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体变换与ICP原理

本文介绍了刚体变换矩阵的概念,包括旋转和平移矩阵的计算,以及参数估计方法。接着详细讲解了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的基本原理,即寻找源点云和目标点云之间的最优匹配,通过最小化误差函数来更新旋转和平移参数。ICP算法的步骤包括找最近邻点、计算旋转和平移、判断收敛条件等。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参考:https://blog.csdn.net/kksc1099054857/article/details/80280964

刚性变换矩阵

点云配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旋转和平移变换将不同坐标系下的两组或者多组点云数据统一到同一参考坐标系下。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一组映射来完成。假设映射变换为H,这H可以用以下的公式来表示。

其中A代表旋转矩阵,T代表平移向量,V代表透视变换向量,S代表整体的比例因子。因为根据一系列图片得到的点云数据只存在旋转和平移变换,不存在形变,所以将V设为零向量,比例因子S=1。

映射变换H可以表示为:

其中,旋转矩阵R3X3和平移矩阵T3X1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表示:

点对点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是一种常用的点云数据配准算法,用于估计两个点云之间的刚体变换。其更新刚体变换的过程如下: 1. 初始化: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初始的变换矩阵。通常可以使用粗略的估计值,如通过其他传感器(如惯性测量单元)获得的姿态估计。 2. 数据对齐:将待配准的源点云和目标点云进行对齐。首先将源点云通过当前的变换矩阵进行坐标变换,然后计算对应的最近邻点对。 3. 特征匹配:通过某种特征描述子(如法向量或颜色)对相邻点对进行匹配,以去除误匹配的点对。 4. 计算误差:对于匹配的点对,根据其坐标差异计算一个误差指标。常见的误差指标包括欧氏距离、Mahalanobis距离等。 5. 权重计算:根据误差指标,为每个匹配点对分配一个权重,用于后续的最小二乘优化。 6. 最小二乘优化:基于加权的匹配点对,通过最小化误差的求和来更新变换矩阵。这里可以使用各种最小二乘优化方法,如SVD(奇异值分解)等。 7. 判断收敛:检查当前的变换矩阵是否已经满足收敛条件,即优化后的误差是否已经足够小。如果未收敛,则返回步骤2,继续进行迭代。 8. 输出结果:当算法收敛时,输出最终的刚体变换矩阵,该矩阵描述了源点云相对于目标点云的刚体运动。 总结来说,点对点ICP通过迭代的方式,不断更新初始的刚体变换矩阵,以最小化坐标差异误差,从而实现两个点云之间的准确配准。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JoannaJuanCV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