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感应电动机电容器补偿起动过程的瞬态分析

1. 概述

2. 三相感应电动机对称电容器补偿起动系统的数学模型

3. 三相感应电动机对称电容补偿起动系统的仿真模型

4. 仿真分析实例

5. 三相感应电动机单个电容器补偿起动的仿真模型及仿真实例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感应电动机直接起动时的起动电流一般可达额定电流的5~7倍,过大的起动电流会使馈电线路压降增大,可能导致电网压降显著下降而影响连接在同一电网上的其它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电机容量越大,这种影响也越大。为了降低起动电流,笼型感应电动机常采用电机定子边串电抗降压起动、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Y-D转换起动和软起动器起动等。它们虽然可以降低起动电流,但同时也降低了定子端电压,使电机起动转矩也减小了,仅适合于空载和轻载起动的电机。对既要限制起动电流,又要求电机有较高的起动转矩的场合,可以采用电容补偿起动的方法,文献[1]提出了用三个相同的电容器起动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的起动方法,它是对称运行起动。文献[2]提出了用单个电容器起动三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方法,它基于三相感应电动机单相运行方式,借助于一个适当选取的相平衡电容器,在起动时可以获得最大电磁转矩,当电机转速达到一个预定值时,用一个简单的转换开关,使电机在三相电源上运行。电容器补偿起动的主要优点是减少电动机起动时的冲击电流,对电网的影响较小,同时可以提供额外的起动转矩,帮助电动机更快地达到工作速度,除此以外,电容器补偿起动时能提高整个电网的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的损耗。但电容器补偿起动页存在一些缺点,电容器的加入可能会放大电网中的谐波,影响电能质量,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抑制或消除谐波 ;虽然电容器的成本相对较低,但如果需要额外的控制设备和保护装置,会增加总体成本;在某些情况下,电容器补偿可能会导致电动机出现过电压,需要通过设计来避免这种情况。

       用计算机对异步电动机电容补偿起动过程进行分析和计算可以从理论上揭示异步电动机电容补偿起动系统各电磁量的变化规律,为构成更完备的电机起动控制调节方案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为了得到三相感应电动机对称电容器补偿起动过程的运行特性,建立了三相感应电动机电容补偿起动系统在α-β坐标系(即静止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转子参数随转速变化的因素,用MATLAB/simulink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实例对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的电容补偿起动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

2. 三相感应电动机对称电容器补偿起动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对称电容器补偿起动原理

       三相感应电动机对称电容补偿起动系统由感应电动机﹑馈电线路阻抗﹑并联电容支路及控制系统组成。当三相感应电机起动时,将一组适当数值的对称电容器并联在电机定子绕组两端(见图1),使电机起动时的感性无功电流部分地由电容器补偿,以减小馈电线路的电流和压降,提高电机定子端电压,保证母线电压波动在允许范围之内,当电机起动过程结束时再将电容器自动切除,以避免由于电容补偿而使电机定子端电压过高。

图1.  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对称电容器补偿起动接线电路图

2.2 系统数学模型

(1)α-β坐标系下馈电线路和电容支路的数学模型
由图1可得ABC三相坐标系下馈电线路和电容支路的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如下:

\begin{bmatrix}Va-u_{as}\\Vb-u_{bs}\\Vc-u_{cs}\end{bmatrix}=\begin{bmatrix}R+pL&0&0\\0&R+pL&0\\0&0&R+pL\end{bmatrix}\begin{bmatrix}i_A\\i_B\\i_C\end{bmatrix}    (1)

\begin{bmatrix}u_{as}\\u_{bs}\\u_{cs}\end{bmatrix}=\begin{bmatrix}\frac1{C^{^{\prime}}p}&0&0\\0&\frac1{C^{^{\prime}}p}&0\\0&0&\frac1{C^{^{\prime}}p}\end{bmatrix}\begin{bmatrix}i_{ac}\\i_{bc}\\i_{cc}\end{bmatrix}     (2)

3/2坐标变换关系式:

A=\sqrt{\frac{2}{3}}\begin{bmatrix}1&0&1/\sqrt{2}\\-1/2&\sqrt{3}/2&1/\sqrt{2}\\-1/2&-\sqrt{3}/2&1/\sqrt{2}\end{bmatrix}    (3)

      将式(1)和式(2)经常3/2变换(式3)后,考虑到对称运行方式,0轴分量等于零,即可得到两相静止α-β坐标系下馈电线路和电容支路的电压方程:

\begin{bmatrix}V_\alpha-u_{\alpha s}\\V_\beta-u_{\beta s}\end{bmatrix}=\begin{bmatrix}R+pL&0\\0&R+pL\end{bmatrix}\begin{bmatrix}i_\alpha\\i_\beta\end{bmatrix}    (4)

\begin{bmatrix}u_{ox}\\u_{\beta}\end{bmatrix}=\begin{bmatrix}\frac{1}{C^{^{\prime}}p}&0\\0&\frac{1}{C^{^{\prime}}p}\end{bmatrix}\begin{bmatrix}i_{ox}\\i_{\beta x}\end{bmatrix}    (5)

上面的式中,

式中,Cˊ=3C;

  • 5
    点赞
  • 1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