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不准原理

这篇文章探讨了海森堡测不准原理,通过动量p与位置q的不交换性,揭示了经典世界与量子世界的不同。电子测量中,位置和动量的精确测定相互制约,解释了为何同时测量不可能。核心概念包括共轭量、不确定性关系和能量时间对称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测不准原理(不确定性原理)

  • 海森堡的这一原理于1927年3月23日在《物理学杂志》上发表,被称作Uncertainty Principle。
  • 1925年,海森堡给出了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且发现其乘法规则:p×q≠q×p。
  • 如何去理解p×q≠q×p呢?p是动量,q是位置,这不是说,,先观测动量p,再观测位置q,这和先观测q再观测p,其结果是不一样的吗?
  • 假设我们有一个小球向前运动,那么在每一个时刻,它的动量和位置不都是两个确定的变量吗?为什么仅仅是观测次序的不同,其结果就会产生不同呢?除非测量动量p这个动作本身,影响到了q的数值。反过来,测量q的动作也影响到了p的值。但是,如果我同时测量p和q呢?
  • p×q≠q×p,是不是意味着,同时测量p和q是不可能的吗?
  • 关键:测量!一个巨型的长和宽都是定死的,测量它的长的同时,其宽绝不会因此改变,反之亦然。对于一个经典小球来说,怎么测量它的位置呢?你必须看到它,或者用某种仪器来探测它,不管怎样,需要用某种方式去接触它,不然怎么知道它的位置呢?以“看到”为例,怎么能“看到”一个小球的位置呢?需要有某个光子从光源出发,撞到这个球身上,然后反射到你的眼睛里。对于经典小球来说,光子撞到它就像蚂蚁撞到大象,对它的影响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绝不会影响它的速度。因此,可以测量它的位置之后,再测量它的速度,其误差微不足道。
  • 但是对于一个电子,电子是如此小而轻,以致光子对它的撞击绝不能忽略不计。如果我们测量电子的位置,让一个光子去执行这个任务(撞击这个电子),电子被狠狠撞了下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且现在的速度也无法得知。可见,为了测量电子的位置,我们剧烈的改变了电子的速度,也就是动量。因此,无法同时既准确的知道一个电子的位置,同时又准确的了解它的动量(也就是测不准原理)。
  • 公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