势分布格局的变化多是地形条件和大气环流综合作用的结果,当一定时期内地形处于稳定时,则降水格局的变化应该由气候变化驱动。由以上分析可知,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引发渭河流域气象水文要素的空间格局发生明显变化,进而驱动流域干旱时空分布格局的改变。

3.4 干旱事件特征与持续性分析

3.4.1 干旱事件特征变量演变规律

干旱事件特征是认识干旱发生、发展情势及厘清干旱时空演变特征、探明干旱潜在成因的重要指标。一般包括干旱事件发生次数、最大亏缺值、干旱历时、干旱烈度和干旱间隔时间等。

由表2可知,干旱事件年尺度的发生次数相比季节尺度小,但干旱历时、干旱烈度和干旱间隔时间则明显增大,这主要是受到统计尺度的影响。统计数据表明,历史基准期,基于实测数据得到的SPEI在年尺度的平均干旱历时较未来RCP4.5情景略大,但小于RCP8.5情景,平均干旱烈度排序为RCP8.5>RCP4.5>历史基准期。结合其他数据可以发现,未来RCP8.5情景下干旱发生次数相对较少,但干旱历时与干旱强度均较大。

3.4.2 干旱事件的持续性特征

渭河流域持续性干旱事件时有发生,且常伴随较大的灾害损失,因此干旱持续性的研究尤为必要。一般干旱事件的持续性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干旱事件的持续时长和干旱过后再次发生干旱所经历的时长。前者被定义为干旱历时,而后者则是相邻干旱事件的干旱间隔与上一次干旱历时的差值,为阐述方便,定义为绝对干旱间隔。干旱历时反映了干旱事件本身的持续时间长度,而绝对干旱间隔则反映了一段时期内干旱事件的高发性。本研究采用SPEI-3识别流域干旱事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干旱事件的持续性特征,图9给出了渭河流域历史基准期和未来期2种情景(RCP4.5与RCP8.5)下不同干旱历时干旱事件频率的空间分布。

由图9可知:

(1)历史基准期。持续1个月的干旱过程在整个渭河流域的发生频率均较高,说明历史基准期内干旱事件以短历时为主,干旱事件较少持续发展。但在干旱历时为5个月的干旱事件频率分布中,可发现流域北部发生频率较高,可达14%~20%,说明历史基准期内渭河流域北部区易发生持续时间较长的干旱事件。

(2)未来期RCP4.5情景。除渭河流域北部外,其余大部分地区仍以持续1个月的干旱过程为主,但频率明显下降,持续4个月的中长期干旱过程发生频率较基准期明显提高,流域北部发生持续5个月干旱事件的频率有所减小,逐渐转变为以中长期干旱事件为主,且极端干旱事件频率有所下降。

(3)未来期RCP8.5情景。持续1个月的短期干旱频率进一步减小,持续2~4个月的中长期干旱事件频率继续提高,累积频率在全流域可达到37%~69%,且高值区主要集中于流域西部与东南部的广大区域。总体来看,与历史基准期相比,未来2种情景发生短历时干旱事件的频率减小,中长历时干旱事件频率增加,但长历时及超长历时干旱事件有所减少。这与前面关于不同等

级干旱发生频率的结论类似,即未来干旱发生频率将呈现“两头减少,中间增多”的态势。

绘制历史基准期和未来期2种情景下渭河流域不同绝对干旱间隔干旱事件过程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结果如图10所示。

从图10可以看出,历史基准期与未来期渭河流域不同绝对干旱间隔干旱事件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具体表现为:

(1)历史基准期与未来期2种RCP情景下,流域主要绝对干旱间隔时间均为1~6个月,其中以1~3个月间隔的发生频率最高,说明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均较短。未来期2种RCP情景下,流域西部1~3个月间隔的低值区频率有所升高,而RCP8.5情景东南部4~6个月间隔的干旱事件过程的发生频率较高。

(2)在7~9个月间隔尺度上,历史基准期与未来期干旱事件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别,表现为历史基准期渭河流域北部发生频率较低,但未来RCP8.5情景下流域北部存在少量高值区域;未来RCP4.5情景下,渭河流域西南部关中平原地带存在小范围高频率区域,但总体区分度不大。

(3)对于10个月以上间隔干旱事件的发生频率,历史基准期与未来期存在较多相似特征,如流域北部3种情形(历史基准期、未来期RCP4.5和RCP8.5)下10月以上间隔的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均相对较高,说明渭河流域北部发生的相邻干旱事件的间隔时间相对较长。

综上所述,未来期2种RCP情景下,渭河流域不同间隔干旱事件过程的发生频率变化不大,局部存在差异性;历史基准期流域北部发生短时间间隔与长时间间隔干旱事件过程的频率均较高,而在未来2种RCP情景下,短时间间隔干旱事件过程会减少,中长间隔的干旱事件过程会有所增多。

基于CMIP6的未来气候变化下汉江流域干旱特征研究 (王磊)

2.2.3 游程理论

游程理论是干旱研究中识别和描述干旱特征的重要方法。通过分析时间序列数据,将其划分为正游程和负游程,其中正游程代表序列中超过特定截断阈值的数据部分,而负游程则表示数据低于该阈值的部分。干旱历时(Duration)定义为干旱指数持续低于既定阈值的时间长度。干旱烈度(Severity)则是指在特定历时内,累积干旱指数绝对值的总和。干旱发生频率(Frequency)指的是在特定时间范围内(例如按年或十年计)干旱事件的发生次数。为了避免单月干旱事件对结果产生干扰,本研究提取了干旱历时2个月及以上、发生中等及以上干旱事件时(SPEI阈值≤−1)的干旱烈度,用于定量分析气候变化情景下汉江流域干旱特征的变化。

图2基于游程理论的干早事件及其特征示意图

Fig.2 Diagram of drought event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Run theory 

3.2气候变化下汉江流域干旱事件烈度分析

通过游程理论,提取了历史与未来情景下,持续2个月以上的中等及以上干旱事件的烈度,并利用核密度估计,分析其干旱烈度的概率分布,研究结果如图7所示。当干旱烈度为-3.2时,历史情景下干旱事件发生概率达到峰值,为0.39。四种未来情景干旱烈度峰值出现在-3.4至-3.1之间,但发生概率略有区别。SSP1-2.6的峰值概率最低为0.36,而SSP5-8.5的峰值概率最高为0.43。当烈度在-5至-4区间时,历史与四种未来情景的发生概率基本保持相同变化趋势。但烈度在-7至-5区间,SSP1-2.6和SSP5-8.5的干旱事件发生概率出现明显下降,且SSP1-2.6下降最为明显,概率降低了约0.1。当烈度小于-7.5时,历史干旱事件发生概率开始低于未来情景,表明未来情景下,发生极端干旱事件的概率是明显大于历史情景的。

图7(b)分析了特定重现期下的干旱事件烈度的变化。两年一遇、四年一遇和十年一遇干旱烈度差别并不明显,分别围绕-3.73、-4.93和-6.33进行波动,波动幅度不超过3.5%。但是,在百年一遇情景下,未来情景较历史情景,干旱事件烈度出现了显著上升。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的干旱烈度分别为-9.49、-9.67、-9.18和-10.77,较历史情景增长了10.7%、12.8%、7.1%和25.6%,这与图7(a)中分析结果相契合。由此可知,与历史情景相比,未来较低重现期干旱事件的烈度并未发生显著的变化,但是对于极端干旱事件,汉江流域干旱事件烈度将显著上升,意味着未来极端干旱事件发生时造成的破坏性可能更强。

(a)干旱事件的核密度估计(b)不同重现期干旱事件烈度

图7不同情景下干旱烈度概率分布及特征值

Fig.7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 values of drought severity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4结论与讨论

4.1讨论

在研究汉江流域未来干旱特征时,张奇谋等[12]基于CMIP5多模式的预估发现,尽管轻度和中度干旱的发生频率有所减少,但严重干旱的发生频率却有所增加。邓翠玲等[12]的研究也表明,在CMIP5多模式的基础上,长江下游干旱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汉江流域未来时期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增加幅度较大,暗示该区域干旱趋势整体上有所缓解。然而,在代表性浓度路径RCP-6.0和RCP-8.5的情景下,SPEI却呈现出显著的减小,这进一步强调了极端干旱事件的可能增加。本研究的结果与前述研究一致,主要归因于CMIP5和CMIP6气候模型中气候要素的相似变化趋势[14]。但是,未来气候要素真实的变化趋势还不确定,经过校正后的气温及降雨数据依然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对于汉江流域极端干旱的研究结果可能造成影响。因此,采用不同气候模式集合结果,研究气候变化下汉江流域干旱特征的变化趋势,对降低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提升可靠性,是有必要的。

汉江流域不仅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也是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关键区域。以往研究表明汉江流域7-9月出现极端干旱几率较大[26],但本研究得到汉江流域干旱事件将会有所提前,特别是极端干旱时间将提前至4-5月。而春季是许多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干旱的提前可能导致播种和生长期的水分不足,从而对汉江流域的农业生产、生态系统等带来显著影响。同时,当极端干旱发生在4-5月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如何保证引调水量不产生大幅波动,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张璐等[27]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和受水区干旱遭遇风险进行评估,认为水源区和受水区发生较严重的干旱遭遇事件的风险可能增加。因此,采取适应性管理措施变得至关重要,例如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优化调度,建立更灵活的水资源管理策略,提高水利设施的适应能力,例如提高灌溉效率、开发抗旱作物品种等,做好应对极端干旱事件的预警预案,以减轻未来干旱造成的不利影响。

4.2 结论

本文采用10种CMIP6气候模式的历史情景与四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和游程理论,对气候变化下汉江流域不同等级气象干旱事件的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与历史情景相比,未来汉江流域年降水与潜在蒸散相差的最大值均呈现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四种情景年降水与潜在蒸散相差值增加的速率在0.92-2.40mm/year,最小值的变化趋势存在不同,SSP1-2.6和SSP3-7.0相对缩小,而SSP2-4.5和SSP5-8.5持续增大。

(2)汉江流域历史情景下干旱发生月数空间分布表现为东西低、中部高,未来情景则出现汉江流域中游及汉江下游干旱发生月数相对减少,而上游地区略微增的变化趋势。未来情景9月份中等干旱发生频率较历史情景出现了明显上升,而4-5月极端干旱发生频率上升,11月下降,总体表现为中等及以上干旱在年内的发生时间相对提前。

(3)与历史情景相比,未来较低重现期干旱事件的烈度未发生显著的变化,但是汉江流域极端干旱事件的烈度将显著上升,百年一遇干旱事件的干旱烈度增长幅度在7%-25%。

  • 24
    点赞
  • 2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___Y1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