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2. 双笼转子三相感应电机数学模型
2.1. 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双笼转子结构
2.2. 双笼转子三相感应电机定子相坐标数学模型
3. 双笼转子三相感应电动机仿真模型(基于定子相坐标)
4.仿真实例
5.总结
6.参考文献
1.概述
普通设计的感应电动机虽然起动电流大,但起动转矩低,通常不能满载起动或者最理想的情况下也需要很长时间达到正常的运行速度,高惯性载荷下这种情况尤其严重。在笼型感应电动机中采用深槽或双笼设计,可以减少这种缺陷,而大部分大功率的工业用感应电动机通常采用双笼转子。 双笼转子三相感应电动机提供了一种平衡性能、具有可靠性和经济性的解决方案,适用于多种工业环境和应用需求。双笼转子感应电动机有很多优点。它既可以降低起动电流又可以增加起动转矩,这对于需要较大起动转矩的设备来说非常重要;在正常运行时,双笼转子感应电动机可以提供较高的效率和功率因数;双笼转子的感应电动机增加了可靠性,如果一个笼发生故障,另一个笼仍然可以继续工作,从而减少停机时间;双笼转子电动机可以适应不同的负载变化,即使在负载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稳定运行;虽然双笼转子电动机的初始成本可能略高,但其长期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双笼转子感应电动机适用于多种工业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泵、风机、压缩机、输送带等。
本文仿照单笼转子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建模方法,建立起定子ABC相坐标系中双笼转子三相感应电动机瞬态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用Matlab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
2. 双笼转子三相感应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2.1. 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双笼转子结构
大功率的三相感应电动机的转子常做成双笼转子。双笼转子感应电机的转子上有两套笼型绕组,最常用的转子结构如图1所示。外笼(也称上笼)槽与内笼(又称下笼)槽之间有一条狭窄的缝隙,狭缝的作用是改变槽漏磁通的分布。转子导条用铜条时,两个笼可以分别有各自独立的端环,二者在电路上没有直接的连接关系。外笼导条截面积小,且用电阻率较高的黄铜制成,电阻较大;内笼导条截面积大,用电阻宰较低的紫铜制成,电阻较小。如果采用铸铝转子,则外笼、内笼以及它们之间的缝隙都充满铸铝,端环也连接在一起。总之,外笼的电阻大漏抗小,内笼的电阻小漏抗大。
电机起动时,,转子频率较高,转子电路的漏阻抗中漏抗起主要作用,因此,外笼和内笼导条中电流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漏抗。内笼(下笼)的漏抗较大,故电流很小,转子的电流被挤于外笼(上笼),而外笼的电阻较大,所以产生较大的起动转矩。由于起动时外笼起主导作用,所以外笼称为起动笼。
正常稳定运行时,由于转子电流的频率很低,漏抗减小,转子电路的漏阻抗中,电阻起主导作用,电流分配取决于电阻,由于内笼电阻较小,故电流主要流过内笼,它于定子电流相作用产生稳定运行时的电磁转矩。稳定运行时内笼起主要作用,故内笼也称为运行笼。
图1. 一种双笼转子槽形结构图(来自网络)
2.2. 定子ABC相坐标数学模型
这里的双笼型三相感应电动机定子ABC相坐标数学模型是指:有效匝数相等的定子三相绕组在空间相差120°电角度,转子上的两个笼型绕组分别用三相对称等效绕组表示,上笼三相绕组用表示,下笼三相绕组用
表示,其对应的绕组轴线相同(a1-a2轴线相同,b1-b2轴线相同,c1-c2轴线相同)。设电机为理想电机,即在建立三相感应电动机瞬态数学模型时,为简单起见作如下假设:(1)气隙磁通密度在空间按正弦分布,忽略磁场的高次谐波;(2)忽略磁路饱和影响及铁心损耗;(3)定、转子绕组均为三相对称绕组,其电阻和漏电感为常数。转子上、下笼具有两套独立的端环,所有转子量都为折算到定子边的折算值。按电动机惯例列写电磁方程,矩阵形式表示的双笼转子三相感应电动机瞬态相坐标模型为:
电压方程
(1)
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