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领导-6]:新任管理第1课:管理转身--从技术业务走向管理,角色的转变

目录

第1章 管理从转变角色开始

1.1 什么是角色

1.2 角色定位

1.3 技术型与管理型人才差别:六大转变

1.4 不同角色的人能力要求

第2章 管理从定位角色迈步:管理者的四位

2.1 定位

2.1.1 辅助者

2.1.2 教练:以身作则,带领大家一起干 =》 leader

2.1.3 协作者

2.1.4 朋友&顾问

2.2 到位:全力以赴,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2.3 不越位

2.4 补位

感悟:


第1章 管理从转变角色开始

1.1 什么是角色

对于什么是社会角色,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莱威(M.J.Levy)将角色等同为社会地位,他在《社会结构》一书中将角色定义为“由特定社会结构来分化的社会地位”。

纽科姆在其《社会心理学》中将角色解释为行为本身,他认为“角色是个人作为一定地位占有者所做的行为”。

林顿在《个性的文化背景》中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期待或规范,他认为“角色——这是地位的动力方面。个体在社会中占有与他人地位相联系的一定地位。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而熟悉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

角色理论研究者彼德尔(B.J.Biddle)将角色视为行为或行为的特点,他在《角色理论:期望、同一性和行为》中强调,角色是一定背景中一个或多个人的行为特点

森冈清美把把角色分为两种:“群体性角色”与“关系性角色。以家庭为例,所谓”群体性角色“是观察家庭内的各个位置与家庭群体的整体关系时的概念,如户主、主妇、户成员的区别那样;所谓”关系性角色“是从家庭关系角色来观察各个位置时的概念,如妻子对于丈夫、儿子对于母亲那样。

我国台湾社会心理学家李长贵把社会角色定义为”个人行动的会犯、自我意识、认知世界、责任和义务等的社会行为“。

安德烈耶娃把角色要素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即社会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待系统,这个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相互作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特殊期待系统,也就是说,角色是个体与其他个体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的外显行为。 

我国学者指出,社会角色包含了角色扮演者、社会关系体系、社会地位、社会期望和行为模式五种要素,于是,他们把社会角色定义为”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正如比德尔所说,这些角色定义都无所谓对错,它们都从一种视角强调了角色现象的一个侧面。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科学的角色定义包含三种社会心理学要素: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角色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非自定的;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社会规范、责任、义务等)的。因此,对于任何一种角色行为,只要符合上述三点特征,都可以被认为是角色角色即为”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

1.2 角色定位

  •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需要首先明确自己的角色
  • 每个人,不同时期,角色是需要转换的,并不是一成不变
  • 每个人,即使同一个时期,不同场合,可能会拥有不同的角色
  • 不同角色,需要说不同的话,不同的行为,在其位,尽其职,说其话,不存在所有的场合,所有的角色说相同的话,做相同的事。

(1)因自身角色的变化表达的观点

在公开的场合,大多数人都是为自己的角色讲话,而不是为了一个所谓的没有社会角色的“我”在讲话。

只有在私有的场合,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讲话,为自己的本心讲话。

(2)因对方角色的变化对待他人

朱元璋大杀功臣一方面是朱元璋自身角色的变化,导致朱元璋自身行为的改变。

另一方面,那些功臣并没有因为朱元璋角色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导致朱元璋对他们动了杀心,如果那些功臣,随着朱元璋角色的变化而变化自己的行为,也不至于死于非命。

由战友关系、朋友关系 转变成 =》君臣关系,必须遵守君臣之道,遵守君臣之礼。

1.3 技术型与管理型人才差别:六大转变

1.4 不同角色的人能力要求

第2章 管理从定位角色迈步:管理者的四位

2.1 定位

2.1.1 辅助者

 

 

 

2.1.2 教练:以身作则,带领大家一起干 =》 leader

 关于“教练”在组织或管理中的运用,在中国讲得最多的是“教练型管理”。根据《教练——教练型管理者实战操作指南》(经济管理出版社)作者唐渊老师的理论,当主客双方关于学习的互动关系形成的时候,就形成了“教练”。教练不是企业的专利,而是适用于所有的学习关系——比如“教师要做教练”,“家长要做教练”,“教练式沟通”,“教练式领导”……当“教练”用于企业的时候就是“企业教练”,当“教练”用于管理风格的改善时,就有“管理者要做教练型的领导者”之说。当管理者懂得运用教练技术帮助下属通过学习获得成长从而提高绩效时,就成为了“教练型管理者”。

所以,就“一种活动”这个意义来讲,“教练”就是教练者运用教练技术帮助他人通过学习获得成长从而达成目标的一种活动。而这种活动的主体“教练者”,我们给他一个角色称谓叫“教练”。

管理者以帮助下属成长作为首要任务的管理方式就叫教练式管理;以运用教练技术帮助下属通过学习获得成长作为首要任务的管理者就是教练型管理者。当教练型管理者产生时,传统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转变成新型的“教练”与“学员”的关系。

进一步说明, 领导者和管理者在进行领导和管理活动的时候,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用制度管理,用绩效管理等等。如果是用帮助下属成长进步的方法来进行管理和领导,就是教练。

教练的核心技能:提出问题!!!

备注:

不能替代下属,做下属该做的事。

2.1.3 协作者

2.1.4 朋友&顾问

2.2 到位:全力以赴,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尽本分,不要把该自己尽的责任推给别人,也不要让自己的工作打折扣。

“尽本分”的关键不在于本分,而在于“尽”字。

2.3 不越位

        不越位,就是要懂得分寸,懂得“边界”在哪里。不说不符合场合的话,不做不切合身份的事。

        在职场中,一个很重要的法则就是要出力不要越位。不越位就是不越过你的位置做事,不越过领导的位置做事,不挑战领导的权威。一个人如果不清楚自己的角色、自以为是,就难免会越位。

        人们常说:“人在职场,身不由己”。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在办公室这个小圈子里,最经常打交道的就是同事和上司。与同事相处,我们能一起成长,而上司却能够帮你快速地进入职场,并且决定你的升迁。而如何与上司相处,是有很多窍门的,礼仪便是其中一个。

  与上司相处是一种礼仪,也是一门艺术和学问,不管你在私底下与上司是多么好的朋友,在工作中和一些场合下都应该注意好分寸。他是你的上司,你要对他心存敬重,维护他的权威感。在上司向你询问问题时,应该马上做出回应,而且要回答得清晰有力。当接受上司指令时,如果认为指令有疑问或错误的地方,应该委婉地做陈述,并把自己有建设性的建议和看法提出来。如果你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应该按照原来的计划去办,并努力完成。这样不但可以赢得上司的好感,也为自己提供了增强工作能力的机会。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上下级的分工不同,属于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同时,上下级之间也是合作关系。所以如何能做到精诚合作,让工作卓有成效,也是妥善处理好上下级关系的要点。为了表示对上级的尊重,在各种场合见到上司都要面带微笑,主动问好。如不便打扰,可用手势或点头致意。在与高层领导相遇时应减慢行走速度,向外侧让路并点头致意问候。在跟上级谈话时,要尊重、谨慎,但也不要一味地附和,否则不但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也得不到上级的尊重和重视,或许还会引起上级的反感和轻视。

  在相处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不能在职场中“越位”。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虽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因为两者的职能不一样,就要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行事。

        如果你是被领导者,在工作上就不能越俎代庖,超越自己工作范围内的权限。否则不但会让上级不满,还会使工作陷入混乱的状态。所以作为一个下级就要服从上级的领导,要严格按照上级的提示工作,认清自己工作的位置,尽可能地帮助上级排忧解难。从言行举止上让上级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以争取上级的支持和帮助。

  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也一定要摆正。不要只认为与上级相处就是服从,完成其交办的任务。作为下级,如果过傲,就容易把关系搞僵;过俗,又容易使上下级关系搞成权钱关系;而过媚也容易引起上级的反感。所以作为下级,要对领导既热情又不过火,既能大度相处又不缩手缩脚,一定要在工作上摆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对于领导交办的任务,一定要用心完成,并在工作中表现自己的创造性。如果确实完不成任务应该主动向领导说明原因。如果你是初涉职场的新人,决不在背后对领导的决策做评判,更不能通过贬低领导来抬高自己。

  在公共汽车或地铁中遇到上司,应该主动与其打招呼并让位。下车时也不要忘了做简单的告别。当然,如果在特别拥挤而狼狈的公共场所遇到上司,应该巧妙地躲开,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如果偶尔碰到上司的隐私时,应该装着没看见,上司的隐私千万不要触及或是在公司同事之间传播。在参加工作酒会时,一定要等上司举杯后,你才能举杯,千万不要拿起酒杯一句话不说就一饮而尽,这样会让上司认为你对工作有不满的情绪。更不要在上司面前喝得醉酒失态。

        人在职场必须要遵循原则,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需要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不该做的也千万不能“越位”,不可自行其事。一旦越位,只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甚至会影响以后的发展。

        要知道职场和社会不一样,职场是个讲规则,重职权的地方,所以大家在职场中是什么样的位置就必须要各司其职,如果在职场中越位就很容易影响游戏的规则,这样是肯定会被别人针对。

        如果自己是好心人,在职场中乐于助人,那么也需要掌握一个度。如果总爱盯着别人的事情去做,不仅会被其他同事反感,久而久之,在职场当中也根本交不到朋友。

        正如那句话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职场当中必须要讲究规则,因为有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公司的规矩都是在标准的基础之上改变的,作为公司的一员也必须要接受以及实施,才能在工作中不被别人算计。

        想要拥有好的未来,最关键的就是要知道自己做什么事,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也需要讲究方法,千万不能什么都说,有小情绪的时候也要学会释放。身处职场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拿捏好分寸,做到“不越位”,让别人舒服,这样才会给自己减少很多麻烦。

2.4 补位

        能补位,就是如果有需要,即使不是自己工作范围的事,也能主动去承担,并且能做得很好。

        一个对任何额外付出都要权衡利弊、斤斤计较的员工,不仅自己发挥的作用有限,而且在关键的时候,往往还会给整个团队带来负面影响。这样的员工,最后难免会被划入“优先淘汰”的行列。

补位,就是做救火队,就是当消防员,就是哪里需要你,你就去哪里。

大到组织,小到部门和团队,总会有人手不足,资源配置存在短暂不合理的地方。

以前我在职场上有时候就会遇到这种情况。因为项目特殊紧急,我身为产品经理,有时候需要充当售前经理的角色,飞到一线项目上给客户讲技术方案;在公司日常办公时也会注重自己的着装,尽可能穿着正式,就是怕临时有需要,被叫到公司展厅为客户介绍和讲解产品。

身为员工,尤其是一个想要不断提升自己,渴望升职加薪的员工,仅仅是做好所谓的本分是不够的。团队需要你做什么,上司需要你做什么,你就需要顶上去。

        每当这种时候,一定要提醒自己,心里默念:这是个机会,这是个机会,这是个机会。这时候高度要高、要以大局为重,不要抱怨和找借口,因为这解决不了当前的问题;不要有任何怨言,因为这时候组织需要你;不要有计较个人得失,反而更要把眼前的事情尽力做到极致,因为眼光要放长远,当你证明自己能够为团队为组织带来更多的价值,你将会获得更多。

        我的个人经验表明,最后获得的回报往往是大于付出的。年底的年终奖我比同期生多一倍,后面也顺利获得了加薪,领导当时对我的评价是“一名能说会道、能写会画的产品经理”。

        职场人,尤其是年轻的职场人,一定要积极主动,主动为上司排忧解难,努力团队承担更多。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面,力争做到能够随时在团队中做“补位者”。一个善于补位的人,在职场中是更不可或缺的人,是领导更依赖的人。

        补位的本质,就是当组织、上司遇到问题时,你能够及时出现,挺身而出,并且解决掉这个麻烦。

感悟:

人生么有弯路,每一个弯路都是在帮你你感悟人生

人生么有弯路,每一个弯路都是体验不一样的感受

人生么有弯路,每一个弯路都是在帮你辨明未来方向

人生么有弯路,每一个弯路都是在补齐未完整的自己

人生么有弯路,每一个弯路都是过去种种因缘的结果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

你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