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昆虫病原菌假单胞菌的富集增强了柳树对柳蓝叶甲的抗性
2024年9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张江、王海涛、湖北大学张凤娟等团队在Microbiome在线联合发表了题为 “Enrichment of novel entomopathogenic Pseudomonas species enhances willow resistance to leaf beetles” 的研究文章。揭示了自然生态系统中昆虫、植物和植物相关微生物群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为利用合成微生物菌群控制害虫提供了理论基础。
Article,2024-09-09,Microbiome,[IF 13.8]
DOI:https://doi.org/10.1186/s40168-024-01884-z
原文链接:
https://microbiome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0168-024-01884-z
第一作者:Haitao Wang(王海涛);Fengjuan Zhang(张凤娟)
通讯作者:Jiang Zhang(张江)
主要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Shenzhen Branch, Guangdong Laboratory of Lingnan Modern Agriculture, Key Laboratory of Synthetic Biolog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Agricultural Genomics Institute at Shenzhen,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enzhen 518000, China)
湖北大学(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catalysis and Enzyme Engineering, Hubei Hongshan Laboratory,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China)
- 摘要 -
植物已经进化出多种防御植食性昆虫的机制,包括形成物理屏障、合成有毒代谢物和激活植物激素反应等。其中植物相关微生物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已经被广泛研究,但它们是否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发挥帮助植物抵御害虫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表明,被柳蓝叶甲危害的柳树(Salix babylonica)叶片比健康柳树叶片更能抵御柳蓝叶甲侵害。人工合成菌群接种实验表明,来自被柳蓝叶甲危害的柳树的植物相关微生物群参与了被柳蓝叶甲危害的柳树对柳蓝叶甲的抗性。微生物组的组成和丰度分析表明,相对于未被柳蓝叶甲危害的柳树,假单胞菌在柳蓝叶甲危害的柳树叶际、根和根际土壤中显著富集。从柳树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出49株假单胞菌,鉴定出7株对柳蓝叶甲有毒性的假单胞菌。而且用这7株假单胞菌菌株重新构建了一个合成群落(SynCom-mix7)进行了接种试验,发现SynCom-mix7可以显著增强柳树对柳蓝叶甲的抗性。柳树利用特定的昆虫病原细菌来增强对柳蓝叶甲的防御,表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昆虫和植物相关微生物群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 引言 -
植物在生命周期中面临着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其中生物胁迫植食性昆虫的取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威胁,每年造成的损失约占全球作物总产量的20%。植物已经进化出多种防御策略,帮助它们抵御昆虫的攻击,包括建立物理屏障、产生有毒代谢物和激活植物激素反应等。
其中植物相关微生物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已经被广泛研究,但它们是否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发挥帮助植物抵御害虫的作用尚不清楚。因此,研究植物微生物在植物防御害虫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柳树-柳树微生物-柳蓝叶甲三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天然微生物菌群在柳树抵御柳蓝叶甲危害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机制。我们将从叶片中分离的菌群回接到正常叶片进行喂食幼虫生测,来确定叶片菌群的作用。对柳树叶际、根和根际土壤分离的菌群进行16S扩增子测序,分析样品中细菌的分类和丰度。从柳树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出49株假单胞菌,鉴定出7株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