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导航原理剖析(六):光纤级别惯性测量单元(IMU)的误差测试与标定

内容主要参考任乾在知乎的博客《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理论基础(四):IMU内参模型及标定》,以及严恭敏的《惯性仪器测试与数据分析》、经典论文《A Robust and Easy to implement method for imu calibration without External Equipments》。本文仅针对于精度指标为0.5°/h光纤陀螺仪。

在获得厂家给到的高精度惯组之后,常需要对其进行测试性能和标定的工作,在无转台的条件下,想要准确的进行标定并不容易。

IMU的噪声来源多样,对其进行误差分析可以使用Allan方差的方式,在静止状态下对IMU进行采样,在理想情况下可以标定量化噪声、随机游走噪声、零偏不稳定性等5项主要参数。实际测试下发现往往并不能对多项参数进行估计,认为大概看一下随机游走噪声的幅值范围,对后续导航解算有所参考即可,不必拘泥于相关的理论。本人认为Allan方差的最大功能就是评估一下IMU在静态下的各项随机噪声的特性,也算是一种测试手段。

而对于IMU内参的标定,不管是高精度的光学陀螺还是低精度的MEMS,通常指的是零偏、标度因数和交轴耦合偏差(安装偏差)。目前主流的思路主要分为基于“非线性优化”离线处理的思路和基于“卡尔曼滤波”在线估计的思路2大类,前者简单的处理方式也可以采用“12位置标定法”,而后者见于严恭敏的书中。

《A Robust and Easy to implement method for imu calibration without External Equipments》中就采用非线性优化的方式对参数进行标定,思路比较简单,论文针对MEMS陀螺和加表进行了全参数的标定,本人并没有消费级IMU用于测试,因此不讨论其标定精度。

在严的书中,给出了一种借助于转台的标定方案。在与光纤陀螺厂家的相关研发人员沟通过程中,发现各厂家的标定方案都不太一样,详细标定方法不得而知,但往往生产环节的标定方案很简单直接。按照这一思路,认为严给出的经典标定方法是一种可用于生产环节的标定方案。详细内容见书本,大概可以概括为:使用12位置标定法对加速度计进行标定,然后使用速率转台对陀螺仪的标度因数进行标定,最后使用两个角度静置陀螺30min的方式标定陀螺的零偏。可以看出这种方式需要借助于6自由度转台,实际测试条件下往往缺少高精度6自由度转台进行标定,也可以有替代的标定方案。

首先介绍一下使用最小二乘法和十二位置标定法标定加速度计,详细见严的书,这里根据书中的数据给出实现方法,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ata = [1	-32.604	21.762	9990.421
2	-32.616	21.272	9990.464
3	-25.436	0.502	-10031.447
4	-25.431	1.004	-10031.454
5	-33.86	10017.538	-28.156
6	-34.354	10017.509	-28.151
7	-23.175	-9994.914	-12.691
8	-22.723	-9994.933	-12.685
9	9969.802	14.938	-19.102
10	9969.787	14.96	-19.614
11	-10027.294	6.902	-21.903
12	-10027.271	6.892	-21.411];

g0 = [0,0,1
    0,0,1;
    0,0,-1
    0,0,-1
    0,1,0
    0,1,0
    0,-1,0
    0,-1,0
    1,0,0
    1,0,0
    -1,0,0
    -1,0,0];
yk = reshape(g0', 12*3, []);
H = {};
for i = 1:12
    H{i} = zeros(3, 12);
    Nak = [data(i, 2:4), -1];
    H{i}(1, 1:4) = Nak;
    H{i}(2, 5:8) = Nak;
    H{i}(3, 9:12) = Nak;
end
Hk = [];
for i = 1:12
    Hk = [Hk; H{i}];
end
xk = inv(Hk'*Hk)*Hk'*yk;
bias = xk([4,8,12])*1e3;
Ka = [xk(1:3)';xk(5:7)';xk(9:11)'];
Ka_1 = inv(Ka);
K1_x = norm(Ka_1(1, :));
K1_y = norm(Ka_1(2, :));
K1_z = norm(Ka_1(3, :));

严的书中提到:在加速度计的标定过程中,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矢量准确已知,可作为精确的比力激励基准使用。虽然地球自转角速度 ω i e \omega_{ie} ωie是准确已知的,但是该角速度量级太小,不宜当做标定陀螺仪的角速度激励源来使用,必须借助于转台的转动提供更大的加速度激励。加表的标定如无需标定安装参数,完全可以对单轴垂向放置进行标定,只需要对标定台调平即可。忽略在无转台辅助情况下难以标定的多轴交轴耦合偏差,以z轴为例,加表标定误差的推导可以表示为(式中1为正放,即正轴方向朝向天)

a m = K a a b + b a a m , z 1 = K a , z [ 0 0 g 0 ] + b a , z a m , z 2 = K a , z [ 0 0 − g 0 ] + b a , z \begin{array}{l}{a_m} = {K_a}{a^b} + {b_a}\\{a_{m,z1}} = {K_{a,z}}\left[ \begin{array}{l}0\\0\\{g_0}\end{array} \right] + {b_{a,z}}\\{a_{m,z2}} = {K_{a,z}}\left[ \begin{array}{l}0\\0\\ - {g_0}\end{array} \right] + {b_{a,z}}\end{array} am=Kaab+baam,z1=Ka,z00g0+ba,zam,z2=Ka,z00g0+ba,z

式中的g0需要根据当地经纬高进行严格计算。

调平偏差对非垂直轴向的加表标定并不友好,因此采用单轴分解标定的方式是比较合理的。用下面的代码评估精度,发现和12面标定法精度差不多,仅零偏存在4ug左右的偏差。

% 通过正反置的方式进行测试惯组
up = (9990.421 + 9990.464 )/2;
down = (-10031.447  -10031.454)/2;
k2_z = (up - down)/2;
ba_z = (up + down)/k2_z/2 * 1e3;

当陀螺仪放置水平时,可以同样通过正反放置陀螺仪的方式,利用摇头陀螺敏感地球自转不变形的原理,去测量陀螺仪的零偏。但是由于地球自转的量过小,并不能辅助识别陀螺仪的标度因数。此外,还可以用当地地球自转来来校验标定结果的准确性。以z轴为例,陀螺仪标定过程的推导可以表示为

ω i b b = ω n b b + C n b ω i n n ω i b . m b = ω n b b + C n b ω i n n + b g ω i b . m , z 1 b = ω i e sin ⁡ L + b g , z ω i b . m , z 2 b = − ω i e sin ⁡ L + b g , z \begin{array}{l}\omega _{ib}^b = \omega _{nb}^b + C_n^b\omega _{in}^n\\\omega _{ib.m}^b = \omega _{nb}^b + C_n^b\omega _{in}^n + {b_g}\\\omega _{ib.m,z1}^b = {\omega _{ie}}\sin L + {b_{g,z}}\\\omega _{ib.m,z2}^b = - {\omega _{ie}}\sin L + {b_{g,z}}\end{array} ωibb=ωnbb+Cnbωinnωib.mb=ωnbb+Cnbωinn+bgωib.m,z1b=ωiesinL+bg,zωib.m,z2b=ωiesinL+bg,z

通过以上过程,就可以简易测试光纤陀螺仪与加速度计,一组结果表示如下。

天向加速度计 bias is 791.235 ug, scale is 186.287 ppm
摇头陀螺仪 bias is -0.137 deg/h, err is 0.042 deg/h
右向加速度计 bias is -724.513 ug, scale is -113.828 ppm
俯仰陀螺仪 bias is 0.227 deg/h, err is -0.029 deg/h
前向加速度计 bias is -383.168 ug, scale is -79.433 ppm
测滚陀螺仪 bias is -0.214 deg/h, err is -0.091 deg/h

其中提到的陀螺仪的err,实际上值得是通过正反向标定的方式,可以测得当地的地球自转的分量,表示为 ω i e s i n L \omega_{ie}sinL ωiesinL,与理论值之间的偏差,该项可以反应标定的误差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比如上面的误差只有0.09deg/h,对于当前标定的陀螺而言就是可以接受的。

最后,再来讨论一下IMU的技术指标参数,仅讨论指标对应的测试方法。标定过程通常情况下虽然能够测量准确的零偏值,但是零偏值会一直变化,长期来看基本围绕着一个均值在发生变化。因此,通常统计IMU的零偏稳定性变化。通常用10s或者100s平滑方法计算零偏稳定性,下面是静置16个小时下,100s平滑得到的零偏值变化,扣除了包含地球自转、重力矢量等带来的常值偏差,图中曲线的波动范围即为常说的零偏稳定性指标。图中加速度计的零偏稳定性为200ug,陀螺仪的零偏稳定性为0.5°/h。

另一个指标是上电零偏重复性,测试方式是逐次上电统计零偏值,观察其噪声范围。

另一个指标是常值零偏,这个可以用过上述标定得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擦擦擦大侠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